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杰巴林左旗隆昌镇动物防疫站
羔羊白肌病的防治
杜林杰
巴林左旗隆昌镇动物防疫站
羔羊白肌病是一种急性非传染性疾病。我旗每年在早春产羔期间发病最多。羔羊一般在生后15~30天发病,发病率最高达51%,死亡率达83%。严重地威胁着养羊业的发展。
急性型:营养良好,放牧时忽然跳高跌倒,四肢抽蓄,角弓反张,口吐白沫,体温升高至40~41℃,心动亢进,呼吸频数,呈腹式呼吸,可视粘膜苍白,喘息窒息而死亡。
慢性型:营养不良,消瘦,结膜贫血,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后肢跛行,不愿行走,站立不稳,起卧困难。心音浑浊,节律不齐,病初体温正常,病重时体温升高,呈稽留热。
急性死亡的羔羊营养良好,慢性型衰弱消瘦,后躯浮肿。特殊病例变化表现在骨骼肌和心脏。心肌色泽变淡,心冠有出血点;骨骼肌呈淡黄色,有的鱼肉样变,心内膜、乳头肌有白色钙化硬变,粘膜粗糙,肝脏肿大淤血,质地脆弱,肾脏有出血点。
急性型先驱症状不易发现,在放牧时突然发病,往往不容治疗即死亡。慢性型一般经过1~3周,如能及时治疗,可望康复。
实践证明,日粮中缺硒是发生的主要原因。日粮中补充亚硒酸钠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慢性白肌病病羊注射亚硒酸钠可以治愈。预防时,将亚硒酸钠溶于温水,配成0.1%溶液,现用现配,拌料喂妊娠母羊,产前每周用药一次,连续4~5周,每只每次7~10毫克。羔羊生后待会吃料时,每周投药一次,连续3~4周,每只每次3~5毫克。可将亚硒酸钠用蒸馏水配成0.25~0.3的溶液,灭菌30分钟,现用现配,于羔羊尾根皮下注射,1毫升(内含亚硒酸钠2.5~3毫克),生后15~20天和30~45天各用药一次。但对病羔羊需增量3~5毫克,并每隔一天用药一次,一般经一、二次用药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