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2016-03-07 10:01:03王在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8期
关键词:骨导气导听阈

王在凡

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王在凡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手术治疗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耳内窥镜下抽吸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窥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内窥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耳内窥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修复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临床常见儿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耳内间歇性或长期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严重情况下存在着引发颅内及颅外并发症的可能性[1],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进一步探讨耳内窥镜手术治疗在化脓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7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2~54岁,平均年龄(34.27±7.21)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15± 0.85)年;观察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3~53岁,平均年龄(35.16±7.35)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21±0.8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耳内窥镜下抽吸治疗,取患者半侧卧位,采用吸引器除净患者耳内脓性分泌物,加入1%丁卡因对鼓膜进行浸泡,5 min后吸除并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及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后采用20~60 kPa负压进行抽吸。完成后给予氧氟沙星滴耳,1次/d,连续患治疗3~5次。观察组采用耳内窥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治疗,给予局部麻醉后于患者耳后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并暴露颞肌筋膜,于颞肌间隙中注入5 ml生理盐水,待颞肌筋膜膨出后进行修补。对存在外伤性穿孔患者应首先进行上皮翻折处理,对存在陈旧性穿孔患者则应去除穿孔边缘上皮,并于下鼓室置入明胶海绵。后依照患者穿孔大小及实际情况采用烧灼法或刮贴法进行修补,采用干明胶海绵填塞外耳道,外耳道口放置无菌棉球。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1周后取出棉球,并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水平。

1.4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鼓膜及听力恢复正常水平,测试结果显示气导听阈值上升>20 dB;有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听力恢复明显,测试结果显示气导听阈值上升>10 dB;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听力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水平比较(±s,dB)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水平比较(±s,dB)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气导听阈 骨导听阈对照组 36 治疗前 46.34±7.25 44.25±6.85治疗后 37.13±5.23 35.37±6.72观察组 36 治疗前 47.11±7.42 45.34±6.92治疗后 26.34±5.46a33.76±6.34a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两种,均是在耳内窥镜下进行辅助治疗。经由耳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可有效提供更为清晰的手术视野及观察角度,便于术中术者对隐匿部位病变情况的详细观察,减少了存在的视觉死角,特别适用于面神经嵴过高及外耳道口狭窄的患者[3]。有临床报道表明[4]其在提升病灶识别率、保护面神经及减少正常组织损伤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耳内窥镜下单纯鼓膜修复术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气导听阈及骨导听阈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耳内窥镜单纯鼓膜修复术在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但是在进行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其也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如受外耳道皮肤散热作用的影响,会导致内窥镜镜头表面产生雾气,导致视野模糊,应于入镜前采用碘伏进行擦拭[5];其次应对内窥镜直径进行合理确定,避免直径过大或过小对手术操作造成的影响,术中操作应小心谨慎,避免应力牵拉或撕脱对患者造成的不必要损伤。

[1]陈同庆.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42-143.

[2]陈向军,李全胜,张志敏.耳内窥镜手术治疗7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郧阳医学院学报,2012,28(1):76-77.

[3]戴艳红,佘万东,俞晨杰,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前后骨导听阈变化的临床观察.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25-27.

[4]张庆辉.耳内窥镜应用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价值分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4):2807-2808.

[5]程华中.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733-7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68

2015-12-1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眼科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骨导气导听阈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
镫骨小窗技术对耳硬化症患者频率特异性骨导超闭合的影响
骨导听觉装置在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骨导语音库的建立与骨气导语音的互信息分析
声学技术(2019年3期)2019-07-19 09:39:40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骨导给声掩蔽在双耳中度慢性中耳炎患者纯音测听中的应用
骨导听觉技术—方滋未艾
正常青年人气骨导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