新形式下农村集体土地如何流转

2016-03-09 15:27:14赵喜国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对策

赵喜国

(黑龙江省北安市国土资源局,黑龙江 北安 164000)



新形式下农村集体土地如何流转

赵喜国

(黑龙江省北安市国土资源局,黑龙江 北安 164000)

摘要: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给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制度带来了新的难题。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促进和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策

集体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农户将农地转让他人耕种的行为。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对土地搞集约化承包经营,进行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一、土地流转主要形式

(一)承包。他们的做法是,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包给别人,地权还是归自己,承包人只有使用权,双方签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村民委员会。规定各方权利与义务,而承包方与发包方仍按原承包合同履行双方的权利、义务,自主经营。

(二)租赁给集体经济组织或承包农户,将土地使用权出租给社外的业主从事农业开发,并与之签订相应的土地租赁协议,由业主向农户或集体支付租金。

(三)互换。农户为方便耕种或流转,与集体或其他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对各自的土地经营权进行交换。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刚刚开始,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农民新的承包模式,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但由于经验不足,还有许多人为因素,当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政策宣传不到位,急需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

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不够深入,群众对土地流转的从识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一些农户和部分土地承包业主有疑问:一是,农民怕土地转包出去后,将来粮食值钱自己没地耕种吃亏。因此有的农民外出打工后,让承包田晾干,荒芜也不愿转包出去。二是有的农户怕政策不稳,土地承包租赁权半道收回,不敢大胆投入资金。三是,有的承包户小农意识,怕承包无效益,不敢大规模搞开发。四是,政策宣传不到位,造成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出现违法行为。五是,承包土地发包方,为了保留土地承包权,只是暂时流转,造成土地流转不规范。

(二)农民承包的土地不集中成片,难成规模上档次。

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所有的耕地都见地分田,承包的土地分散、不像生产队那样都集中经营,由于推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规模流转时,往往因为几户承包户不妥协不能谈妥,严重影响土地规模化流转,从而导致土地流转比较分散,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三)土地投资筹资困难,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有些开发者积极性很高,但是资金有限,想多耕种没有钱,得不到最大的投入。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银信部门由于资金有限,不能多方位给予扶持。所以要积极要求贷款支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政府要加大农金投放力度,对利用流转土地形成规模的农业,优先投放资金。通过社会力量投入解决资金问题,采取承租反包、股份合作等模式筹集资金,还有承包户和被承包户农户共同投入资金,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资金难的问题。

(四)土地流转在初级阶段,合同纠纷很多。

《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以后,承包土地有了法律依据。由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认为承包田可以耕种一辈子。有的承包协议中签订的土地流转的期限超过了第二轮土地延包期的剩余期限,没有法律效力。承包大户借土地流转改变了土地性质和农业用途,造成违法占地。必然受到处罚。这些问题的发生,农户与承包经营户承包关系的协议无法生效和履行,形成新的矛盾,影响干群关系,阻碍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的进程,影响农村稳定。

三、当前对土地流转的几点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解决好土地流转的认识问题。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民。因此,解决好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打破阻止比土地适度规模流转的思想桎梏尤为重要。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摒弃搞土地流转就是搞土地私有化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发展的观念。其次,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要把土地流转放到发展农村经济这个大局来认识,正确引导规范,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切实将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

(二)政策优惠,扶持资金。安排好投资者资金困难问题。

从多方面加大对土地流转所需资金的扶持力度。一是,政府对承包户政策上要倾斜优惠。二是,银信部门加大的贷款支持力度。由于承包户基础设施和自然基础条件较差,难筹集资金,在土地开规模难以扩大,对利用流转土地,搞规模效益经营的项目,要在资金上给予优先扶持。

(三)稳步推进,规范流转秩序,完善地方土地流转管理办法。

探讨新时代的集体土地流转,修订完善地方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土地流转是集法制性、经济性、社会性于一体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他们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修订该镇《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流转的原则、形式、期限、工作程序、确立其在全镇经济社会改革中的地位,与集体经济组织、家庭承包经营之问关系。规定好承包户和被承包户使用权的确认、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方面的职责,权利、义务、纠纷处理及法律责任。对管理、流转合同得细则等做出明确要求。用法律和管理办法约束各方,让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土地流转办法。

(四)必须坚持集体土地流转的四项原则。

第一,自愿,土地承包必须是承包农户完全自愿,不允许有政府和个人的任何强迫行为。

第二,依法,集体土地流转要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农户有使用权,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方能进行。第三,有偿,具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对土地的流转享有收益权利,即收

取一定的承包费用。第四,时限性,集体土地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合同的期限,中间转包的后续日期不得超过承包期,即最长不得超过30年。

总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展开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在更大范围自由地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自然可以提高土地对农民的价值,只有实行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才能更好地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为建设好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F3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03-01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对策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业知识(2022年9期)2022-10-13 08:25:26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农家书屋(2019年4期)2019-05-15 08:25:28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走,找对策去!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