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赵 雪
谁在盗采南海油气?
○ 文/本刊记者 赵 雪
万安盆地、曾母暗沙盆地和沙巴盆地这三个争议区的油气资源,在被源源不断地盗采着。
“当你经过非常枯燥的几天海上航行后,在到达南沙海域时,特别是曾母暗沙一带,发现了油气井架时,第一反应是兴奋,因为说明这里有人在生活。但当你离近了,看到井架上飘着的并不是五星红旗时,坦率讲,那种感觉十分失落。为什么在中国的领土上,他们能在这里开采油气?”
一位去过南沙的人士曾经动情地对记者这样说。
事实上,自上世纪70年代,南海周边国家在中国南海断续线内打通第一口油气井开始,就拉开了瓜分中国南海油气资源的序幕。
有数据显示,时至今日,在中国南海断续线之内,被盗采的南海油气资源共有150多处。其中,油田120个,气田30余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从越南和日本签署第一个油气合同以后,南海周边国家与第三方外资企业签署的包括勘探、开采的合同大约有200多个。
2012年4月,菲律宾时任政府曾一手挑起黄岩岛对峙事件,成为近年来南海争端中最接近危机的摩擦事件。
2013年,菲律宾就中菲有关南海“海洋管辖权”争端提起强制仲裁。
一方面,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地向中国挑起事端。另一方面,菲律宾又在盗取南海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上快马加鞭。
与南海周边国家相同的是,菲律宾在油气勘探开发上缺资金、缺技术,因此,为了加快抢占资源,菲律宾大力引进外国石油公司参与南海争议区域的资源勘探与开发。
早 在 1976年,菲律宾就授权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在礼乐滩进行勘探开发。 此后,菲律宾持续拿出区块进行对外招标,主要在礼乐滩和巴拉望西北盆地一带。
1986年6月,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会见菲律宾时任副总统劳雷尔时,针对中菲南海争议指出: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从两国友好关系出发,这个问题可以先搁置一下。这一主张得到了时任副总统劳雷尔的认可。
1988年,邓小平接见来访的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时,再次明确指出中国对待南海问题的态度与原则,即“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得到了阿基诺的赞同。
但遗憾的是,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执政后,迅速调整了南海政策。专家认为,能源利益是菲律宾南海政策转型的直接原因。
2011年6月,菲律宾启动第四轮能源承包项目,即准许外国勘探油气资源公司参与其15个油气区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区块合作开发。其中,第三、第四区块属于南海断续线范围内。为此,中国曾就此向菲方提出严正抗议。但菲律宾仍在2012年7月31日宣布对上述3个区块进行招标。
事实上,在南海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上,菲律宾曾与中国也有过短暂的合作关系。
2005年3月14日,中国、菲律宾、越南三国的石油公司在马尼拉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但由于对继续深入调查的区块主权问题产生分歧,该协议在维持三年后,于2008年被搁置。
目前,共同开发的目标尚未实现,一方面因为南海周边国家缺乏合作的诚意;另一方面,我们在这一政策立场上,尚缺乏制度性的安排和必要的政策保障。
除此以外,中菲石油公司还曾在礼乐滩尝试过实行共同开发。2012年,菲律宾菲莱克斯石油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就“72号合同区”联合开发有过接触。但由于后来菲方在合同中增加了联合“开垦协议”,要求中方承认菲律宾对礼乐滩“拥有主权”而遭到中方的拒绝。
“沙巴盆地是中国和菲律宾争夺比较激烈的重点区域,其涵盖范围较大,包括礼乐滩等。”李国强指出。礼乐滩位于中国南沙群岛东北,在中国南海断续线范围之内。据预测,这里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约有4.4亿桶石油和上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其中,福伦能源公司提交给菲律宾证交所的文件显示,位于礼乐滩南部的桑帕吉塔气田储量远大于之前的估计,约有5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菲律宾看上桑帕吉塔气田,主要是因为经过多次勘探发现这一区块是世界级气田。菲律宾对其进行开发对中国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2011年之后,中国就加强了对礼乐滩及其周边专属经济区海域的常态化管控,菲律宾对桑帕吉塔气田的开发只能被迫无限期搁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许勤华向记者透露。
中国南海为周边某些国家提供了丰美的“蛋糕”,比如越南。
“越南是南海跨界能源开采的最大受益者。”许勤华告诉记者。
这从其近年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即可窥见一斑。
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院提供数据显示,从2000年-2012年,越南仅石油天然气每年上缴利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5%,创造直接就业岗位43万人。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国南海盗采而来。
而近年来,越南的工业化转型极度需要低价的化石能源支撑,仅Lan Tay、Lan Do两个气田当前的产量为48亿立方米/年的产量就满足越南全年天然气产量的38%,来自断续线以内的原油就占越南全年原油产量的12.5%。
“所以,南海的油气资源对近20年以来的越南经济来讲,就像‘逃票搭车’一样。”许勤华如此评价越南在中国南海地区的所作所为。
资料显示,截止到2014年,自1978年越南和日本达成合作开发南海石油的协议以来,越南国家石油公司(Petro Vietnam)已同50多家国际油气公司签署了37个生产分成合同、1个商业合作合同和7个共同开发合同。
据许勤华提供的资料显示,越南最早跨界生产的油田就是Dai Hung(大熊油田),位于万安盆地北部,水深110米,05-1区块,跨越中国南海断续线。随后,1993年发现的跨越断续线的还有06-1区块Lan Tay气田和Lan Do气田。
本刊曾发表过的《越南结伙盗采南海》一文披露,2004年9月,越南开始对其南部海域富庆盆地的9个勘探区块进行对外招标。然而,这一区域部分区块属于中国南海断续线之内。此外,在2008年8月,越南仍旧不顾中国反对,计划对117、118及119区块实施勘探作业。这三块区域位于越南南部和中部沿岸的南海海域,处于中越争议海域。
截止到目前,越南在中国断续线内的大型油气田有Dai Hung、Lan Tay、Lan Do、HAI THACH、Moc Tinh、Cá Rong Do、Tuong Vi。
一方面,越南极尽之能事地盗采中国南海地区的油气资源,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还阻挠过中国在万安盆地的正常勘探开发活动。
1992年,中海油与美国克里斯通公司签署的共同勘探开发该地区的油气合同。但刚刚与美国建交的越南为了阻止这份合同的执行,通过在政治上向美国施压、在经济上利诱克里斯通公司和斥巨资雇佣律师事务所证明该地区属越南管辖这三种方式,阻挠中海油与克里斯通公司的合作。
最终,这份合同未被执行,并至今仍处于搁置状态。
“尽管这份合作搁浅了,但是并没有取消。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案例至少说明了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还是有合作空间的。”李国强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过,李国强认为,万安盆地仍是未来中越争夺最激烈的区域。
万安盆地,位于万安滩附近,在中国南海断续线范围之内。越南在该区域附近进行的油气勘探开采区块属于跨界,一部分在断续线之内。
从历史上看,越南除借助“外部大国力量”,把单一的中越双边问题演化为多国之间的问题,还善于依靠同样模式拉拢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进入其实际控制区域进行开采,上述开采区块不仅均有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的身影,且这些公司都占有较大的经济权益。
“就越南持续上升的化石能源消费需求量来看,越南依然是最有可能无视中方警告,凭借其对侵占岛礁周边的实际管控力和拉入第三方的模式继续扩大盗取断续线内油气资源的国家。”许勤华预测。
“作为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既得利益者,马来西亚在南海周边众多声索国中,表现得并不那么激烈。但原则上他们也要维护所谓的主权。”李国强如此分析。
因此,马来西亚曾经被人形容为“闷声发大财”。
1974年,马来西亚成立了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简称“马国油”)。该公司成立后,其目标就剑指中国南海的天然气资源。时隔4年,马国油与三菱商事和壳牌签署了合资协议,成立了马来西亚液化天然气私人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包括三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的项目。而据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项目所需天然气全部来自位于中国南海的中央洛克尼亚气田。
随后,马来西亚又与日石三菱(现新日本石油开发)、日本石油公团(现日本石油天然气矿物资源机构)和三菱商事成立日本石油勘探(马来西亚)公司成立,接收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美里市西北部70公里的SK-10区块,而该区块所处位置已经处于中国南海断续线之内。
时隔两年,由日本石油开发株式会社(现新日本石油开发)、石油公团以及三菱商事成立的日本石油勘探(砂拉越)公司接收马来西亚近海SK-8区块37.5%的权益。这一区块位于马来西亚美里市西北部250公里,也处在中国南海断续线以内。
马来西亚在南海的重点开采地区是沙捞越和沙巴,大体集中于南通礁至曾母暗沙之间的海域。由于对这里的油气资源启动早,开采持续时间长,所以马来西亚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收益远高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
不过,虽然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但长年以来,马来西亚的油气产量虽然大,油气探明储备量却较小,且自从2010年以来基本没有增加。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石油产量已从2004年巅峰时的76.2万桶/日,下降到2012年的63万桶/日。这可能使马来西亚还未实现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就彻底沦为油气净进口国。
为此,马来西亚从2010年开始主导抑制本国石油消费力,用天然气作为替换。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曾表示,马计划注资13亿美元,建造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力争在2020年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贸易枢纽中心。
专家建议,中国在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上,应采取共同开发与自主开发并举的形式。
“今天的马来西亚国内不论是油还是气,生产都在放缓,它正在转向下游产业特别是超深水勘探开发技术和石油化工技术。”许勤华告诉记者。
她表示,2010年,马国油上游资本开支的70%投到国内项目,这是2003年来占比最大的一年。马来西亚政府为支持该公司,还宣布了减税措施鼓励开发边际油田和对资本密集型项目的投资,包括深水油田,这对遏制产量和储量的下滑态势将起重要作用。
不过,李国强表示,曾母盆地仍将是中马两国在南海油气勘探开发争夺的区域。
在我刊曾刊发过的白益民的署名文章 《双面文莱》中,这样写道:虽然文莱是唯一对我国南沙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而未驻兵的国家,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莱勘探活动已经逐步深入到我国南沙海域,并采走大量油气资源。
文莱,1982年才正式成立为国家。初建国家伊始,文莱国内经济条件非常差,但是没过几年,文莱一跃成为亚洲富有的国家,主要得益于南海的油气资源。
早在上世纪60年时,文莱壳牌石油公司就在文莱西北沿海发现储量惊人的“South West Ampa”气田,该气田紧邻中国南海断续线。此后,该公司又在这个气田附近发现另一个重量级油田“冠军油田”,位置明显跨越中国南海断续线。截止到2012年,这个油田有40个平台超过260口油井,石油储备占文莱全国的40%。
许勤华介绍,文莱是一个几乎依靠油气出口为支柱的国家,它的产业结构很单一,这决定了它的经济非常脆弱。文莱的油气产量规模不大,即使减产对国际能源市场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扩大生产也只能起到反面作用。
对于文莱来讲,其国家经济增长规模遭遇大幅缩水,未来充斥着不确定性。维持现状避免刺激中国是最优选择,所以文莱短期内不会扩大对中国南海断续线内海域的开发。
责任编辑:赵 雪
znzhao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