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歌
(郑州市电视台,河南 郑州 450008)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言
张 歌
(郑州市电视台,河南 郑州 450008)
在电视传媒的传播活动中,节目主持人与观众进行交流,依赖的是自己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据传播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人际交流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可以传达40%~65%的信息。主持人的体态语就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本文就主持人的体态语言这种非语言符号进行分析,为节目主持提供支持。
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态语言;节目主持
体态语是利用身体的姿态——面部表情、动作、体姿、身体空间距离,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非语言符号。它与有声语言结合起来能帮助受众更清晰、更准确地获取信息,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差,以达到更好的了解和沟通效果。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职业性质、特征决定了对其体态语的要求,在这些要求的制约下形成主持人体态语具体运用的技巧。
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任何表现都代表着节目和媒体的公众形象,不同的节目对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与节目风格相协调
不同的节目有不同的风格和基调,这就要求主持人的体态语要与之相适应。新闻播报类节目的播音员体态语主要以面部表情为主,基本上不用手势,给人以沉稳、严谨、简洁的感觉;评论类的节目,如《焦点访谈》,它给人的感觉是严肃、郑重的,所以主持人的体态语也应该具有端庄、沉着的特点,除了面部表情的庄重严肃外,还可以适当加一些手势动作,但要有一定“力”度,使观众更加信服。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显得热情活跃,动作幅度比较大。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一直很受观众喜爱,节目中主持人与主持人、主持人与嘉宾频频的互动,动作幅度不可谓不大,但从场内外气氛的调动上又觉得恰到好处。
(二)自然得体、真情流露
自然的东西是最美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主持人举手投足中都必须是真诚内心的自然流露,体态语的运用也要适度得体,符合礼貌、礼节的规范。
中央电视台对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直播非常成功,过了这么多年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直播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主持人凝神聆听萨马兰奇公布结果,当念到申奥成功的城市为“beijing”时,主持人欢喜雀跃,相互拥抱,喜极而泣,主持人们的这一举动使得本来就兴奋异常的中国人民更加热血沸腾!主持人相拥而泣是他们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没有掺杂半点矫揉造作,而正是这最自然、最真实的感情宣泄(通过他们的体态语言传递给观众),深深感染和触动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人。
(三)落落大方,稳重端庄
主持人的体态语言,由于栏目类别的不同,主持人的差异、节目内容的迥别、主持环境和氛围的变化,会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展现特定的体态语言,但是大方、稳重是共有的特征。
主持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体现者,更是群体观念的代言人,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电视台的台标和栏目的体现者。所以在体态语言上,任何拘泥小气、俗气、媚气、傲气等都是与主持人的形象格格不入的。他(她)的言谈举止应该是稳重端庄、落落大方的。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虽然已经退休,淡出了荧屏,但她一直以来都给人以端庄、大气的感觉,体现出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和精神风貌,让人觉得可亲可敬,是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榜样。
(四)展现个性魅力
主持人体态语在与节目和谐、自然得体的前提下,有个性特点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成为主持人个性形象的特征。
东方卫视的《金星脱口秀》中,金星充分运用自己的舞蹈功底,节目中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与节目内容、人生感悟相得益彰。因为是有感而发,所以不管是面部表情还是动作、体姿都很自然、到位,体现出主持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强烈的个性特点。
主持人的体态语主要可分为面部表情、手势、体姿和空间距离。
(一)面部表情
第一,目光。据研究资料表明,在70万种人体语言中,面部语言就多达25万种,占总数的35.7%,其中表现力较强并与节目主持人关系密切的是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主持人的眼睛是与观众进行交流、沟通最重要的部位。眼神和目光是思想感情不自觉的流露,主持人在采访、访谈时切不可死盯着对方的眼睛,让人感觉不舒服,一般采用“社交注视”,即目光主要在对方双眼和嘴部这个三角区移动,这种注视会造成一种平和的交流气息。央视《面对面》的主持人董倩在节目中采用的就是社交注视,这样既不会显得死板,对嘉宾又表示出了亲切、友好、关注的态度,使访谈顺利进行。
第二,微笑。人际沟通的表情基调是微笑。微笑是主持人诚心诚意为观众服务的内心反映,会带给观众愉快、亲切的感觉。在传递信息时,应该与语言具体的感情色彩一致、和谐。欧阳夏丹以前主持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为广大观众熟知并喜爱,节目开始她总是先亲切、可爱的一笑,这使得早上睡眼惺忪的人们打起精神,在她轻松的新闻播报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而现在她主持《新闻联播》时也时常微笑,但现在的笑容不同以前,除了给人以亲切之感外,更让人感觉到她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对百姓生活深切的关注,相较于《第一时间》,使观众产生了更强的信赖感。
(二)手势
手势是人体上肢为传递信息所做的动作。主持人的手势要自然、舒展、明确、精炼。
一般来说,主持人在自然状态下以双手自然下垂,或双手交叉置于体前,或一手插衣袋一手自然下垂等姿势比较好,显得自然、轻松、自信。再配合与节目内容相符合的手势和动作,就会让人觉得更舒服了。
握手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经常要接触到的体态语,在运用握手这一体态语时要注意几点:
第一,先伸出手,握手是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习惯,而主持人同被访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
第二,谨慎使用双手握手。用双手握手的意思是表示诚恳、信任,或表示与对方有深切的感情。主持人握手虽然有某种传达感情的因素,但本质上表示欢迎、友好,除非特别的情况,一般不采用双手握手这种非语言信息,即便在特别需要的时候采用也要十分慎重,否则会引起对方的疑心及不信任,也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三)体姿
主持人的站姿,应挺拔而不拘谨,给人精神饱满、潇洒自如的感觉。挺胸、收腹,两肩自然下垂,形成一种自然挺拔的状态。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就是以站姿播报天气的,硬朗的外表加上挺拔、自然的姿态显得恰到好处,给人英姿飒爽的感觉。
主持人的坐姿,女性以并拢双膝或双脚前后交叉的姿态最端庄、优雅。男主持人双腿微张而坐,会显得稳重而坦率。
主持人的坐姿不能取随意的仰身、靠背、翘腿脚,但又要在“正襟危坐”中显出自然、轻松、随意,让人感觉舒服。当然过分的轻松随意应该避免,要注意“度”的把握。
(四)空间距离语
这里讲的距离,主要是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人际交往中,把握相互之间身体的空间距离和方位,应该说是作为社会上的文明人的礼仪常识。每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潜意识中在身体周围都有一个属于个人的空间,这是人类在历史积淀中自卫意识的一种正常反应。在平日生活或工作中人们的空间距离一般分为4种区域:亲密区域(15~45cm)、私人区域(30cm~1m)、社交区域(1~2m)、公共区域(3m以上)。
在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是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他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0.8~1.5米)为宜。需要特别考虑到电视机前观众以及他们潜在的参与心理,还要依据电视画面的屏幕进行调节。
不同的节目,主持人与嘉宾或现场观众的空间距离也是不同的。如果是访谈节目,主持人通常和被访者保持1~1.5米的距离,如央视四套晚间的《今日关注》节目就采用了这样的距离,屏幕效果好,观众收看时也觉得舒服。如果是文艺节目,特别是综艺类、联欢类节目,主持人和表演人员之间的距离要比访谈节目近,一般在0.8~1.2米之间。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与节目参与者有身体接触(比如说小孩)。所以,主持人对于空间距离语的具体运用,在遵循一般情况的基础上,还要因不同的节目、不同的内容场景而有所区分,要做到自然得体、适时适度。
总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在传播活动中,对增添主持人风采、强化传播效果,无疑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目前的节目主持人缺乏非语言沟通知识,不通过体态语来传递信息的现象仍比较普通。体态语固然是天赋的,但也离不开学习,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更要用心学习,因为这已是一种职业需要。
[1] 董晓琳.论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美学风格[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 孙琰洁.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态语问题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2(01):9-13.
[3] 林蔚蓝.浅谈节目主持人体态语的运用艺术[J].新闻传播,2015(05):118+120.
G222.2
A
1674-8883(2016)18-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