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罗红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长征的胜利就是长征精神的胜利。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为忠于理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乐观向上。在当代中国弘扬长征精神, 既是长征精神的价值体现, 也是实现新时期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虽然产生于70年前的特殊背景下, 却历久弥新,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鼓舞力和感召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进程中, 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不断赋予其崭新生动的时代内涵, 既是长征精神的价值体现, 也是实现新时期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在长征中无疑得到了充分体现。毋庸讳言, 长征始于一次挫折, 是挫折之后无奈的甚至不知所终的选择, 并且长征之初被动挨打, 险象环生。之所以如此, 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中央领导违背实事求是原则, 从本本出发而非从实际出发的自以为是的瞎指挥所致。后来红军走出困境,赢得主动, 并最终胜利到达陕北, 则是在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因时、因地制宜的结果。可以说, 长征中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 每一套战术的实施, 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 都无不与共产党人的探索和求实精神息息相关。
对我们、对今天而言,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更是弥足珍贵。把握21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新水平,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 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困难, 怎么办?正确的选择只能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深入实际, 吃透情况, 把认识和解决问题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而制定并完善政策, 以此凝聚力量, 把全社会的智慧和积极性集中到共同的目标上来。既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 又要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既要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增长, 又要实现社会稳定有序。既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又要保护环境, 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和长久利用。从一定意义上讲, 其艰难、复杂程度更甚于当年的长征, 因而更需要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 从国情、民情出发, 知难而进, 迎难而上。
长征途中, 红军将士风雨同舟, 生死相依,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各路红军互相配合, 协同作战, 有的部队为了主力红军的安全, 不惜牺牲局部利益, 孤军奋战,直至战斗到最后一人。不仅如此, 红军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 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沿途群众为红军筹款筹粮、收集情报、救护伤员、提供兵源。军民鱼水情深, 共同构筑了牢不可破的御敌长城。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党和人民的团结, 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尤其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保证。只有安定团结, 才能一心一意搞建设, 只有安定团结, 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论是东部的新跨越、中部的崛起, 还是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 没有团结协作, 就不会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也就不会有各项事业的齐头并进, 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 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长征不只是对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思想作风的考验, 同时也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张扬和释放生命潜能的伟大试验。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资源的匮乏和体力的严重透支, 红军将士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如毛泽东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我们坚信前途光明, 我们还必须充分估计道路的曲折和过程的山重水复, 因而,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 迫切需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需要微观个体良好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和宏观整体上和谐、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长征精神的内涵并非仅仅是吃苦耐劳, 一个人、一个民族, 只有完成心理上的长征, 才能创造出奇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这里的健康素质既包括生理的健康, 也包括心理的健康。不仅如此,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内在地包含着人际关系的和谐, 而人际关系的和谐说到底又是以心理健康、心理和谐为基础的。为此, 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基础环节抓起, 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独生子女一代个性意识过强, 娇骄之气过浓, 而挫折意识不足的特点, 针对当前校园里蔓延流行的郁闷情绪, 从心理上、意志品质上加强针对性训练, 使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成为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强者。与此同时, 要立足现在, 面向社会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服务, 要注重消除社会浮躁、虚荣、非理性等负情绪或不良心态,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要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心理疾患, 把以人为本的关怀落实到基层、社区和细节。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引领和塑造伟大的时代。在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的历史进程中,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应该全面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将其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以此鼓舞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徐占权.解读长征[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2]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一) [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罗红,武警警官学院历史教研室教师。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