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铸伦
(重庆市江津区珞璜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60)
猪弓形体病的鉴别诊治
刘铸伦
(重庆市江津区珞璜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60)
猪弓形虫病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血液原虫病,此病在人与禽畜间广泛传播,有时感染率极高。汇总所有致感病例中,此病早期感染症状中,与很多病症类似。比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附红细胞体病等等,初期判断不准,很容易误诊。由此,确诊需集合实验室实验,取上述病料组织,涂片,姬氏液染色后镜检确诊。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综合性防治措施,应落实到:严格饲料管理,确保舍内卫生洁净,注意净化猪群,检出阳性病例。此病曾流行过的猪场,应留意猪场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检查,隔离治疗,治愈后不能留作种用。临床施治,可尝试用:磺胺六甲氧嘧啶、复方磺胺嘧啶钠、磺胺五甲氧嘧啶等药物,治愈效果不错。同时,注意积极对症施治。注意退热,输液补水,抗生素防继发感染。
猪弓形体病 鉴别 防治
本病自20世纪60年代传入我国,经40多年,其流行特点不断发生变化,由以往的暴发性流行到近年来以隐性感染和散发为主。当然也有局部的小范围流行,但已很少见。
(1)暴发性是突然发生,症状明显而重,传播迅速,病死率高;
(2)急性型是同舍各圈猪相继发病,一次可病10~20头;
(3)零星散发是某圈发病1~2头,过几天另圈又发1~2头,在2~3周内零星散发,可持续一个多月后逐渐平息;
(4)隐性型,即临床不显症状。目前大多数猪场已转入此型。
据报道,在我国各地发生的弓形虫病,其症状基本相同;而自然和人工感染的症状也基本相同。本病的潜伏期为潜伏期为3~7d,病程多位10~15d。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2℃,呈稽留热(常发热7~10d,精神沉郁)。
(1)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育肥猪有咳嗽、流鼻液,乳猪偶有咳嗽和流鼻液。
(2)耳尖、阴户、包皮尖端、腹底的皮肤上出现出血性紫斑。乳猪明显,往往有从耳尖向耳根推进或减退的情况,作为疾病轻重的标志。育肥猪偶尔有此现象。
(3)体温41℃~42℃以上,呈稽留热型。
(4)乳猪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共济失调等。
(5)伏卧难起,迫起后步态不稳,个别关节肿大。
(6)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
(7)少吃或不食,精神沉郁。
(8)育肥猪和后备母猪大便可呈煤焦油状血痢或呈无血的腹泻。
(9)怀孕母猪可引起流产、死胎、畸形胎、弱仔,弱仔产下数天内死亡,母猪流产后很快自愈,一般不留后遗症。
症状:早期症状,与很多病症类似。猪瘟、猪肺疫症状最相近,表现为:精神萎靡,体温骤升,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等症状,应注意鉴别。
病理:肝、肾、肠、肺等症状明显,红肿,间质增宽,内含大量 浆液,切面带泡沫。尤其,肝脏,伴明显的出血点。脾脏,肿大有2倍之大。
镜检:取上述病料组织,涂片,姬氏液染色后镜检;或,取脑脊髓液,涂片染色镜检;或研磨淋巴结,加生理盐水,过滤后离心沉淀,取沉淀物涂片镜检。上述几种方法较简单,一旦有假阴性比例,应立即诊断。
猪瘟鉴别——猪瘟全身皮肤发绀,但是,不见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剖检病例,肾脏、膀胱等处有点状出血。慢性感染病例,回肠瓣膜处有溃疡。肝脏无坏死灶,肺脏无冻胶状物质,均可作鉴别要点。
猪丹毒鉴别——急性败血型猪丹毒,外观皮肤发红,不发绀。病猪粪便无暗红色,无呼吸困难症状。亚急性猪丹毒,外观皮肤有疹块,严重突起皮肤表面。剖检病死猪,脾脏呈暗红色。慢性猪丹毒,心瓣膜出有菜花样的赘生物,可作鉴别要点。
猪肺疫鉴别——叩诊,肋骨疼痛,剧烈咳嗽。听诊,胸膜有啰音。
败血型链球菌鉴别——关节炎型,病猪关节疼痛,行走困难。神经型,共济失调,磨牙昏睡。剖检病例,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肾脏肿大,个别肿大1-2倍,鉴别不是难点。
附红细胞体病鉴别——感染病例,咳嗽、气喘,叫声嘶哑。可视黏膜苍白,剖检,血液凝固不良,肝脏表面有条纹型坏死区。
(1)针对此病的发生,建议定期组织灭鼠。同时,猪场禁止饲养其他家畜,尤其不能养猫,发现有猫寄宿,立即驱赶或宰杀。管理人员减少与猫的接触,严格饲料管理,禁止使用未经煮熟的屠宰废弃物喂猪,减少感染此病的可能。
(2)处理舍内污物,确保舍内卫生洁净。流产胎儿、病死猪、可疑病尸、流产污染现场等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消毒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3)研究证实:消毒药剂对虫卵囊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由此,杀死虫卵,建议配合用加热和蒸汽的方式,达到清灭卵囊的效果。
(4)注意净化猪群,配合血清学检测,检出阳性病例。凡是确定阳性病例的猪场,一律淘汰废弃。阴性可继续留作种用。
(5)此病曾发生过的猪场,应留意猪场内猪的变化。尤其在夏季,注意观察猪的食欲变化、体温变化、粪便变化等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检查,隔离治疗,治愈后不能留作种用。
临床施用此病的药物种类繁多,比如:磺胺六甲氧嘧啶,用量0.03~0.07g/kg,肌肉注射,间隔24h注射1次,连续用3~5d,不适用于重症病例。复方磺胺嘧啶钠,用量0.015~0.2g/kg,肌肉注射,适合早期轻症感染病例,每间隔12h,注射1次。磺胺五甲氧嘧啶,用量0.03~0.07g/kg,肌肉注射,间隔12h用药1次,连续用3~5d。所有病症病例,积极对症施治。注意退热,输液补水,抗生素防继发感染。病情得到控制后,继续治疗1~2d,康复效果更好些。
[1] 宋冬根.猪弓形体病诊断和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0):86.
[2] 王守福.猪弓形体病的诊治实例[J].中国猪业,2013,(6):49-50.
[3] 吴丽卿,阎志刚,李天全,等.猪弓形体病的预防措施[J].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2012,(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