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与“诗书继世”
——《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序言

2016-02-13 07:36:27王余光
图书馆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家藏书全民

王余光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1)

·专题:全民阅读推广·

“全民阅读”与“诗书继世”
——《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序言

王余光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1)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对保障阅读权利和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阅读对个人、家庭、社会的积极意义。

图书馆 阅读 阅读推广 全民阅读

书籍载体形式的每一次变化,都会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甲骨到简策,从简策到纸本,从手抄到雕版,从雕版到机器印刷,从纸本到电子本……文本载体的变迁带来阅读方式的转型,对社会阅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1 创造读书条件,享受图书馆之利

图书馆理应成为大众阅读、民众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在信息时代,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社区、一个学校的信息中心为民众阅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的公共图书馆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前期,图书馆的研究者、工作者以及有识之士,都一直在呼吁图书馆要成为大众阅读、民众继续教育的重要机构。20世纪3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前辈学者李小缘先生在《全国图书馆计划书》中呼吁,图书馆“能使公开群众,无论男女老幼,无等第,无阶级,举凡学生、工人、农夫、行政家、商人、军人等,皆能识字读书,享受图书馆之利益,则方可谓图书馆之真正革命,之真正彻底改造,之真正彻底建设者也。”

图书馆“专为普及民众,故当多设分馆于居民众多之处,以广书籍之流通。”图书馆“此外得依地方需要,有所专重。如商民多者则应偏重商业,农人多者,则应偏重农事。即多购各专门书籍。”“使全国民众,无论男女老幼,皆有识字读书之机会。”早期图书馆学家的见识在中国得到逐步实现。今天,图书馆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保障。

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阅读呈多元化趋势,只有图书馆的海量馆藏才能满足读者所需。另外,图书馆能保证大众阅读的连续性,也能满足大众新的阅读需要。目前新技术的崛起改变了年轻一代人的阅读习惯,网络出版和网络阅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而图书馆事业也与时俱进,发展数字图书馆工程,满足读者网络阅读的需要,成为大众阅读新的阵地。图书馆总是在不断更新读物和技术来满足读者的新需求。一个好的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精神成长的见证。

图书馆内部要大力营造阅读氛围。我曾参观过一个大学的老图书馆,阅览室里有宽大的落地窗、古典式样的书柜、放置在桌面上的阅读灯……我觉得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宁静博雅的读书环境。

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成为每个读书人的理想居所。

图书馆不仅要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而且还应该主动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推动社会阅读。图书馆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读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等阅读基本理念的中坚,是联系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的桥梁。2005年,笔者提议中国图书馆学会增设了一个“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并在2009年以后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以期推动全国性的阅读活动的开展。

2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如果说中国家庭阅读有一种传统的话,那就是“耕读传家”与“诗书继世”。但自从我国封建科举制度被清廷废弃后,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中国传统经典书籍与人们的生活愈行愈远。在“五四运动”前后,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和白话文的推行,自小、中学生开始,举国上下大都不把中国传统经典作为主要读物了。曾经甚至有个别学者扬言说,要把承载中国旧学问的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因此,“为什么要读经典”这样一个问题,在那个时代就已被提出,梁启超、鲁迅、唐文治、朱自清、钱穆、余英时等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远未获得解决。

在美国,习读传统经典名著,同样是受人关注的话题。早在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的必修课。前者致力于提供一个欧洲文学名著的标准选目,后者提供一个哲学和社会理论名著选目。这两个目录包含了大量的西方传统经典。40年代,美国许多大学开设了这类课程。直到今天,有一些大学仍继续开设,如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一位哥大的校友在谈到该校坚持开设这类课程的原因时说:“学校很清楚地知道,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从来没有远离过这些经典著作名单。学校试图通过它组织和教授这两门课的方式驱除这种污染。首先,阅读常常是艰涩的,对当代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是对西方传统的极度尊崇,而且校方坚持认为它是必要的……它们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参见大卫·丹比《伟大的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这个哥大校友名叫大卫·丹比,也是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1991年在他48岁时,突然回到母校选修“文学人文”与“当代文明”这两门课,重读西方经典。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源于他自身的知识危机。作为媒体中的人,他深感:媒体给予信息,但信息在90年代已变成了瞬息万变、十分不稳定的东西。一个人永远不会得到充分的信息,这就是美国人现在为什么焦虑不安得像半疯了一样的诸多原因之一。20世纪末,媒体威胁着要“全面接管”。他说:“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的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的世界的办法。”

十余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电视、手机与网络的普及造成的阅读冲击,使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时间大大减少。因而,读书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焦虑。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软实力”问题也被学者们不断提起,以唤起社会的关注。笔者认为,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特别重视推广传统经典书籍的阅读,正是积蓄和弘扬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内涵。但中国还有不少地区,图书馆建设还不够快,因而倡导家庭藏书与读书就更为重要。

如果说中国家庭阅读有一种传统的话,那就是耕读传家与诗书继世。“耕”是这个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社会的物质需要。而“读”则是伦理道德确立和传递的最有效方式。自汉以后的古代中国,“耕读传家”的理念,即是家庭价值观的核心。今天,在一些老宅子里,还能常常看到“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对联,以窥见当年这些书香门弟与读书世家的辉煌。

“耕读传家”的传统随着传统家庭的解体,逐步在现代社会消失。随着现代各种媒体,如电视、网络、手机等的不断普及,其进一步分流了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有限的闲暇时间,全国国民的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我国家庭藏书与读书人的比例在21世纪将继续呈下滑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推广读书、鼓励读书,希望重建家庭藏书,让书籍走入每个家庭,为儿童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让“耕读传家”的传统在新时代能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并得以延续,是重要而有意义的。

今天在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有能力重建家庭藏书。据调查,家庭阅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营造一种爱读书、经常与幼儿交谈的家庭学习气氛,便成为家庭文化环境建设中极为有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笔者主张应将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建立家庭必备的基本藏书。家庭藏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让家庭成员有一些必备的读物,有些人家里根本无书可看。在目前图书馆还不是十分普及的前提下,提倡家庭阅读,不仅是继承传统,还具有实际的意义。让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书看,家庭藏书在目前能够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家庭藏书可以给家庭成员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方可开展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培养有修养的母亲、提倡亲子阅读等活动。如果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读书习惯的话,他一生都受用无穷。

二十二年前,笔者在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任教,接受徐雁学弟的邀约,会集北京、南京、武汉、苏州等地同好撰稿,合作主编了《中国读书大辞典》。这部一百八十万字的专科工具书于1993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前辈们的好评和社会读者的欢迎,获得了第八届“中国图书奖”等荣誉。如今,由徐门弟子为主体的作者队伍重新编写的《中国阅读大辞典》已经问世。而作为衍生出品的《全民阅读知识导航》也将随之杀青,这是继《全民阅读推广手册》、《全民阅读参考读本》(海天出版社2011年版)之后问世的第三本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读物。日前笔者与徐雁在共同参加的第八届“海南书香节”之“全民阅读论坛”的主旨发言中,笔者发表了“全民阅读离不开家庭阅读支持”等观点,徐雁则肯定了“家庭阅读”在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中的重要性,两者都认为,政府不应只是一味追求建造大型化的城市中心图书馆,还要多投资建设小型图书馆和社区阅读空间,尤其要重视建设社区图书馆内的“儿童书刊阅读空间”。

如今,虽然阅读方式已有较大改变,但我衷心期待在这个转型的时代,永恒的人文阅读精神不会改变。

(《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徐雁、李海燕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来稿时间:2016年8月)

The Nationwide Reading Knowledge Navigation: Preface

Wang Yuguang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 )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library importance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reading and promote nationwide reading , and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to the individual, family and society.

Library Reading Reading promotion Nationwide reading

G252.2

格式〕 王余光.“全民阅读”与“诗书继世”——《全民阅读知识导航》序言[J].图书馆,2016(12):23-25

王余光,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传家藏书全民
全民·爱·阅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22
河洛康家富贵传家的奥秘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24
忠厚传家 诗书继世*——常熟南张书种家族
天一阁文丛(2019年0期)2019-11-25 01:31:52
以诚传家 继往开来——BOSIC四川站综述之二
可持续全民医保
传家,发现世界家具史里的高贵灵魂
收藏·拍卖(2016年7期)2016-05-14 15:29:23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珍惜每一本藏书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9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天一阁文丛(2014年1期)2014-10-13 08:00:16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