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世琦
(甘肃省临夏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临夏 731100)
浅谈动物饲料安全及预防措施
焦世琦
(甘肃省临夏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临夏 731100)
饲料作为动物的直接食物,人类的间接食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通过对动物饲料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分析,针对性提出了动物饲料安全控制对策和措施。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大全程监控力度,有效整治饲料市场,确保肉蛋奶等畜产品质量安全。
饲料 质量安全
近年来,畜产品的安全事件频发,给畜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追溯源头动物饲料安全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此,本文就动物饲料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加以探讨。
1.1 农药残毒污染
目前我国推广使用的农药品种约100多种,年均用量为30万t。按排毒系数估测,有机氯农药占农药排毒系数的65%,有机磷占30%,其他占5%。饲草料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是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等。饲料中残留的农药对人和动物所引起的毒效应,包括农药本身以及它的衍生物、代谢产物、降解产物。饲料中的农药残留物,可随畜体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2 微量元素或重金属污染
饲料中添加微量的铜、砷等有助于动物的生长。但在现实饲料生产销售过程中,一些不法生产及经销商,为达到快速生长效果,追求高额利润,大剂量盲目地使用这些微量元素,导致微量元素积聚在动物体内,通过其产品传递给人类而威胁人体健康。
1.3 霉变或微生物污染
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黄曲霉菌、赭曲霉菌、禾谷镰刀菌、扩展青霉菌等,它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大量毒素,危害动物正常的繁殖与健康。饲料污染还可能有其他致病性细菌(如链球菌、沙门氏菌)及病毒和寄生虫等。很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排泄物、水、空气等污染饲料,这些污染饲料进入动物体内后通过其产品转移给人类。人通过食用残留霉菌毒素的肉乳蛋等畜产品而引发霉菌病。黄曲霉素B1对人类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食入极少量即可致癌。
1.4 违禁药物
个别养殖业主或饲料生产商,为了追求非法利润,私自添加违禁药物,从而导致违禁药物残留在动物产品内,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5 药物残留
由于养殖农户和个体兽医人员文化水平低,科学养殖意识淡漠,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不按规定剂量、范围、配伍和停药期使用兽药,过多过滥的使用兽药。不管遇到什么疾病,都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甚至使用激素类药物。也是造成药物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
1.6 加工过程中污染引起的安全问题
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和卫生条件不达标,导致的二次污染也非常严重。
2.1 加强宣传,提高动物饲料安全认识
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社会对动物饲料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广大养殖户、饲料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执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禁止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等法律法规,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筑牢动物饲料安全屏障。
2.2 严格管理,加强动物饲料安全的监督检测
加强对动物饲料安全的监督管理,从饲料生产、运输、销售、饲喂等各环节进行追溯监控,严格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监控检测网络体系。并不断完善手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饲料分析化验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检测工作,对重金属、药物、饲料添加剂超过规定标准的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经销户进行严厉打击。
2.3 改变养殖方式,推行健康养殖
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强标准化生产、发展规模经营,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是动物饲料安全的有力保障。
2.4 严格执法,坚决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监督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加强流通领域监管,对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加强对饲料安全监督检查,严防不合格饲料上市销售,规范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从源头上控制违禁药物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的超标使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2.5 充实队伍,为饲料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保障安全的有力法宝。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依法行政的执法队伍,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改革,各地应抓住时机,夯实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动物饲料安全畜产品安全的源头,饲料安全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饲料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只有牢固树立以饲料安全确保畜产品安全的意识,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大饲料生产、经营与使用过程的全程监控力度,有效整治饲料市场,逐步规范养殖与管理程序,倡导、引进、使用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动物饲料产品,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以实施绿色有机畜牧业为目标,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让广大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