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庆东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浅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模式
梁庆东
(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艺术教育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对象差异性较大,因此,笔者本着构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声乐教学模式,提出集体课、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演出实践、弹唱教学及教育见习、实习,使其教学更加规范,科学,且层次分明,凸显成效。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有机结合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大部分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均采用集体课教学模式为主,及模仿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即“一对一教学”,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并且能够匹配自身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以上提及的两种声乐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将其生搬硬套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会凸显一定弊端,且其教学单一。因为学前教育的特点是启蒙教育,所以其教学应体现基础性、实用性、科学性。笔者认为应在现有的声乐教学模式中增加小组课,结合演出实践、弹唱教学和教育见习、实习进行教学,体现其基础性、连续性与丰富性。具体观点为如下四个方面: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式探讨已久,无论是集体课、小组课还是个别课孰优孰劣各抒己见,说法不一。笔者通过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发现,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于能够节省教学资源,降低培养成本,普及通识性的声乐基础知识较为适用。其劣势在于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照顾到个人在声乐学习中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体现以点带面的特点,不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小组课的声乐教学模式其优越性在于经济的利用现有的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且相对集体课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专业知识的能力,其劣势亦是不能解决学生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个人差异性问题。个别课的声乐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能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问题,能够培养声乐专业能力更加出众的学生,其劣势固然是教师工作量大,教学成本过高,缺少与同学之间的专业交流和讨论,不能够让学生学习形成协作的机制。
通过以上对集体课、小组课及个别课优劣势的分析,笔者提倡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应该结合以上三个教学模式的优点,以集体课作为主导,小组课为辅,个别课为补充。当前声乐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学制为两年,建议其课程实施方案的设置以年级、学生声乐考试成绩等条件为依据,一年级上集体课,培养学生通识性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教会学生基本的演唱技能,如发声共振器官、共鸣、呼吸、咬字等技巧。二年级开始,以学生的声乐专业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其分组,将其一周的两节课分为小组课和个别课各一节,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个别课教学,良好及以下的学生进行小组课教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歌唱技巧、情感表达和歌唱表演的教学。且可以通过阶段性学习考试的成绩,来进行小组课和个别课的学生轮换,形成学生之间的学习竞争机制,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声乐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注重理论学习和歌唱技能训练是狭隘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阶段性的声乐学习汇报演出以及音乐会等活动,是教师教授声乐理论和技能课程有益的补充,尤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基础薄弱,舞台实践经验更是甚微,定期的专业汇报演出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声乐的兴趣,相对来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的学习声乐,笔者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验证了声乐实践演出融入声乐教学的重要性,且必不可少。此外,可以将学生的舞台表演进行录音、录像,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纠正其缺点,使声乐课堂教学有延续性。
弹唱能力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是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不可少的技能,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在具备一定钢琴伴奏能力的同时,应注重提高提高歌唱能力,强化幼儿歌曲弹唱方面能力的培养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弹唱教学通常采用集体课教学,即让学生能够“以弹为辅,以唱为主”,逐渐提高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由此笔者认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教学是声乐教学的外延,是声乐教学重要补充,亦是声乐教学成果的落地。
高师学前教学专业声乐教学实践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实践环节,就是学生的教育见习与实习,学生从一年级至毕业前,每学期或是每年都有一段实践的教育见习或实习期,教师和学生要经常通过学生的见习与实习来反思声乐教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未来从事的是幼儿教育工作,当前部分高校的教学内容与幼儿园的实际工作需求脱轨,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和学生要多参与幼儿园实际的教学观摩。尤其学生教育见习与实习过程中会发现自己需要提高什么技能,提高到什么程度,从而总结和规划自己如何提高相关技能的过程,加强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进而提高其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声乐表演技能及教学技能的提高。
总之,通过融合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的声乐教学模式,同时注重与演出实践、弹唱教学及教育见习、实习的有机结合,即把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促使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打开教学思路,从而培养出能够具备专业性、实践性、基础性的合格幼儿教师,为我国培养出21世纪的优秀启蒙教育家、教师打下结实基础。
[1]王永桦.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思考[J].方法探索,2010,(02).
[2]汪梅娟.对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反思与改革[J].教学研究,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