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探测环境分析与台站搬迁问题研究

2016-02-13 05:04:22李晓琳
河南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三门峡市观测站气象站

李晓琳

(河南省三门峡市气象局,河南三门峡 472000)

三门峡市探测环境分析与台站搬迁问题研究

李晓琳

(河南省三门峡市气象局,河南三门峡 472000)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破坏的现象日益突出,直接影响气象探测业务质量。基于此,针对河南省三门峡市探测环境现状和破坏原因,提出地面观测站保护性迁移的对策。

探测坏境;地面观测站;对策;三门峡市

气象探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为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对气象站周边建筑高度有严格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使原来偏僻荒芜的气象站变成了城市或城镇的主要地段。大型设施和建设以及各种开发区和住宅区的建设,使气象站四周不断有楼房矗立起来。气象台站被高楼所包围,气象探测空间会越来越小。造成观测要素如温度、日照、风向、风速和气压等气象基本数据的准确性失真,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探测环境严重被破坏,很多气象站到了非搬不可的境地。

气象观测站每搬一次家,直接导致气象资料不连续,地点更换则会造成同历史气象资料无法直接比较,无法系统地开展气候变化分析研究。为使原来的资料可连续使用,新旧观测点要有一年时间的实测数据对比。但一些地方缺乏规划,急于扩大城市建设,忽视了这些最基本的工作程序,盲目搬迁气象观测台站。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观测台站频繁搬迁,数据缺乏连续性,一些台站几十年的观测资料作废。同一地点的气象资料年代越久远,科研价值越高。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和连续性一旦受破坏,对研究和科学评估区域乃至全国、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等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恢复的,探测环境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气象探测设备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探测环境,保护探测环境意义十分重大。因为要充分发挥综合观测系统在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长期、稳定的气象探测环境是基础中的基础、先导中的先导,是发现、认识和把握大气运动基本规律的客观根本依据,是整个气象工作的“水之源、木之本”,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全面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由此可见,观测环境对气象要素影响的研究意义重大,且已取得不少成果[1,2]。但是,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因城市建设引发的气象探测环境遭受破坏和影响的事件频频发生,为了切实解决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为地方各界提供更加优质、准确的气象公共服务,意义十分重大。

1 当前三门峡市探测环境保护状况

1.1 台站搬迁情况

图1、2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气象局观测站、灵宝市气象局观测站搬迁图,图纸中标注了两站拟迁站址位置。自1957年1月建站以来,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三门峡市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台站中,渑池迁移2次,市局观测站迁移1次,卢氏气象站迁移1次,灵宝气象站迁移3次。卢氏气象站和灵宝气象站分别于2013、2014年局站分离搬迁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由于城中村改造项目,三门峡市局观测站探测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已完成台站搬迁申请,并经过中国气象局批复,正在实施台站整体搬迁项目。

图1 灵宝迁站过程

图2 市局观测站历次迁站过程

1.2 探测环境评估

2008年,气象探测环境调查评估情况结果,探测环境评分:三门峡观测站为53.2,灵宝为73.0,渑池为64.3,卢氏为64.0;2012年,气象台站探测环境评分:三门峡观测站51.8,灵宝观测站60.7,渑池观测站93.4,卢氏观测站59.2。2012年三门峡地区探测环境评分在河南省18个地市中排名倒数第二。卢氏站由59.2变为搬迁后的97.4,灵宝站由60.7变为搬迁后的99.8,探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全市只有市局观测站探测环境不达标。图3为三门峡市观测站障碍物仰角图,图4为灵宝气象观测站障碍物仰角图。

1.3 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门峡市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中,渑池2006年整体搬迁,灵宝2013年局站分离式搬迁,卢氏2014年局站分离式搬迁。除市局观测站外,其他3个观测站探测环境由于搬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1.3.1 气象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三门峡观测站属于国家基本站,现址占地面积约4 996 m2,办公面积200 m2,目前承担地面、酸雨、及区域站保障等任务,现有的业务平台已不能满足综合观测业务发展的需要,更是与一流台站的建设标准相距甚远,通过迁站不仅可以扩大用地面积,满足业务用地需要,同时也能新建适应气象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综合观测业务平台、区域站运行保障平台等,改善基层业务环境。

图3 三门峡气象观测站障碍物仰角图

图4 灵宝市观测站障碍物仰角图

1.3.2 城市规划和改善气象探测环境的需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三门峡市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不断恶化,三门峡市局观测站由原来的偏僻区域,逐渐变成了教育、民生工程、住宅区。虽然经市气象局多方努力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使得四周建筑物增加数量和建设速度得到一定控制,但仍难以阻止探测环境进一步恶化。根据三门峡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2030年),目前该站所在区域为商业、民生工程、住宅区,也是城市北区发展的核心区,市政府对上村(三门峡站现址)进行城中村改造,规划项目为三门峡市湖滨区城市住宅开发公司建设的“上村佳苑”,拟建设15栋楼,建设高度83~100m不等,一期先建5栋,建设完成建筑物距观测场围栏最近距离约240m。该项目一旦建设完成,必将严重影响观测环境,为彻底改善三门峡市气象站的探测环境,必需搬迁该气象观测站。

2 气象探测环境遭受破坏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三门峡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三门峡市的气象探测环境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气象探测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当地政府部门重视不够,气象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

地方领导和相关部门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地方经济利益和探测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特别是遇到大的建设项目危及气象探测环境时,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往往不能依法办事,要求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给经济建设让位。气象法律法规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是地方政府对保护气象探测环境重视的主要因素。

2.2 城市建设规模迅速发展与探测环境保护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使原来偏僻荒芜的气象站变成了城市或城镇的主要地段。大型设施和建设以及各种开发区和住宅区的建设严重破坏了台站探测环境。三门峡市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都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部选择在郊区建设,当时的探测环境必然符合要求。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4个国家级气象站全部都为城市中心地带,气象探测的代表性随之降低。而且城市规划的多变性导致观测场周边的探测环境屡遭破坏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2.3 土地开发及利用的利益严重威胁探测环境

灵宝市气象观测站始建于1957年,该站属国家一般气象站,1977年1月1日从灵宝县虢镇留村斜迁至灵宝县城西焦村,由于周围土地开发环境遭到破坏,2004年经省气象局批准开始迁站建设,2006年1月1日正式从焦村镇焦村村搬迁到函谷关北段。2009年,周围土地又被开发商建设为多个住宅小区,气象观测站周边探测环境遭受严重恶化,周边建设项目对观测站形成合围之势,面临探测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使观测站选择迁移。

2.4 部门内部建设对探测环境的影响

部门内部大多数障碍物都在2004年以前形成,主要为信息处理楼、观测室、家属住宅及树木,气象观测场、室的标准化建设及业务用房的标准化建设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观测场室及业务用房的建设标准也随之提高。若要符合“一流台站”建设标准,又要同时符合观测站探测环境保护要求,那么台站所占土地也应大幅增加,还需考虑现状。在土地利用及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面对大量土地需求,而使气象站周边探测环境的可控性以及迁移气象站新址的选择性变差。

3 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对策

3.1 确立探测环境保护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技术标准需更加具有科学性、严谨性。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但还没有针对这些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所做的科学实验与结论。例如,违反探测环境技术要求,将对气象观测要素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体现代表性、比较性及准确性;代表性所反映的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四周障碍物距离观测场围栏距离应为该障碍物高度的8倍(一般站)和10倍(基本站),这里所指的一定范围是指什么,障碍物超高、超多高将会对记录有多大的影响。为此,应确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2 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城市专项规划

应与规划、国土、住建、交通和林业等部门建立城市建设规划协作沟通机制。了解当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城乡建设规划,并密切关注城乡建设规划以及规划的修改、变更,出现影响和破坏气象探测环境及设施的情况时,及时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多与城市规划部门沟通协调,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事先征得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同时,建立探测环境保护检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一切破坏探测环境行为的发生。

3.3 气象站新址建设布局模式的重要性

观测站新址建设时,应当围绕探测环境保护技术标准,选择合适的布局模式。例如,山区气象站,可选择在高地建站,业务用房建在山下地势较低地带;平原区气象站,应在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前提下合理安排建筑物布局;而城市中的气象站建设也不应列入禁区,可开展观测试验与评估。因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不同高度都是人类的活动范围,也需精准的气象服务。平原区也可选择人造高地建设气象观测场,并开展观测试验与评估。

4 结语

气象观测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好坏以及观测站址是否长久,直接关系到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比较性,关系到气象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遭到破坏和干扰,将会直接影响到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原来偏僻荒芜的气象站四周不断有楼房矗立起来,对气象探测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直接受到了影响。有些地方的天气预报老不准,就是因为其气象探测环境受到了影响。所以,保护气象观测环境应成为政府部门、全体市民的共识。加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建设规划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协作沟通机制,提高气象执法力度,增强社会群体自觉保护意识,完善气象环境保护机制,是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吴利红,康丽莉,陈海燕,等.地面气象站环境变化对气温序列均一性影响[J].气象科技,2007(2):152-156.

[2]张思超.由阜阳站迁址看气象探测环境对气温观测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13):6061-6063.

Study on the Detectio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Station Relocation in Sanmenxia City

Li Xiaolin
(Henan Sanmenxia Meteorological Bureau,Sanmenxia Henan 472000)

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the phenomenon of meteorological envi⁃ronmental dama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It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meteorological exploration. Based on this,in view of the detection environment status and the destruction reason of the Sanmenxia city of Henan Province,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ground observation station were put forward.

detection environment;ground observation station;countermeasure;Sanmenxia city

P412.1

A

1003-5168(2016)12-0152-03

2016-01-28

李晓琳(1983-),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综合气象观测研究。

猜你喜欢
三门峡市观测站气象站
GPS导航对抗数据质量特征实例分析
四川省甘孜州:航拍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科学导报(2022年39期)2022-07-04 23:15:46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环球时报(2022-05-05)2022-05-05 11:08:07
三门峡市
心灵气象站
趣味(语文)(2019年3期)2019-06-12 08:50:14
三门峡市印染厂唐墓陶器研究
去中心化时差频差直接定位方法
航空学报(2017年5期)2017-11-20 03:44:46
三门峡市果树产业发展报告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27
三门峡市
自动气象站应该注意的一些防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