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的预防和治疗

2016-01-31 05:48:18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黄痢致死率白痢

马 洁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安徽泗县 234300)

仔猪黄白痢的预防和治疗

马 洁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安徽泗县 234300)

仔猪养殖生产中,黄白痢为常见多发病。此病因大肠杆菌感染而诱发,与母猪管理不善、仔猪管理不良、圈舍卫生环境差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1~3日龄仔猪黄痢多发,2~3周仔猪白痢多发。敏感时期,应及早做好防控准备。此病重视日常管理,注意:仔猪早吃初乳,改善圈舍环境,定期组织消毒,仔猪改善保温,接种仔猪大肠杆菌三价苗等等,都能取得很好的防病效果。临床施治,抗生素疗法,效果不错。可尝试借鉴的药物,有:痢速清,恩诺沙星注射液,乳酸诺氟沙星注射液,等等,均可用于临床治疗。

黄白痢 防治 流行

1 前言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黄白痢为常见多发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无明显的流行季节性,致死率较高。仔猪感染后,即使康复痊愈,同样可影响仔猪长势,造成潜在的经济损失较大。笔者总结多年此病诊治经验,提出针对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今后科学养殖降低此病病发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2 流行病学

此病因大肠杆菌感染而诱发,分析此病诱因,与母猪管理不善、仔猪管理不良、圈舍卫生环境差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仔猪黄痢常见1~3日龄仔猪,7日龄上仔猪发病率较低。就病发率而言,普遍流行在90%以上,致死率高达100%。仔猪黄痢的发生,当母猪带菌后,通过排泄粪便污染地面或饲槽,仔猪接触被污染的母猪乳头、皮肤等等,导致感染此病。通常情况下,头胎母猪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要高很多。仔猪白痢多见出生后2-3周的仔猪,发病率较高,但是致死率偏低。无论是白痢还是黄痢,在夏季养猪中,此病都有着较好的流行性,严重危害到仔猪的健康生长。此外,母猪管理不善,乳汁过浓或过稀,同样可导致仔猪抗病体质降低,而诱发此病感染而死亡。气候多变、阴冷潮湿、仔猪密度大等环境下,此病发病率同样要高很多。

3 典型症状

猪场内的仔猪突然发生腹泻,有的仔猪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的粪便,有腥臭的气味,粪便经常黏附于四肢和肛门。病猪不爱吃食,严重时脱水,消瘦,体温没有什么变化。及时治疗,没有死亡。病程一般为5~6d。有个别的病猪病程较长,长达30d左右。病程较长的,愈后如果管理不当,营养跟不上,甚至成为僵猪。有的病猪排出黄色黏液样的腥臭稀粪便,严重的病猪肛门松弛,粪便失禁,脱水,消瘦,肛门和阴门呈红色,严重的很快死亡,病程一般3d。

4 病理变化

仔猪白痢除胃肠道充血或出血有卡他性炎症外,常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胃黏膜肿胀,白痢最明显在幽门部,上有黏液,胃内有凝乳块的物质,少数严重病猪有出血点。肠内容物呈黄白色,稀粥状,有酸臭味,部分肠管没有东西或充满气体,肠壁薄而透明。仔猪黄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胃肠道急性卡他性炎症,少数为急性出血性卡他性胃肠炎,其中十二指肠最严重,空肠、回肠次之,结肠较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的肝和胆囊稍有肿大。

5 预防措施

初生仔猪,早吃初乳。早期,乳房消毒擦拭,挤掉乳汁少许后,哺乳喂服。接产完毕后,将乳猪放腹下哺乳,注意固定乳头,确保仔猪能均匀哺乳,确保长势的整齐均匀。产后,改善圈舍环境,注意清洁卫生。隔2周后,用金典消毒药剂,彻底消毒。猪舍建议封闭化管理,禁止闲杂人等随意进出,定期组织消毒,注意更换消毒药剂,每周带猪消毒1次。坚持全进全出,彻底清扫圈舍,严格消毒管理。仔猪改善保温条件,通常情况下,出生后1~3d,最适宜温度为28℃~32℃;出生后4~7d,最适宜温度为28℃~25℃;出生后8~30d,最适宜温度为25℃~22℃。而且,仔猪初生后,应尽快补食初乳,增强其母源抗体水平。此外,出生后2~3d,用牲血素,每头100mg,肌肉注射。5日龄,注意补水。7日龄,注意补饲,锻炼仔猪肠胃机能。此外,我们尝试用仔猪大肠杆菌三价苗,于母猪临产前20d天,肌肉注射,每次2头份,防控此病的效果不多。

6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错。可尝试借鉴的药物及方法,参照如下:

痢速清,断奶前注射,每次2ml,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 0.1ml/kg,肌肉注射。乳酸诺氟沙星注射液,每10 kg体重用0.2~0.3ml,肌肉注射。呋喃西林按10mg/kg,一日3次内服。或用呋喃唑酮,按10mg/kg,每天两次,连服2~3d。

仔猪初生后,灌服抗菌药,比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等,根据流行病情况,连续用药2~3天d,每天用2次,防治此病效果不错。或,用牲血素,分别在出生后2~3d或7~10d,注射,用每次1~2ml。期间,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中药治疗,用白头翁2份、龙胆末1份混合后,每天内服3g,每天一次,连服2~3d。

7 体会

结合多年来的防病体会,仔猪黄白痢仍要以防为主,注意做好母猪生产前后的护理,落实好预防性工作。仔猪产后,落实好预防工作,基本上有效防控此病的发生。在防治此病的各环节,是相互依赖和共存的。特异性的菌苗接种替代不了非特异性的综合防治,所有这些措施有效整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发挥此病的防治工作。在治疗此病方面,条件允许的猪场,建议配合药敏实验,选择本地致病病毒血清做药敏实验,进行临床治疗,以便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否则,易产生耐药性,影响今后的用药效果。

[1] 段生成.仔猪黄痢的中西医综合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1,(1):8-9.

[2] 刘法元.中医防治仔猪黄痢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0,(3):86.

[3] 公静静,赵洪玉.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黄痢[J].中国畜牧兽医,2007,34(4):126-127.

猜你喜欢
黄痢致死率白痢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现代食品(2022年2期)2022-03-04 08:36:44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环球时报(2021-07-12)2021-07-12 08:42:20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52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环球时报(2017-12-13)2017-12-13 07:03:35
鸡白痢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6期)2016-12-01 03:43:30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哺乳仔猪黄痢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0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