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君(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工作研究·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提高政府参与积极性的思考*
刘子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行以来,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此项服务的反应较为冷漠,参与度不高,导致图书馆此项服务难以长久持续发展,文章从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两大服务对象——公众和政府出发分析原因,提出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提高政府参与积极性的对策建议。
公共图书馆 政府信息服务 政府公开信息
〔引用本文格式〕刘子君.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提高政府参与积极性的思考[J].图书馆,2016(5):89-94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推动公共图书馆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自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值此征求意见之际,公共图书馆如何争取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和政府信息服务的法律化保障,重在该类工作的深化与改进。本文结合南京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走访实践,调研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了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政府信息服务缺乏参与的积极性,针对这个问题从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两大服务对象——群众和政府角度出发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工作,狭义上仅仅是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将政府信息进行组织、整理、加工、提供阅览以及利用其开展的各项服务。随着职能范围的扩大和信息处理、分析能力的提升,公共图书馆更加希望在政府信息决策咨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工作内容广义上也涵盖了图书馆向政府进行的信息推送、舆情监测、政务现场活动等为政府信息决策提供参考、咨询的服务工作。本文从广义范围出发,基于赴南京图书馆的调研,针对目前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工作得不到积极的回应、政府的利用率和参与度较低的问题,探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个人建议。
3.1调研情况介绍
南京图书馆是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协作平台首批成员馆八馆之一,一方面响应《条例》政策号召,在馆内设置政府信息阅览空间,将收集整理的政府公开信息面向公众提供阅览。另一方面其政府信息服务其他方面的工作也较为完善,既创办了一系列信息决策专刊呈交至相关领导的案头,包括《信息传真》、《对策研究》、《审议参阅》、《港台报摘》等,又开展了各项定题专题服务并将服务场所扩展至相关政务活动现场。除此之外,南京图书馆在馆内和官网上都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场所或平台,为各级领导和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由此可见南京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工作内容丰富多样,但与其矛盾的是在调研采访中,相关馆员多次提及了这样一个问题——政府的回应度不高,态度也较为冷淡,一方面是政府将公开信息传达至图书馆的时间、效率和面向图书馆公开信息的范围、程度有所限制,另一方面是政府对于图书馆的信息推送反馈率和回馈度不高,同时对于图书馆信息参考和咨询服务的利用率不高,这与广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艾新革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的问题类似。由此可见这是目前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通病——图书馆主动服务,政府被动接受,政府参与不足[1],使得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服务方面所做的诸多工作得不到反馈,难以改正完善、持续发展。本文希望探究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对策。
3.2研究综述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主要包括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这方面的工作是从2008年《条例》的颁布施行才有了政策性保障,对于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方面其他工作的讨论也是从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工作开始不断扩大研究的范围、加深研究的深度。纵观2008年至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角色定位研究、作用意义研究和措施研究。角色定位研究方面,郭桂英、张东辉将公共图书馆定位为政府公开信息的推广者,是政府公开信息使用方法的推广者和教育者[2]。作用意义研究方面,李国新认为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参与基本标准的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整合与揭示、把政府信息“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政府信息的长期保存和永久利用、降低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3],刘蔚冰认为图书馆的这项服务本质上来说就是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进一步的保障[4]。措施方面的研究内容多样,包括图书馆观念的转变、相关制度和政策法规的完善、对政府公开信息的加工整理、深度揭示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等等。
通过以上综述可见,大多数研究是从图书馆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少从用户的角度分析问题。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首先是建立在政府的政策和实际行动支持的基础之上的,有了政府的许可与支持,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才有了实施的可能,其次图书馆面向政府的信息参考、咨询、决策、推送等服务也是通过政府的反馈与建议才能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政府信息服务,政府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利用率不高。因此,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如何提高政府参与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图书馆该项服务的两大服务对象——政府和用户方面分析原因,并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承担着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它是政府向公众进行信息公开的一个窗口,是公众查询、获取政府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在图书馆的公开中得到反馈,公共图书馆对于公众意见的收集和整理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也是图书馆为政府提供参考咨询和信息推送服务的重要参考。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不论是与政府,还是与公众,联系的紧密程度都远远不够,尤其是反馈工作非常欠缺。因此,下文从两个视角探究原因,首先,从政府视角出发探究原因可以直接地了解政府对图书馆该项工作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其次,政府信息公开最关键的因素是公众的积极参与[5],公众的参与度是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衡量因素,也是图书馆为政府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资源,所以从公众角度出发间接探究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工作的不足,有利于更加全面的了解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缺乏参与积极性的原因。
4.1从政府视角探究原因
自2008年《条例》施行,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工作不断发展完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目前已包含政府公开信息收集整理、数字化建站或建库,面向政府的立法信息服务、政务现场服务、定题服务、舆情监测等信息咨询服务,此外许多图书馆还创办了一系列信息决策专刊主动向政府推送信息服务。但是对政府来说,图书馆的该项服务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难以吸引政府积极参与。
4.1.1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缺乏认识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都是政府基本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财政支持建设发展,为图书馆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但是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政府在这方面的了解并不全面。虽然政府已将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但对于公共图书馆收集组织、加工整理政府信息并借此提供服务的能力了解不深或缺乏认同,再加上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可以提供的政府信息反馈、参考咨询等深层服务缺乏了解,导致政府对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反应冷漠、利用率低下,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4.1.2公共图书馆不是政府公开信息、获取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的唯一平台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不断推进和政务公开程度的不断加深,政府公开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政府网站的建立、各种政府出版物的发行、新闻发布会、听证会的召开等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2008年开始施行的《条例》也指定了公共图书馆和档案馆为政府公开信息公共查阅场所。在政府众多公开信息的选择中,政府网站可以直接公开政府各类型信息,政府出版物具有权威性,新闻发布会、听证会可以获取公众意见,而档案馆对于政府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保存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众多选择会影响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视,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一旦缺乏自身的独特性、优势得不到发挥,就会进一步影响政府参与的积极性。
政府在信息决策之前首先要对现状进行具体详细的了解与分析,也会查阅相关资料、咨询一些专家学者,而商业咨询公司在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获取速度和处理速度上都有一定的优势,越来越多政府的建设问题开始咨询一些商业公司。商业咨询公司可以通过购买数据库、聘用专业分析员来弥补其相对于公共图书馆资源雄厚、拥有专业馆员的劣势,然而公共图书馆作为最接近公众的文化服务中心的优势是商业咨询公司无可比拟的。因此,公共图书馆在这样的竞争中如何发挥独特的资源——公众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实践表明,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充分挖掘读者资源,使其成为图书馆提供政府参考咨询服务的一个重要支持。
4.1.3公共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缺乏精练性与政府繁忙公务之间的矛盾
目前,已有一些图书馆创办了信息决策专刊,每月甚至每周都会对时政热点问题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并加工整理,最终传送至相关领导的案头,但政府工作人员公务繁忙,需要批阅大量的文件,图书馆信息决策专刊的精练性往往难以满足政府的要求,导致政府相关官员缺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图书馆整理分析的信息决策服务内容,无法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
4.2从公众视角探究原因
政府之所以将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场所,不仅仅是因为图书馆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更是因为图书馆是最接近公众的文化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公众的参与程度,因此公众的积极参与也是公共图书馆提高政府参与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已经为公众提供了政府信息公开阅览、信息咨询、专题讲座等服务,但对于公众来说,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4.2.1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缺乏认识
首先,公众的“信息意识”和“权利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政府信息是可以获取并且公民是有权利获取的。其次,公众对于公共图书馆可以提供的政府信息服务缺乏认识,并不了解图书馆也可以作为获取政府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的平台,因此很少去利用图书馆这方面的服务,公众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府参与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积极性。
4.2.2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范围、时间效率难以适应公众的需要
从2008年《条例》将公共图书馆纳入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之后,公共图书馆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政府信息公共查阅场所的各项服务得到了政策性的保障,但是政府信息到达图书馆的内容范围、时间效率都难以满足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一方面,《条例》并未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与程度,据相关文献统计,政府信息资源占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80%[6],而这些信息并未完全开放,导致公众无法在公共图书馆获取较为全面的政府信息查阅、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信息从发布到在图书馆上架,由于双方都缺乏主动传达或主动收集的意识,加上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导致这一过程耗时多,使得图书馆难以满足群众对眼下热点时政问题的政府信息查询阅览需求,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信息的时效性价值,无法适应公众的需要。
4.2.3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方式缺乏人性化
(1)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阅览区服务缺乏人性化。《条例》规定公共图书馆要设立相应的场所或设施,便于群众获取政府信息。实地调研发现南京图书馆的政府信息阅览专区虽然相关政府文件资源很多,也有图书馆创办的一些政府信息服务专刊上架提供阅览,但单纯的文献阅览服务并不能满足读者对于政府信息了解掌握、服务于日常生活的需求。针对一些老年读者想要了解国家的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并为自己的养老方式考虑,图书馆在提供相关政策文件阅览的基础上如何帮助或建议这类读者选择养老方式就显得格外有价值,针对一些夫妇想要了解国家最新的生育政策,图书馆如何提供相关政策信息和建议也非常重要。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的查询需求,公共图书馆是否提供政府信息的解读、建议等人性化的服务都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然而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在这些服务上缺乏相应的人力和物力,缺乏人性化的服务内容,无法在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桥梁中发挥传递、解读信息的作用,既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又难以提高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各项服务的利用率。
(2)公共图书馆网站政府信息整合服务缺乏人性化。以南京图书馆为例,在图书馆官网上显眼的位置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入口,是一个整合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除了简单的链接之外,还有多样化的分类整合,可以分类查询相关政府公报、政策法规、机构文件、统计信息等等,也可以按照主题、机构进行信息分类查询,已经在技术上实现了“一站式”获取图书馆相关政府信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信息在该网站上发布的时间都至少推迟了两个月,也就是用户无法在平台上找到最新的政府信息。此外,网站并没有配备资深的参考咨询馆员进行网络互动,导致了该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政府公开信息整合的一个平台,缺乏服务因素,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吸引公众参与和利用。
5.1完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
5.1.1深化政府信息传递机制,向下宣传政策
公共图书馆作为政策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阅览场所,开展政府信息服务不能仅限于政府信息的简单陈列和信息阅览服务,要最大可能地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帮助政府为群众正确解读政策信息、宣传政策导向,定期举办政府专题讲座,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信息。公共图书馆只有充分地融入政府信息的“下达”过程,深化传递机制,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才能提高在政府信息服务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政府主动参与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
5.1.2建立政府信息反馈机制,向上反映民情民意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不仅要承担政府“下达”信息的责任,为公众提供了解政府信息的窗口,也要担负起公众“上达”意见的任务,帮助政府了解民情民意。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服务过程中,要详细记录线上线下用户的查阅记录、寻求帮助的主题,定期将公众的查阅重点和需求意见加以分析整理,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帮助政府有针对性地向公众提供所需的政府信息,调整其工作内容和活动,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和对政府的支持度[7],这是提高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地位的重要途径。
5.1.3充分利用图书馆读者用户资源,为政府提供图书馆特色资源信息服务
图书馆一贯被认为拥有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先进的信息检索咨询和文献传递机制和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等其他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8]。但这些优势在大型商业资讯公司的对比下已经不是那么突出了,公共图书馆需要利用其最独特的用户资源为政府提供独一无二的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可以在科学收集、整理、分析政府专题信息的基础上,借鉴读者用户的查询借阅需求和意见为政府提供反应民情民意的信息推送、专题跟踪、舆情服务和政务现场咨询服务,充分利用读者用户资源,为政府提供图书馆特色的信息服务。
5.2吸引公众参与以提高政府参与的积极性
公众参与度是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公共图书馆该项服务不仅要满足政府的信息需求,也要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主要包括获取政府公开信息、寻求信息咨询与帮助并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需要尽可能满足公众的政府信息需求,参与公众与政府的交流,才能更好地融入政府信息服务,成为政府寻求服务的重要对象。
5.2.1在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开设政府信息服务专区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将传统的印刷型资源和数字资源与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信息服务整合在一个相对无缝的信息环境中,竭力为人们的信息需求和知识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9]。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服务方面也需要丰富的资源、完善的设备、专业的馆员提供服务,建立信息共享空间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1) 丰富资源类型,完善资源组织方式。①馆内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收集政府公开信息,并推动政府信息的及时公开,为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收集基础资源,帮助缓解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资源到馆之后,公共图书馆对政府公开信息的组织不应是简单的陈列摆设,要根据读者用户的查阅需求科学组织政府公开信息,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组织方式。以专题分类,并将热点话题单独排列展示,方便读者寻找相关信息。②数字资源建设。图书馆可以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特色数据库和专题库,收集与热点话题或地方特色相关的政府信息,既是对政府文献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又是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同时为了方便用户网上查询,图书馆需要对政府信息资源数字化并提供多样化的组织方式和服务。图书馆可以建立政府信息服务网站,一方面,根据信息专题、信息类型、政府部门等多种分类方式组织信息,方便用户多途径查询,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提供便捷化的信息咨询线上服务。
(2)完善设备。图书馆在政府信息阅览专区应配有计算机查询设备和计算机阅览设备。计算机查询设备方便用户查询现有馆藏内的相关政府文献信息,计算机阅览设备方便用户在线查阅图书馆自建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相关政府网站信息。
(3)配备专业馆员。不论是在图书馆政府信息阅览专区,还是在图书馆政府信息网站,都应配有专业的馆员提供参考咨询服务。馆员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善于发掘用户的信息需求,帮助用户满足实际需求,认真对待每一个来访读者。此外,馆员的专业技能是服务用户的必备条件,对于读者用户的政府信息需求,馆员除了口头指明了解查询方式,还有必要为读者提供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2.2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政府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提供政府信息过程中的“服务”因素,是吸引人们利用图书馆、经由图书馆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原因。公共图书馆需要将政府信息服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借助各种新技术,为读者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政府信息服务。
(1)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主要针对用户专业性、学科性的信息需求,满足用户对于政府信息深层次的需求。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建设有专业水平的信息资源,整合各类政府数据资源并由专业馆员提供分析讲解,为图书馆提供专业信息服务与资源便利。另一方面,培训具有图书馆学专业素养和政府信息素养的专业馆员,利用图书馆收集整理的政府公开信息和各类专业化政府信息数据库,努力成为最接近公众的“政务专家”,不仅仅将工作局限在政府信息查阅、咨询,要为公众科学地解读政府信息,帮助公众了解政策环境,做出最好的选择,更要帮助政府宣传时政热点导向、政策引导等。
(2)提供特色化的信息服务。由于用户的专业背景、文化程度、个人爱好及服务要求存在较大差异,用户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求存在信息资源内容主题、资源需求类型多样化特点,公共图书馆需要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提供特色化的信息服务。首先要开展用户研究,根据用户的特点科学的划分用户群体,然后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开展有特色的政府信息服务,而不是无差别的信息服务。
(3)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针对个别用户的信息需求,公共图书馆可以提供点对点的信息服务,让读者用户面对面或在图书馆网站与专业咨询馆员交流沟通,并创造机会让读者接触政府政务专家、学者,满足用户的个人信息需求。还可以利用RSS(简易信息聚合)订阅技术、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新技术方便用户主动寻求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4)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弱势群体是指在政府信息获取、理解中存在自身障碍的群体,目前主要有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公共图书馆对这些群体的服务要更加注重细节,重点帮扶,政府信息服务也不例外。在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时,要关注到老年人群体的劣势,提供网站字体放大和政府信息解读服务,并注重整合政府养老保险政策信息。针对获取信息能力欠缺、权利经常得不到保护的农民工群体,公共图书馆可以帮助提供政策信息支持,帮助其获取信息、维护权益。
5.3通过宣传促进政府积极主动参与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首先要融入政府各项活动之中,面向政府宣传政务现场咨询、立法信息决策、舆情监测等服务,才能促进政府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其次,面向公众宣传,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展现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对公众的影响力,都可以吸引政府参与图书馆该项服务,实现互动式双向发展。
5.3.1面向政府宣传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
面向政府的宣传主要依靠图书馆自身服务质量的提高,包括政务现场咨询服务、舆情监测服务、定题服务和立法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向政府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才能让政府不仅仅是把图书馆作为信息公开的场所,加大对图书馆工作的扶持,提高对图书馆服务的利用率。
5.3.2面向公众宣传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
信息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用户群体有查询的意识,二是用户群体如何查询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10]。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首先要帮助政府宣传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举措,告诉公众可以查询政府的公开信息,帮助树立查询意识。其次宣传图书馆作为政策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场所的便捷性,存在用户众多、信息化程度高、文献深加工能力强等优势[11],帮助公众认识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学会利用公共图书馆。
5.3.3利用多媒体社交平台广泛宣传
公共图书馆一方面要与媒体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宣传现代图书馆理念,通过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专题展览等宣传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融入大众社交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等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推送公共图书馆的政府信息服务。
5.4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提高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能力
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需要加强与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和商业性信息咨询公司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寻求技术、专业帮助和支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另一方面,提高服务的影响力,增加对政府主动参与的吸引力。
5.4.1加强与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合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转移出来的相当一部分职能将交给有资质条件、能负责、能问责的社会组织来承担[12]。中国图书馆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图书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积极承接政府的转移职能,加之行业学术性、专业性工作方面的先天优势,可以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专业性的帮助。公共图书馆不但可以积极寻求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支持和帮助,包括技术支持、专家帮助、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帮助,还可以借助中国图书馆学会加强与政府的交流沟通,实现互动式发展。
5.4.2开展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
公共图书馆作为《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场所,具有接受和保存政府公开信息的权利,而高校图书馆的专家、学者众多,专业行更强。为了提高政府信息服务的深度,公共图书馆可以在丰富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寻求专家学者对政府信息的分析与解读,为政府和读者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解读和服务,通过提高服务的深度与价值来促进政府主动参与。
5.4.3寻求与大型信息咨询公司的交流与合作
政府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不仅仅是公共图书馆,还有大型信息咨询公司。信息咨询公司可以通过购置资源、聘用专业人才,通过任意途径获取各种政府公开信息,为政府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可以与信息咨询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共享收集保存的大量政府信息和购置的各类数据库、文献资源学习大型商业咨询公司的信息分析、处理技巧,优势互补,通过完善服务的质量吸引政府主动利用与参与。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目标是建立与政府的良好互动机制,在互动中不断发展完善,力求发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与公众。在全国性的图书馆法征求意见之际,公共图书馆需要通过政府信息服务的完善争取该项服务的法制化保障。本文针对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得不到政府的积极回应和参与这一问题,分析原因发现公共图书馆该项服务对政府来说存在缺陷,对公众来说缺乏人性化,公众参与度不高就进一步导致了政府参与缺乏积极性。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完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吸引公众参与以提高政府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宣传促进政府积极主动参与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提高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能力。
(来稿时间:2016年1月)
1.艾新革. 图书馆政府舆情信息服务研究[J]. 图书与情报, 2011(4):1-6, 15
2.郭桂英,张东辉. 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角色定位及延伸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8(6):21-23
3.李国新. 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8(4):10-13
4.刘蔚冰. 浅谈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社会服务[J].理论界, 2011(5):175-176
5.刘焕成,温芳芳. 由《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公共图书馆的新角色[J].情报科学,2009(5):651-655
6.周佩. 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J]. 图书情报工作, 2009(23):128-132
7.谷聪聪. 公共图书馆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9):73-78
8.刘洪. 图书馆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9):56-59
9.戴维民,孙瑾. 论信息共享空间[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22-25
10.张为江. 试析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中的作为——以天津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6):84-87
11.韩小亚.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模式初探[J]. 图书馆论坛, 2010(1):96, 101-103
12.马骏. 对中国图书馆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 2015(8):31-33
Enhancing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Government i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at Public Libraries
Liu Zijun
(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public libraries have made a great progress in China since the relevant policy put forward in 2008. However, there is a problem that government reacted coolly to the service without high engagement, which is bad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rvice objects---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then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public libraries to enhance governm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Public librar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Governmental public information
G258.2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政府信息资源公益性增值利用对策研究”(项目编号: 11YJC870025) 研究成果之一。
刘子君(1995-),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