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艳霞(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实验中学,河北 安新 071600)
校外教育的立足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庞艳霞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实验中学,河北 安新 071600)
摘要:站在对国家的前途负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的基础上,结合温总理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本文主要阐述校外教育的立足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具体措施。校外教育承载着家长的期望,社会的责任,如何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远大的志向、健康的习惯就成了校外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校外教育;人格;措施;前景
“校外教育是由校外教育机构或社会团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范围之外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的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414页)。从这里能知道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校外教育的一种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校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格,显得尤为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站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高度,从学生的心理健康出发,设计课程内容。
1995年颁发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对校外教育机构基本任务的表述中,已无“配合学校”的限定,“学校教育、学校外教育和学校后教育并举”成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随着校外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对校外教育的要求也必然要严。校外教育也同时承载着国家的未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确定的范围是清楚的,就是培养合乎当前社会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公民或国民,这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实施养成教育的最终意义,也是素质教育的两个任务:一是通过养成内在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不教而教;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健全人格,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人格是指在自然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特有模式,这一模式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心理品质。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等基本特征。
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的统一,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
针对教育对人格起到关键的作用,在青少年宫教学中,具体措施如下:
1.养成一种习惯:自觉。习惯是人通过学习后天获得的,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说话、行动、生活方式。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聚精会神、持之以恒的好习惯。课外活动中,进行一分钟的比赛,背诗、读课文,让精神集中的同学和三心二意的同学比赛,通过比较,知道一分钟的差距,让学生懂得专心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想专心学习,达到自觉的目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校外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内心里,树立自觉学习的意识。
2.培养两种心态:乐观平和。万事以乐观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得到的就是快乐幸福。气功中有一种叫太极五行功,其功法一是入静,二是意念。学生在求学之时,如果有个乐观平和对待人生的态度,对他一生的健康都是有利的。
乐观、平和的心态才能正确的看待得与失。中国有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我们语言中的“舍得”二字已经很好地诠释了得与失的关系。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请记住仅仅计较得与失的人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3.看淡名、利、己、欲四种物象,树立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自爱五种意识。
首都师范大学田国秀教授指出:“教师的使命是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由此可见,提升教师自身的境界非常重要。
在从师生涯里,体会最深的还是甘于寂寞,我认为一个人甘于与寂寞为伴,身处寂寞而不孤独,那么经过他一番潜心努力后,必会教出优秀的学子。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那粒沙子。” 当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我独自一人,摸黑骑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勇敢的心告诉我,超越寂寞。中午,欣赏颗粒饱满的谷穗,发现头总是低低的,那些抬头张扬的总是干瘪的,理智的心,告诫我,耐住寂寞。当周围的灯次第亮起,歌声,人声飘入耳中,我却在挑灯夜读,那份沉静的心情告诉我,享受寂寞。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在走一步,天地就不一样!精神的攀高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过程。低的姿势,低的心境,更是低的勇气,成就了海之博大。让我们以海的精神时时鞭策自己,以孟教授的人格魅力为榜样,用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境界书写不凡的教育篇章!看影视节目《血色浪漫》,一位历史老师,一位语文老师喜结良缘,两位男女主人公在老式略显破旧的饭桌上畅谈。一位说:选择了做学问就选择了清贫。另一位甜甜的说:对呀,清贫中自有富贵人体察不到的幸福。我对此深有同感,做一位甘于清贫的教师,却收获了学生攀着自己的肩膀登上人生峰巅的精神愉悦!孟老师在别人忙碌于名利场,彷徨于得失间时,二十年如一日,自闭桃园,苦心钻研,一丝不苟的履行着一位教师的职责,悠然中望见自己的学识在学生心中绽放。
是呀,如今的教师,看着餐桌上的萝卜、白菜时,可以淡然一笑,平和的说:这是最有营养的蔬菜了。虽然物质生活不算富裕,但教师的经历就是一笔精神财富。是的,有了和学子相处的美好时光,生活便有了阳光的味道。当你选择了淡泊名利,笑声便会追随你一生。
如此,教师自身的境界提高了,学生的健康人格才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徐旭.现代校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路海东.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学校教育心理学》[S].科学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