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希
“今日美术馆·未来馆”的海报早在2015年8月中旬就在纽约时代广场炸响,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之后,先后亮相于9月初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的年会”,以及十一期间中华世纪坛“北京国际设计周”,终于在11月来到三亚。
三亚未来馆作为今日美术馆未来馆巡展的一部分,以参观者本地化的视角,呈现对全新生存环境,即网络化社会的思考。
“今日美术馆·未来馆”由实体展览、虚拟展览及第三方AR(增强现实)展览三部分组成,并在国内首次推出第一位虚拟馆长Alex Gao,旨在探讨美术馆最具先锋性、未来性的空间概念。实体展览保证观看的现场性,虚拟展览突出艺术家想像力的实现,艺术家要基于实体作品做一个更加天马行空的作品,不受空间和时间维度的限制,而且不能简单把实体作品数字化搬到虚拟空间;而增强现实突出了互动方式。
这是一个全新概念的云空间美术馆,其技术端和艺术概念在 360全景展览和艺术展数字化网络再现的基础上再次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在这个云空间内,美术馆将承载数以万计的展览,任何一个展览都像“点”一样的存在,而每个“点”打开又将是一个全新的立体空间,承载着物理空间无法展示的艺术作品。未来馆是一个自组织、不断生长的文化共生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艺术黑洞。
主题“想象的未来”内涵包括:日常与异常、变化中的个体、历史建构未来以及乌托邦的未来四个角度。它们有助于让我们从媒介与艺术相关的物理性、思想性、个体性、社会性四个方面思考展览的学术性和前瞻性。未来馆实际上就是怎么把一种新兴的技术应用到跟人有关系的空间里。这个空间既可以是实体空间又可以是虚拟空间,不能只考虑其一,而是最终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不论从美术馆发展转型、作品创新性思考、空间概念探讨,“未来馆”的形式突破了常规物理空间的美术馆形态和艺术家创作限制。上任以来一直思考该如何更好地发展美术馆的高鹏认为,如何让美术馆能体现出这一代人与上一代人的不同是问题的核心:“我们赶上了一个充满机遇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崛起强大、当代艺术日趋多元以及去欧美中心化、传统的话语权解体让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可以发声,只要你的想法够好,你就有可能被发现、被关注。这种现状跟科技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互联网带来了全新的公共空间,而我们现在想做的就是从美术馆入手,给艺术一个新的公共空间。”而三亚站的巡展也正好印证了这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