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 琴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浅谈蒙古族学校教学中音乐教育的价值观
斯 琴
(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音乐教育是我们学校教学课程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近年国家对于学校教学环境的投资不断加大,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有了前所未有改善。音乐教学设施条件也有了新的变化,由此给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学中音乐价值观的误区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缺少本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趋向,对于本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及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地区中小学为例调查分析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得出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改变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是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蒙古族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国外的一些观点及思路不得不让我们借鉴和探讨研究,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诞生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驳回了在学校音乐教育领域持续多年的西方音乐教育为中心的观点,给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给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2010年10月,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很多音乐教学相关人士及音乐教师们参加,本届大会的召开,对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表现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走向多元文化方向发展的决心,参加本届音乐教育大会以来很多音乐研究者开始研究及探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观的问题,甚至很多学校开始邀请民间艺人来开设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课程,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开设民族音乐课程邀请民间艺人来教课,通辽市蒙古族中学校邀请马头琴及四胡的民间艺人讲课等,强化本土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给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日益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认可,相关部门也开始重视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给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概念虽然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学中开始有了新的动向,但是,关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不足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还是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出现忽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或者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力度远远不够等现象,成为我们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发展途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工作者,值得反思,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近年蒙古族学校音乐教育在相关部门及学者们的努力下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内蒙古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中出现蒙古族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及蒙古族音乐文化研究机构不断成立,给蒙古族传统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比如:2015年5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多位老师带头,多位民间艺人参加的“科尔沁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所”成立,给科尔沁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创立了新的平台。还有通辽市蒙古族中学校邀请教师开设马头琴,四胡,呼麦等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课程,让蒙古族学生基础教育就开始了解和学习自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这些举动值得我们珍惜,给我们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及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学校中一部分教师之外还是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观的误区,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之下,还是存在一些忽视蒙古族传统音乐教育的现象,比如:很多老师针对国家考试只关注钢琴及电子琴等一些现代乐器类,而马头琴及四胡等蒙古族传统的乐器很少看得见,甚至有的学校没有这些课程。还有存在一些蒙古族音乐专业教师人数比率很低等问题。在音乐教育的先行研究来看多数为相关音乐教师培养及音乐教学条件及教材内容分析等较多,但有关音乐价值观的研究极为少见。本文采用了现场调查及电话采访等形式统计蒙古族较集中的通辽地区几所蒙古族中小学校相关人士及音乐教师们的观点,分析了蒙古族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总结了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观的看法。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科尔沁音乐文化发祥地,很多科尔沁民间歌曲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是传统的蒙古族音乐文化重要基地,由此,通辽市为例调查研究蒙古传统音乐教育是有着深远的价值。调查的分析如下:调查通辽市科左后旗阿都沁中心小学校,阿都沁苏木欧里中学校,通辽市蒙古族学校,通辽市蒙古族中学校等几所学校。主要调查了在学校音乐课程设置的现状及课程内容等方面情况。了解学校音乐教学课程的现状及教学内容等,调查情况来看,科左后旗阿都沁中心小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全课程蒙语授课,音乐课程设置每周两节课,课程内容有指定的教材,全校有两位音乐教师,最近还邀请了马头琴的教师来教课。阿都沁苏木欧里中学校有500多名学生中还是两位音乐教师,两位教师都是音乐专业毕业生。通辽市蒙古族学校3000多名学生中7名音乐教师,虽然有学校音乐教育教材。但是没有给学生发,教师按教材内容上课。以上调查以外调查中发现多数教师,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存在很大的误区,忽视音乐教育的观点较多。总之,通辽市地区蒙古族小学、中学等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着一下几点问题,第一,教学师资队伍严重缺乏人才,而且很多音乐教师不是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知识,蒙古族音乐文化教育意识缺乏。第二,对于蒙古族传统音乐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由此在实际音乐教学中缺乏蒙古族音乐文化内容等。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种音乐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国家,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为了更好的发展学校音乐教育,加强音乐教育研究的步伐,借鉴和吸取世界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对于世界音乐文化及本土音乐文化价值观,不只是我们学校教学设施的投资,在音乐教学内容的改善及教材研发等细节上的投资也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让我们的师资队伍及相关部门,也要看清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阻止外来文化的冲击保护及传承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也是我们学校音乐教育如今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调查了蒙古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的情况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及改善,也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第一,在学校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人才,缺乏了解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人才,教师的音乐价值观较落后,也是我们蒙古族学校音乐教育最突出了弱点。很多在师范大学或者音乐学专业毕业学生多数为走上社会就改行,很难在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这是我们人才管理体制及人力资源分配上存在的问题。第二,我们培养人才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对于音乐教学课程价值观的教育不足,很多高校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还不知道音乐教育的价值何在,本土音乐文化及西方音乐文化的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差异,由此,让我们的高校培养人才环节开始要正确的改善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价值观,更好的认识我们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是我们蒙古族学校音乐教育中值得改善的重要内容。
[1]刘沛.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7).
[2]王朝刚.西北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4).
[3]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中国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哲学》中文版前言.
斯琴(1979-),女,蒙古族,内蒙古奈曼,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多元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