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良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作为领导干部,难能可贵的是从善如流。尤其对逆耳的谔谔之言,能找准缺点和不足,以谦谦君子的厚德与涵养从谏如流,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和广大群众。
从善如流说到底是一种境界和雅量。春秋时期,楚国派数万精锐军队进攻郑国,郑国向晋国求救。晋景公派上卿栾书率军救郑,途中与楚军相遇。楚军见晋军来势汹汹,立即掉头回撤。而栾书不想就此作罢,欲进攻与楚国结盟的蔡国。弱小的蔡国赶紧向楚国求救。于是,楚王派公子申和公子成领兵救援。一时间,晋国众将纷纷请缨迎战,而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则建议慎行,说楚军有备而来,不仅很难取胜,而且一旦战败将颜面尽失,不如收兵为上。栾书认为言之有理,便下令准备撤军。然而,一些部下想不通,说有11个将军助您出战,仅3个人主张撤兵,怎么不少数服从多数呢?栾书说:“因为知庄子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所以必须采纳!” 由于撤军果断,一场败局得以成功避免。
全国各地各级召开“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有不少好的建议和提案,大部分涉及到发展与民生。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着眼为民、利民、便民,秉承发展是硬道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的理念,在工作中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善言如流,而不能让善言被“截流”或“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