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葳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2)
长笛教学中声音与气息的训练方法探讨
金 葳
(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2)
对于一名长笛教师而言,在长笛教学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声音以及气息方面的教学,文章立足多年的长笛教学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参考,主要论述了在长笛教学中声音和气息部分的教学方式和技巧。
长笛教学;声音;气息;训练方法;探讨
在长笛训练中控制好长笛的声音松弛度以及气息是学好长笛的关键,也就是长笛教师的教学关键,基于此,文章围绕长笛教学中声音与气息的训练方法为中心,分两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长笛教师在长笛声音和气息教学中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对于长笛而言,其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在声音和气息的控制上最为关键和主要的点便是掌握口封问题,这也是长笛学习正是走向正轨的指标。口封在长笛中主要作用凸显在对于气息的掌握上,而对于气息的完美控制又是对声音控制的基础和根本,因此对于长笛教师而言帮助学习掌握口封就是帮助学生学会长笛的关键一步[1]。
(一)口封的松弛训练
唇部是长笛学习的关键部位,并且联系到口风松弛,因此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学的就是教导学生如何松弛嘴唇。当面对一个长笛的初学者时,可以让学生使用一根羽毛,放在嘴前,深吸一口气,在缓慢的呼出,这样就可以看到羽毛上的绒毛摆动,同时敏感的嘴唇也能感受到羽毛的细微摆动,而此时的感受就是嘴唇的松弛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口封的松弛训练,除了需要教导学生掌握气息控制的技巧之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利用口腔的力度,同时腰部、腹部的力量也需要充分的使用上,进而整体性的增加胸腔的压力,进而完美的控制口腔的呼出气息,达到空腔压力的控制目的,从而增加气息的速度和力度。
(二)笛头声音松弛训练
长笛的声音是具有灵魂的,因此对于一位长笛演奏而言就需要在演奏控制好长笛声音,进而赋予长笛生命。提高长笛音乐穿透力和感染力,其关键之处能够掌握到长笛声音自然松弛的技巧,而这一关键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教好笛头的声音松弛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笛头自然的放于松弛的下唇之上,其笛头唇垫内侧贴与下唇的下方,进而笛空的内侧就正好位于下唇的唇线之上,同时保持嘴唇和笛头的平行,在进行吹气时需要将气息进行轻微的控制,其练习的标准为吹出声音为吹空瓶的声音,而要吹出这一声音就是需要在口封以及上下嘴唇都松弛的状态下,这便完成了笛头的声音松弛训练[2]。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理解人在什么时候是最为放松的,一般而言沉睡时是最为放松的。因此对于长笛教师而言在气息训练教学中,也可以从睡眠入手,通过一些措施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实现肌肉的放松,进而帮助学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长笛的气息训练中最为常见的气息训练方法有胸腹式呼吸练习方法、站坐姿练习法、纸贴墙练习方法,以下具体介绍:
(一)胸腹式呼吸练习方法
胸腹式呼吸练习方法首先需要吸气,让腹部充满空气,直到产生一种膨胀感为止,在此之后再将气息慢慢的排除,直到完全排除为止,此时在腹腔部会产生巨大的气压紧张感,而此时并不能马上开始吸气进行下一环节,而需要强忍住5秒左右,将胸腔打开,并且同时将腹部放松,这时身体会不由自主的进行吸气,这便是胸腹式呼吸练习方法的初步阶段。该训练方式需要憋气,同时对于人体的胸腔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因此在训练是教师需要教导学生以循循渐进的思想进行练习,在掌握该方式的同时,也对身体造成最小的伤害。
(二)站坐姿练习法
对于长笛的气息练习法而言,无论是站坐姿的练习还是睡姿的联系,都需要首先将身体放松,进而在进行吸气完成之后,让气息在腹部处停留4秒左右,在此之后再缓慢的将气息排除,同时随着我们对于这类气息练习的不断增多,熟练度不断增加,可以循循渐进的逐渐延长气息在腹部的停留时间。相较之睡姿练习的方式,站坐姿联系的优势在于,其对于练习环境要求更低,同时对于时间的要求也更低,因此可以大大的增加练习的随时性。另一方面,该练习方法还有助于练习者快速进入练习状态[3]。
(三)纸贴墙练习方法
在对胸腹式呼吸练习方法、站坐姿练习法有一定的掌握之后,对于长笛的练习程度就可以进行难度上的增加了,这其中纸贴墙练习方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将一张A4纸用手放于垂直的墙面上,然后吸气,同时方式吐气,用呼出的气将纸保持在墙面上,随着练习时间的不断增加,对于纸贴在墙上的时间也可以逐渐的加长。
综上所述,对于长笛演奏而言,只有完美的掌握了声音的松弛度以及科学的呼吸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演奏效果,进而可以增加长笛声音的穿透力。经过文章分析可知在长笛声音训练上可以采用口封的松弛训练、低头声音松弛训练;在气息训练方面可以使用胸腹式呼吸练习方法、站坐姿练习法、纸贴墙练习方法等教学方式,值得广大长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合理的使用。■
[1] 李明溪.论长笛教学中声音与气息的训练方法[J].神州,2013, 20(6):109.
[2] 金玺铎,任英.器乐教学研究——浅析口腔在长笛发音中的作用[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11(1):60-61.
[3] 陈甲.论音乐教学对儿童兴趣的引导[J].美与时代,2013,14(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