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连波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
地铁车辆段一体化开发建设思考
郝连波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及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中国土地资源变得日渐稀缺,轨道交通沿线物业一体化开发势在必行,车辆段做为轨道交通重要组成部分,其上盖一体化开发尤为重点。文章针对近年车辆段上盖开发进行阐述车辆段开发形式及注意事项。
一体化开发;车辆段;分期实施
随着近年地铁建设的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紧缺,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TOD发展模式日渐展露。停车场、车辆段做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其占地面积巨大,靠近轨道交通站点,可见轨道交通优势明显,且国内外车辆段一体化开发案例较多,尤其近年我国部分城市建设加速导致土地资源紧张,车辆段上盖一体化开发就显得尤其必要。
2.1 车辆段屋顶绿化
车辆段由于受地形限制,其地面标高较低,或周边地形起伏较大。建筑完成后仍然处于较低位置或为地下车辆段,其顶板区别于传统屋面,采用绿化屋面结合周边地形进行处理,以求形成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效果。此做法可有效提高整个车辆段范围的自然景观效果(见图1)。
图1 深圳中心公园停车场与北京万柳车辆段
2.2 车辆段上盖开发
车辆段与停车场目前主流开发模式为上盖一体化开发。采用在车辆段或停车场内主要建筑单体上或者所有车辆段进行覆盖,在其上盖盖板上进行综合物业开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体化开发模式
(1)车辆段主要单体运用库上进行上盖开发。车辆段内主要单体运用库因占地面积较大少则2万m2,多则4~5万m2,如此体量单体多为单层建筑,若对其上盖进行一体化物业开发可大大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2)车辆段主要单体及车辆段部分咽喉区进行上盖一体化开发。车辆段内主要单体开发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保证一体化开发的效果,增加相应的配套附属设施,利用接入大库的咽喉区进行综合开发也日渐兴起。因车辆段大库主要为车辆停放及检修的区域,其库前均有较大面积的轨道咽喉区,为了盖上开发提供更为合理顺畅的用地空间,将咽喉区进行覆盖开发。
(3)车辆段所有区域进行覆盖一体化开发。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部分城市出现了将车辆段区域进行全面覆盖后再车辆段上盖进行更大面积的综合开发,此种开发模式能最大化的利用车辆段的用地空间,同时也较为容易的形成较大的开发组团,开发组团中相应的配套及附属设施更为齐全,开发效果更为理想(见图2)。
综合国内车辆段开发项目进行分析,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设计手法可简单划分为4个不同阶段。
图2 北京北安河车辆段上盖一体化开发与北京五路停车场上盖一体化开发
3.1 第一阶段
以我国国内最早的车辆段一体化开发项目北京四惠车辆段为代表,在四惠车辆段的运用库、联合检修库及咽喉区上盖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其设计作为国内首个车辆段一体化开发项目引领了整个车辆段一体化开发时代的开始。但由于首次尝试,其在物业接口划分,车辆段内部舒适度控制,上盖物业开发的减震、减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其上盖物业开发与城市界面的处理均留有不同程度的遗憾。
3.2 第二阶段
国内大部分车辆段开发项目吸取四惠车辆段的开发经验,进行优化设计,以深圳为代表的一批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渐渐形成。本阶段车辆段开发项目主要以在车辆段主要单体运用库上进行开发为主。运用库面积大,内部柱网工整且跨度受工艺限制较小,结构形式存在较大的设计空间。可在其上盖进行多层及高层的开发,其经济性及可实施性均较为合理,同时车辆段部分与上盖物业的接口处理有了长足的进步,本阶段强调以盖板为分界将上下部分进行严格分隔,确保后期运营管理的安全与便利。
3.3 第三阶段
本阶段车辆段一体化开发日渐成熟。该阶段项目有效的利用车辆段运用库、联合检修库等大库上盖空间结合咽喉区及周边空地进行综合物业开发。本阶段注重了车辆段及上盖物业开发两部分的结合以及段内舒适度的考虑。采用隔震,减噪等措施为上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库内采用光导照明等技术手段提高盖下大库的舒适度并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3.4 第四阶段
本阶段的设计综合前面三个阶段的设计经验,将功能、舒适度、土地利用提升至当前最高水平。同时较前三个阶段重点处理了上盖物业开发与城市界面的关系,有效的消除了城市界面的问题,并将车辆段物业开发与城市肌理有效的融合到一起。本阶段项目真正做到解决车辆段与城市设计的界面问题,做到“看不见的车辆段”。
车辆段一体化开发为新兴建筑类型,未能有明确的规范依据,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如下问题:
4.1 消防问题
因上盖一体化开发为新兴建筑类型,在目前国内的规范中未能有明确的规范依据,同时消防审批对于上盖物业开发的影响也最为严重,甚至可以直接颠覆整个上盖开发的设计思路,为此国内上盖一体化开发项目通常将消防设计列位重中之重。通常来讲处理上盖一体化开发项目消防问题的原则在于对上盖一体化开发项目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及消防专项评审,对车辆段一体化开发建筑组合类型的消防设计进行一事一议,最终以消防部门组织的消防专项评审为最终依据进行上部与下部的消防设计。
4.2 舒适度的问题
上盖一体化开发项目通常会对盖下的运营空间带来较大的影响。因车辆段部分功能都被放置于盖板下部,其通风、采光、噪声影响等内部使用环境均较地上建筑差,存在盖下空间阴暗、潮湿,空气污浊等问题,对于运营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盖下空间的舒适性成为上盖一体化开发项目必须面对的问题。通常考虑在盖下空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确保盖下的温湿度及空气流通。部分城市在盖下空间设置了光导照明系统,将太阳光引入盖下空间,或直接采用通风采光竖井的手法解决盖下空间通风与采光的问题。同时对于盖下空间的设备进行隔声降噪的处理,确保盖下空间的噪声污染降到最低,也保证上盖开发项目的舒适度。
4.3 上下分期实施界面处理问题
目前上盖一体化开发项目受上盖项目进程影响,上盖部分设计、实施周期均晚于盖下设计及实施周期。为此较大多数情况下都进行分期实施及建设。在分期实施的情况下需做好盖板的临时保护措施以及上盖开发相应的预留及预埋措施以确保未来上盖开发部分的设计及施工接口的合理性。同时盖板分期实施情况下需考虑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上盖一体化开发项目对于分期实施的盖板预留没有充分重视,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建筑。对于城市发展而言造成诸多不便影响(见图3)。
图3 某项目上盖开发预留现状
车辆段一体化开发项目是未来轨道交通车辆段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对于土地资源利用及节能的相关要求。也可以为广大群众创造出良好的满足使用要求且便捷的活动及居住空间。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探讨车辆段一体化开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相关技术措施。将此类建筑类型的设计结合过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缪东.对城市地铁车辆段物业开发的思考[J].铁道勘察,2010,(3):114-116.
U231+.92
A
2096-2789(2016)12-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