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

2016-03-07 10:01:22李艳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病原学念珠菌白色

李艳利

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

李艳利

目的探讨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患者疑似念珠菌感染部位组织以及分泌物标本、姜末腔积液样本、分辨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等进行细菌培养分析,比较分析不同病原菌类型和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不同类型病原菌和危险因素对于念珠菌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念珠菌感染不同的病原学类型和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有助于念珠菌感染发生率的降低。

念珠菌感染;病原学;危险因素

随着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的逐步提高,念珠菌感染作为一种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常见类型,也逐渐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关注。念珠菌感染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作者对患者疑似念珠菌感染部位组织以及分泌物标本、姜末腔积液样本、分辨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等进行了细菌培养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作者对本院2012~2014年收治入院患者疑似念珠菌感染部位组织以及分泌物标本、姜末腔积液样本、分辨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等进行了细菌培养分析,比较分析不同病原菌类型和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

1.2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所用实验质控株为ATCC90029 白色念珠菌实验质控的标准株和ATCC10231 白色念珠菌培养基。本次医学研究所用鉴定培养基真菌鉴定条为法国梅里埃念珠菌真菌鉴定条分离培养标本,选择沙保罗培养基、血平板培养基以及麦康凯培养基为其接种基础。本次医学研究所用分离培养基为杭州六和生物公司生产的沙保罗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以及血平板培养基。培养基条件设定为35℃,连续培养 24~72 h,酵母样菌的菌株以取镜下形态符合为标准,按照梅里埃念珠菌真菌鉴定条以及念珠菌鉴定说明书的要求实施菌种鉴定,如有需要还可适当进行手工实验。

1.3诊断标准 按照患者疑似念珠菌感染部位组织以及分泌物标本、姜末腔积液样本、分辨标本、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等细菌培养结果,及时进行样本采集,送检2次,若培养结果均显示为阳性,则可确诊为念珠菌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400例念珠菌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在各类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中,静脉高营养疗法、住院时间>30 d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占比例最高,而血液透析、抗肿瘤化疗、介入治疗等因素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不同危险因素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400例念珠菌感染患者病原学分析 在各类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中,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而克柔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所占比例则相对较低,不同病原菌类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400例念珠菌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n,%)

表2 400例念珠菌感染患者病原菌学对比分析(n,%)

3 讨论

真菌以腐生和寄居形式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大部分人体内存在强有力的真菌,然而部分条件下致病菌的存在也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在某些特殊的诱发条件下,条件致病菌还会诱发感染症状。随着近年来真菌感染发生率在我国的逐步提高,其诱发的临床死亡率也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就大大增加了各类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难度。作为一种临床上相对较为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病原菌类型,白色念珠菌在各类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高达57.5%左右,同时,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其他念珠菌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一研究结果与临床医学报道结果相近[1]。白色念珠菌具有不易被吞噬的特征,能够在宿主细胞上经自身分泌酶粘附作用,达到破坏宿主细胞的作用,进而促进白色念珠菌进入宿主细胞内,并逐步分解和繁殖,最终诱发各类感染症状[2],同时,白色念珠菌还有可能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留置尿管和静脉插管过程中,对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产生抑制和破坏作用,并侵犯机体各个器官,促进真菌的寄存,对皮肤黏膜的完整性产生破坏作用,因而成为诱发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其机体免疫能力会有所降低,加之长时间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其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会遭到破坏,进而诱发黏膜萎缩,致使真菌逐步移位[3],同时,介入治疗过程中对于机体自然屏障造成的影响,也会提高各类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广谱抗生素的长时间治疗,患者体内正常的菌群会受到抑制和杀灭,进而促使体内条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最终诱发真菌感染、真菌移位以及真菌过度生长等恶性症状[4]。

综上所述,白色念珠菌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念珠菌感染诱发因素,也是诱导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有助于念珠菌感染发生率的降低,在此基础上与深部念珠菌感染的辅助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相结合,能够实现疾病检出率的提高,并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为患者敏感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可靠依据,降低耐药菌株发生率。

[1]冯文莉,王艳青,奚志琴,等.非白念珠菌和白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7):3400-3404.

[2]石秀兰.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 81-82.

[3]徐诗琴.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71-172.

[4]张谨华,冯文莉,王艳青,等.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2):253-25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212

2015-11-16]

456300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病原学念珠菌白色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 08:22:14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雪为什么是白色的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总之就是要选白色
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信鸽白色念珠菌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9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7
临产孕妇念珠菌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