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文献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黎城中心畜牧兽医站,江苏金湖 211600)
AA肉鸡爆发大肠杆菌病的危害及防治
吉文献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黎城中心畜牧兽医站,江苏金湖 211600)
文中阐述AA肉鸡爆发大肠杆菌病的危害,分析目前大肠杆菌预防效果差的原因,提出诊断此病的要点。在此基础上,合理遴选治疗药物、改善鸡群饲养管理、尝试用中西药组合防治、环境管理是关键等几方面,就综合防治此病做技术性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大肠杆菌 危害 防治
AA肉鸡规模养殖中,大肠杆菌病因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而诱发的传染性疾病,不同日龄均有发病的可能。而以雏鸡的易感率最高,尤其在25~35日龄此病最为常见。病死率高低程度,因饲养条件的不同而略显差异。目前,导致此病爆发的诱因复杂,疾病因素、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饲养管理条件差、养殖鸡群密度大、饮水空间不足、饲喂空间不足、接种疫苗应激、转圈应激、营养不良等等,都将加重此病的爆发率。而且,有统计的感染病例中,肉鸡大肠杆菌极易与其他细菌或病菌混合感染。比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鸡痘、鸡球虫病、维生素缺乏、霉形体菌感染等等,均有继发感染的可能,为防治此病带来不小的难度。
在AA肉鸡养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尤为突出,带来的危害不容被忽视。而且,部分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高抗病性,给防控此病带来不小的难度。
不同日龄阶段的鸡,都有感染此病的可能。成年鸡感染,多数与其他疾病病发,症状要比单纯性感染严重很多。通常情况下,单纯性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早期有5%~10%的鸡表现出症状。持续2~3周,康复后又有5%~10%的感染发病,如此连绵不断。早期感染病例,多数呈急性发病,后表现出慢性形式,发病病情与环境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结合多年来的防治经验,禽大肠杆菌病的清除率普遍要低,分析原因与如下因素相关。
第一,疾病因素。外来致病菌的侵蚀,增加此致病菌的易感性。比如:败血型霉形体侵害气管、支气管黏膜,能导致此处的黏膜纤毛缺损,影响大肠杆菌病的清除。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等,同样可加重气管的炎症,增加此致病菌的易感性。
第二,湿度过低。长期低湿度的环境,很容易导致尘土飞扬。鸡群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大大加重气管纤毛的清除负担。同时,能加重气管黏膜水分的损失,导致黏液分泌量不足,影响其清除细菌的能力。
第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养殖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尤其是氨气的含量过高,被鸡群吸入后溶解于湿润的气管黏膜,形成氨水刺激气管,久之形成炎症,导致大肠杆菌的清除率较低。
AA肉鸡感染大肠杆菌病,如下几种病型为常见病型。
3.1 死胎、初生雏败血症及脐炎
种蛋被大肠杆菌后在孵化过程中细菌大量增殖,多数胎儿在孵化后期或出壳前死亡,即使孵出,出壳后活力差,表现为卵黄吸收不良,腹部膨胀,脐炎、下痢。
3.2 气囊炎
气囊炎主要发生在5~12周龄的肉仔鸡,多以6~9周龄为高峰发病期。病鸡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并伴有啰音和咳嗽等症状。剖检见气囊混浊,囊壁增厚,病重者囊腔内有大量的白色或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3.3 卵黄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
主要发生成年肉鸡,肉鸡表现下痢、肛门周围羽毛上粘着蛋白或蛋黄状物质。
3.4 出血性肠炎
主要病变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黏膜出血和溃疡,严重时在浆膜可见到出血点,皮下结缔组织、心肌、肝脏出血。甲状腺及胸腺肿大。
确诊诊断此病,必须结合实验室诊断,取病鸡血液或实质性器官,实验室分离大肠杆菌确诊。分离致病菌后,进一步经病原性血清型鉴定。通常情况下,对慢性病例而言,需自气囊中分离致病菌,方可确诊。同时,致病菌的存在,与病害程度关系密切。没有病变的脏器,即使分离出大肠杆菌,同样不能确诊。
就目前此病的发生,大肠杆菌的存在较为普遍。但是,更多的是继发感染。不同病毒型的疾病,在继发感染大肠杆菌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鸡群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后期的4~41d内,是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的敏感期。此外,传染性喉气管炎、禽流感、鸡痘、鸡球虫病、维生素缺乏、霉形体菌感染等等,都将加重埃希氏大肠杆菌病的感染率。这其中,霉形体感染与此病感染的关系密切。大量实践证实:感染霉形体后的第4d,剖检鸡呼吸道内会发现大量的埃希氏菌积累。待到第8~16d,致病菌积累数量达到高峰期。同时,能表现出明显的典型症状,带来的危害更大。
此病,诱发的关节炎、滑膜炎等等,应注意与维生素B族缺乏症,相鉴别。维生素B族缺乏症,可导致两腿肌腱神经一粗一细,临诊大腿粗细不均。关节部位肿大,剖检有混合液体流出。大肠杆菌病脑炎,伴有的神经症状,极易与新城疫相区别。大肠杆菌导致的神经症,多数症状为转圈,直径大小不一。而新城疫出现的神经症,比较而言,为原地抽搐、痉挛、扭脖等。
5.1 合理遴选治疗药物
目前,治疗大肠杆菌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具体选择何种药物,建议配合药敏实验。近些年,微生态制剂防治效果不好,用微生态制剂-EM,或,中药剂白头翁、黄檗等,经服用后,有抗菌消炎、固肠止泻等功效。而且,微生态制剂及中草药制剂,经学者临床实践,更有利于耐药性大肠杆菌腹泻病的康复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
5.2 改善鸡群饲养管理
经调查证实: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环境卫生、饲养密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由此,建议改善鸡场环境,搞好环境卫生,例行严格的消毒制度,为鸡群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同时,根据养殖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改善舍内通风质量,避免舍内氨气浓度过高。留意气候变化,防治噪音污染。加强饲料监管,禁止用劣质饲料,避免由此而引起大肠杆菌。
5.3 尝试用中西药组合防治
现代兽医理论,对此病的治疗,宜采用“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策略。
中药疗法,善调节机体平衡,慢性病和功能性病的治疗,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而西药疗法,靶向性较强,急性病的治疗中,占据着很大的优势。由此,中西药合用,能大大提升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缩短疗程,扩大适应证范围。
可阐释借鉴的中药剂,易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组方。七味胆膏散、七清败毒颗粒、止痢散、四黄止痢颗粒等等,参照使用说明,药用效果不错。配合用西药剂,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磺胺类药物等等,经配合拌料饲喂,治愈效果不错。
5.4 环境管理是关键
由于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所以大型养殖场一定要注意饲养管理中的环境卫生:
①质硬度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及饮用水含菌量的检测化验。
②饲养管理中环境卫生的保持,建议开放型鸡舍在保持鸡舍温度的情况下,肉鸡10d后除了免疫期及天气突变外,每3d一次环境带鸡消毒(蛋鸡20d后排除免疫期每周1次带鸡环境消毒);密闭式鸡舍7d后排除免疫期1次/d带鸡环境消毒(蛋鸡20d后排除免疫期每5d/次带鸡环境消毒)。消毒水采用碘制剂、氯制剂及季铵盐类交替使用;另一个就是勤清粪,保持鸡舍良好空气质量(具体原则:不刺鼻、刺眼,人体整体感觉呼吸顺畅)。
③饲喂器具。特别是饮水器,2~3d进行1次消毒清洗。使用料槽的要少添勤喂,不留残渣。防止饮水器漏水造成饲料发霉、变质或营养降低。
鸡大肠杆菌病属条件性疾病,日常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适量调整饲养密度,注意温湿度的控制,实行全进全出,尽可能封闭化管理,防控各类不良应激,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均为不错的防疫手段。条件允许的鸡场,最好用自家灭活苗,防疫效果更好些。
[1] 柳旭伟,葛文霞,杨力伟,等.新疆昌吉市某规模化种鸡场大肠杆菌病的监测及药敏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0):72.
[2] 王笑莲.一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J].农技服务,2016,(5):191.
[3] 李鑫生.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