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熹
【摘 要】图片是教材的主体内容之一,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好各类插图,能够促使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通过对历史插图的阅读、思考、分析和比较,加深对教材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因、历史现象和历史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本文提供了参考案例。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材插图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3-0084-03
一、地图类插图运用案例及其作用分析
地图类插图包括了疆域图,战争形势图,政区图等。下面笔者对川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部分在教学中常用的地图类插图分布情况和名称进行说明。
这类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空间方位概念,将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从地图中还能挖掘出许多教材的文字叙述中没有的内容。下面以笔者在隋朝大运河教学时对《隋朝运河图》的运用为例来阐述。
图1隋朝运河图
资料来源:龚奇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第97页。
在本部分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设置如下一些问题:
(一)隋朝大运河的起止点、中心和分段名称分别是什么?
(二)隋朝大运河的基本走向是什么?
(三)隋朝运河从洛阳经过,不取直线来修建,为什么?
(四)图中有哪些主要的天然河流,它们都是什么流向,原本是否相连?
以上四个问题中,前两个都是直接能从图上得到的结论,要求学生通过看图来回答,强化了这些地点的空间位置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第三、四两个问题是教材上没有涉及的,但是通过地图的观察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第三个问题上,学生首先考虑到了东都洛阳作为隋炀帝新建的都城,运河通过此处是由于皇帝的命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学生旁边有洛口仓,学生就很容易想到运输粮食这个方面。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是从南北分裂时期发展而来的,对于南方的控制必须加强,运河正是从北方去往南方的一条便捷通道。通过以上的师生活动,隋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就已然清晰了,而且正好弥补了教材在这个方面的空白。
二、人物类插图运用案例及其作用分析
人物类插图是指人物画像或者人物照片。
这类插图除了在新课教学中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在专题复习课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以初三的一次专题复习课为例。
这次专题复习的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化使者”。我选择了来自不同课文中的三幅插图来串联这个小专题的知识。分别是《鉴真塑像》《玄奘》《郑和塑像》。
资料来源:龚奇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第27页,第28页,第66页。
这三位人物均是在中国古代为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选择涉及他们的插图作为这堂专题复习课的素材,非常妥当。此外这些人物生活的不同时期,如果教师以文字叙述的方式进行复习,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印象不深刻,甚至会把三位人物的时序搞错,但是借助了插图,学生对于他们的感受一下子变得深刻了,三位人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在这样的专题复习中,插图发挥了串联知识,加强纵向联系的作用。
三、遗存类插图运用案例及其作用分析
遗存类插图是指有关于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物品、遗迹的插图。
在现行初中“课标”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历史信息多样化的承载方式,了解历史知识的来源是记录和反映历史情况的各种材料;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和观察,逐步具有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根据材料形成对历史的合理想象。”从这点要求来看,充分利用遗存类插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遗存类插图正是历史知识记录和反映的载体,而且学生能够通过这类插图自己去探究分析生成一些历史结论,也可以充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合理的想象。
在现行初中“课标”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还明确提出了“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了解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这点要求来看啊,充分利用遗存类插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遗存类插图正是历史的有力证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这类插图的使用,潜移默化,学生就会形成“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意识。
下面列举自己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此类插图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并加以分析说明。以下只节选了与遗存类插图运用有关的环节。
师生探究活动——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
老师列出教材第八页的几幅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均为自己设计的),引导学生扮演考古学家,逐一来解读。(此处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研究,然后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首先请看骨耜的图片,观察,结合教材,回答下面的问题:它有什么用途?能否用动作给大家演示骨耜的使用方法?它的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你能解读出它体现了河姆渡人生产中的哪些重要信息?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学生自己分析骨耜的插图,明确了骨耜的用途,进而解读出河姆渡人已经开始进行原始农耕生产的信息,并且附带地了解了河姆渡人使用的工具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