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天
(武汉广播电视台,湖北 武汉 430000)
电视摄像中的审美意蕴探析
李济天
(武汉广播电视台,湖北 武汉 430000)
电视摄像作为电视节目创作的前期工作之一,其图像质量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摄像工作者的创作艺术和技巧方法。电视摄像工作者对形象进行感性的审美和理性的思考,能够大大提高电视图像的质量。
电视摄像;审美意蕴;电视图像;拍摄角度
电视摄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摄像理论学科,其构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大众对其的接受认可程度。对美的追求是摄像构图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不仅能够提高电视图像的质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摄像工作者也能够使自身更加了解电视摄像的规律和原则,能够加强自身对镜头的理解能力,能够提升自身的创作意识,提升电视图像创作的整体技术性和艺术性。
(一)角度技巧
电视摄像中的拍摄角度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正面拍摄,即表现人物正面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如摄像者尊重的长辈就应进行正面拍摄。正面拍摄能够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在人物拍摄中较多用到,建筑物中也有应用。
第二,斜侧面拍摄,即让镜头光轴与轴线二者之间成45°角,以体现人物形象的立体感。斜侧面拍摄通常应用到肖像刻画中,对人物刻画构造进行修饰。
第三,正侧面拍摄,即让镜头光轴与轴线二者之间成90°角,以勾画人物形象。用正侧面方式进行拍摄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方向性和空间感,通常用于人物之间情感交流的拍摄。
第四,反面拍摄,即让镜头光轴与轴线二者之间成180°角,使人物背向镜头,营造悬念感。反面拍摄这一拍摄方式主要用于远眺情景,强调空间透视和物体线条。
第五,反侧面拍摄,即让镜头光轴与轴线二者之间成135°角,以表现人物的背影。反侧面拍摄这一拍摄方式较少用于面部拍摄中,其主要应用和作用与反面拍摄类似。
(二)距离技巧
电视摄影的距离对于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义有着重要影响,具体的电视摄像拍摄距离技巧有四个:一是画面景别,拍摄距离近,则景别小,拍摄距离远,则景别大;二是画面景深,拍摄距离近,则景深范围小,拍摄距离远,则景深范围大;三是画面透视,拍摄距离近,则透视收缩在画面上的表现明显,被拍摄物体的纵深感和空间透视也明显,拍摄距离远,则完全相反;四是画面中物体立体,在拍摄的过程中改变拍摄的距离,画面上的影像也会随着距离的远近发生各部分大小比例的变化,影像物体立体形态。
(一)空间感
绘画中尤为重视空间感,而绘画与电视摄像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电视摄像中也应重视构图的唯美意识以及电视画面的空间感。电视摄像构图中对空间的表现主要通过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两种方式进行。
在许多有名的电视摄像作品中便巧妙地应用了透视规律,成功地表达出了电视摄像的构图空间感。例如,张艺谋导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其中的“击缶而歌”画面镜头便体现了电视摄像的空间感,使众多观众对整体作品欣赏完后,还有一种处于作品本身之外的空间感。又如,由著名摄像师安德鲁·莱斯尼参与的《魔戒三部曲》,其中,刚铎王都的画面镜头也体现了电视摄像的空间感。
(二)层次感
层次感是美学范畴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元素,在摄像构图中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体现唯美性,所以其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对电视摄像进行构图时,首先要明确需要表现的对象便是主体,进而在做到反映主题的同时分清主次,进行合理地构图。其次,要重视在电视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的陪体,以陪体来烘托、渲染主体的形象特征,使主体表现得更加充分。比如在电视摄像中常用的通过光影和色彩等手段来渲染人物活动时的环境氛围,使得观众在进行电视画面的观赏时能够更加容易地深入其中。例如,央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其中食物是主体,在拍摄的过程中,摄像师往往对食材的取得和食物的制作过程进行重点拍摄,对于制作食物的人则作为次要的拍摄对象。
总的来说,在电视摄像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主体、陪体二者与环境的关系,进而运用恰当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景别进行拍摄,做到主体和陪体层次分明、相互照应,以使观众获得较高的审美体验。
(三)动静感
动与静是一对矛盾关系,但是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电视摄像中,则需要体现动与静二者统一的一面。要实现动与静二者的相辅相成,使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更好地表现电视画面构图的动态和静态。动态构图即造型结构和画面元素在发生变化的画面构图,在动态构图下,被摄像对象和摄像机都处于运动状态,使得电视画面内视觉形象构图的组合和关系进行连续或间断的变化。比如在进行外景拍摄时,对河岸边微风拂柳这一画面进行拍摄,画面中的柳枝在被微风吹动时便改变了画面的结构关系,使得画面中的视觉主体和构图都发生变化。例如,《动物世界》中对蛇捕食猎物这一画面进行拍摄,画面中的蛇在等待猎物时是静止的,而周围草丛由于风的原因出现小幅波动便改变了画面的结构关系,使得画面中的视觉主体和构图都发生了变化。
静态构图,即画面造型元素和结构都没有明显变化的画面构图,在一般的情况下,被摄像对象和摄像机都处于静止状态,使得镜头内的构图关系基本稳定。比如外景拍摄中对花、石头、树木等的拍摄,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景物都是固定不动的。总之,在电视摄像的过程中,要重视静态与动态构图的有机结合,体现电视摄像画面的动静感。
(四)造型艺术
在电视摄像中,一般的拍摄主体都需要造型艺术,以体现电视摄像画面的唯美性。在电视画面的拍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造型艺术使电视画面更加有装饰美感。常用的造型艺术有S型构图和符号型构图。S型构图是一种富有变化的曲线构图,被大众认为是最有美感的,在S型构图中需注意画面中的直线不能随意从画面的一边伸向另一边,在拍摄地平线时要尤其注意。符号型构图中符号的选取需要具备一定代表性,还要注意各符号之间的联系,达到美化电视画面的目的。
摄像工作者在进行电视摄像的过程中,必须对电视摄像中的审美意蕴进行探析,并在实际的工作中重视美的应用和创新,凸显电视画面的唯美性。对电视摄像中的审美意蕴进行探析,应主要从空间感、层次感、动静感和造型艺术四个方面着手。
[1] 王虎.电视纪实作品摄像艺术的审美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12:522-688.
[2] 高森.视觉文化视阈下的奇观电视文艺节目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156-318.
G220
A
1674-8883(2016)18-01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