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心智在主动阅读中提升

2016-03-09 15:27:14段佳鑫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智提升

段佳鑫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让学生的心智在主动阅读中提升

段佳鑫

(闽南师范大学,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针对学生被动阅读的状况,提出主动阅读的策略,主动阅读不仅仅能让我们了解世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心智。在阅读时,越主动,阅读的效果就越好。从了解阅读理论,分清阅读目的,提出主动阅读的策略,到获得主动阅读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主动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让学生要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智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成长。

关键词:心智;主动阅读;提升

一、阅读理论

阅读的定义有很多种,弗莱认为:“阅读与‘读书’、‘学习’几乎同义,学习如何阅读,就是学习‘如何学习’。”[2]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对“阅读”的描述是:“一项既属于个人认知也涉及社会成规的活动,参与者被要求能够流畅、有效率地把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的篇章,转化为其他读者也会获得相似结果的意义,使其在社会上成为无论在个人性情发展,抑或社会功利上均有成就的成员。”[3]《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教育篇》对“阅读”的界定是:“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从以上对于阅读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白,阅读是一种交际行为,是有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的主动思维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已有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

阅读,由于目的不同,有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之分。主动阅读,主要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懂得阅读的意义,想读。与此相反,被动阅读则指被外界力量所驱使,不懂阅读的重要性,不想读,甚至厌读。对于主动阅读而言,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读者总是处于亢奋的状态。因而大胆心细,注意搜寻和分析信息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遇到困难时,读者会调动全身的细胞来寻求突破的契机,主动阅读时,阅读是一项有趣、愉快的活动,阅读的效率高。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这个读者比另一个读者更主动一些,他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一些。读者对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籍,要求的越多,获得的也就越多。因而,教师应在学习中尽力帮学生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学生则应享受阅读,从阅读中获得快乐与成长,从阅读中获得资讯、知识以及对社会的认识和人生感悟。

二、阅读目的

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目的性”,行动总是与目的关联的,阅读亦是如此。阅读的具体目的当然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为乐趣而阅读、为信息而阅读、为语文学习而阅读。[4]无论出于哪种阅读目的,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的目标便是增进理解力和提升心智。就像王荣生所认为的那样:“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理解。”因此,只有学生真正的理解了一篇文章或一部文学作品,体悟到文本的深刻内涵,才是真正地阅读,换言之,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下,你仅仅是读这本书或这篇文章,什么也没有,只是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不懂到明白,从了解到理解,从陌生到熟悉,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

三、主动阅读的策略

(一)在阅读材料方面,应根据学生爱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首先,阅读材料要从学生感兴趣入手,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她)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地去阅读。

其次,要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阅读材料。阅读的材料不怕容易,容易才能快读、多读,不用过多地查字典,阅读的兴趣就能持续几小时。大量阅读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许多奇妙的语感来自阅读。同时阅读材料的选择面要广,题材要多样化,内容要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发现兴趣点,并选择与其兴趣相关的难易适合的阅读材料。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或写卡片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其兴趣爱好推荐、引导、激发其阅读相关材料的兴趣。

(二)在教师方面,一方面教师应用人性中的被欣赏、被鼓励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

人人都渴望被欣赏,如果老师用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对其学生,则是莫大的光荣,因此,教师应淡化分数概念,多鼓励,多赞赏,多肯定学生,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能够坚定学生的信念,更重要的是由此而产生的朝着下一个更高目标攀登的内动力,所以创造机会不断让他们取得成功,由一个个小的成功走向最终的大成功;让他们有成就感,成就感可以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其次,教师应在阅读课堂上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总有一种新鲜感。

学生一开始可凭借兴趣积极地参与课堂,但时间久了,觉得内容乏味了,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小至一节课,大到整个学期,让学生总有一些意想不到,让课堂总有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如在阅读中,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思考,然后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发表看法,交流思想。还可以在学到小说的时候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等。

(三)在阅读课堂方面,应创造轻松氛围,使学生想读、要读。

焦虑的思想对学习有负面影响的。在阅读课上,教师应创设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让学生们自由表达、畅所欲言,让他们自我探索与发现,逐渐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力,最终达到自我心智的不断成熟和语文素养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60:89.

[2]弗莱.如何学习[M].蔡朝旭译.广州:新世纪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1:8.

[3]谢锡金,等.儿童阅读能力进展——香港与国际比较[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11.

[4]Applebee,A.N.The child’s concept of story:Ages two to seventee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作者简介:段佳鑫(1991- ),女,汉,河南省,教育硕士,闽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37-01

布鲁纳认为:“认知活动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1]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才有可能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是提倡大量阅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读”中感悟生命的成长。然而,许多学生对待阅读却是很被动的,对阅读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往往也只有小说、杂志、娱乐八卦等消遣之类的文章,对于名著、专业课的书以及他们难以理解的文章等,大都不太喜欢阅读。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是从阅读研究的角度来看却是非常复杂的活动。那么,什么是阅读呢?人们为何而阅读呢?要怎样去阅读,效果才会更好呢?

猜你喜欢
心智提升
起始课要下得去的功夫
塑造心智教师 构建心智课程 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校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自然杂志(2022年2期)2022-08-18 00:34:32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中国宝玉石(2018年4期)2018-09-07 03:18:58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25:25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