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改玲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高改玲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针对语言类学科,我们不仅仅是学习它的词汇、语法、句式等理论知识,同时也要透过它来领略“异族风情”:感受外国不同的文化思想、社会氛围、道德品质以及生活方式等。通过学习与了解,取精华,弃糟粕,培养与塑造学生的德育水平。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强调: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阅读能力,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可以看出,德育是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渗透教学的,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学习策略中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它不应落后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而是应该同步开展,在基础性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阶段的学生较初中时期相比,更加成熟。这就需要老师发挥其引领与帮助作用,既教书又育人,将思想教育寓于语言教育中。通过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学习信念,为学生之后走上社会,谋生谋事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1.教学内容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的语言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也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教材是一切教学的基础,老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来进行德育教学的渗透。
比如在人教版英语教材必修一Unit5 Nelson? Mandela--a modern?hero中,可以通过对伟人曼德拉的故事来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未来的生活有自己的目标与见解,对其充满向往与期待。必修四Unit2 Working the?land中介绍了袁隆平及杂交水稻。老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勇于贡献。再比如必修四Unit2 Wild Life Production野生动物保护、选修六Unit4. Global Warming全球气候变暖和选修六Unit5.The Power of the Nature各种自然灾害等,这些都是讲述生态环保方面的典型教学单元,老师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结合德育方面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英语教材大多都涉及的是有正面教育意义的社会现象等,老师应敏锐把握其内涵,结合德育相关的内容,就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启迪他们身为社会人的基本德育思想。
2.教学理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们应该知道,育人与育才同等重要,而育人更是育才成就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教育界人士也常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体素质不合格就是残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他的才识才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所以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及心理认知的引导与培养。转变过去一味的灌输知识的理念,只是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而是应当将育才与育人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进行必要的的德育渗透。
新课改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表现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老师也就有了更多的空间去了解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的多元化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均衡教育重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3.教学方式
作为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前沿阵地,课堂上的英语教学无疑是最重要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互动,完成学习任务。
首先,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创设一些话题延伸活动,比如选修6 Unit2.Poems中涉及的各种类型的英文诗歌,老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英文朗诵比拼,结合课堂的随机提问抽查。还有选修8Unit4.Pygmalion中的文学作品及戏剧和选修10 Unit2 King Lear莎士比亚《李尔王》,老师可以就戏剧中简单的对白安排学生进行话剧表演。既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记忆教材内容、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把握人物情感,理解当时的文化氛围,对于教学主题会有自己的认知与体会,而且学生们共同参与其中,有助于培养相互之间的情感友谊,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特殊体验,也会让他们有难忘的经历。
课堂局限于教学要求及内容难免会有一些枯燥单调,老师可以多组织开展英语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认知方面、调控方面、交际方面、资源方面等)。老师们可以组织一些涉及面广,参与人数较多的英语课外活动,比如英语电影节、英语演讲、英语歌曲大赛、英语诗歌朗诵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作文大赛等。在课外,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来参与英语活动,据此来了解和发现自己的学习策略,
老师在教学方式上也应当注意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不仅可以更加直观、鲜明、便捷的展示出教学内容,而且可以通过生动的图像或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有助于老师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德育渗透。
4.教师自身修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教学工作中,老师才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才识的能量源,因此老师自身的德育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人才,老师们首先要发挥示范作用,以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教育中,给学生以熏陶。
从小细节做起,比如老师在对待学生上一视同仁,不偏向优等生,也不蔑视差生,尊重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不将私人情绪带到教室,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耐心对待学生;着装举止得体,谈吐高雅文明;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多用“Please”“You are welcome”“Thank you”等词语。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表扬学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与礼貌意识。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学习积极性。
由此看来,教师本身的示范与引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与敬佩时,有助于老师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与德育的双重教育,让他们切身体会德育的重要性,为学生之后良好品格、高尚德行的形成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吝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