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饲养殖状况下羊口疮的发生与防治

2016-01-31 05:48:18王光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羊痘口疮脓疱

王光勇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761)

舍饲养殖状况下羊口疮的发生与防治

王光勇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761)

在重庆羊舍饲养殖期间,很多养羊户中先后出现羊口疮病例,对于此病的防治应提高到应有的重视程度。羊口疮常见幼龄羔羊,发病病例,口角处有丘疹、脓疱,后期结痂,或增生有痂垢。这种病变为增生性的,常形成大的增生疣状物,而无明显的体温变化。临床诊断此病,易与口蹄疫。溃疡性皮炎、羊痘病、坏死杆菌病等混淆,应注意鉴别。在此病的防治过程中,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幼畜护理,改善饲喂条件,搞好羊舍消毒,定期清扫圈舍,新进羊一律隔离观察。此病流行地区期,注意接种防疫疫苗。羔羊初生后,口腔黏膜内接种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防疫效果不错。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参考和借鉴。

羊口疮 防治 鉴别

1 前言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

2 羊口疮的发生

2.1 流行

主要传染源来自病羊。绵羊和山羊可经接触而交互传染。也可经污染的草场、饲具和水源等传染。传染的门户是损伤的皮肤和黏膜。病的潜伏期为36~48h,死亡率可达10%~20%。耐过羊可获得坚强免疫力。

2.2 症状

绵羊主要发生在羔羊,而山羊则无明显的年龄限制。主要在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特别严重。亦可发生在蹄部和乳房等皮肤部位。病灶开始出现稍高起的斑点,随后变成丘疹、水泡及脓疱三个阶段,并形成痂块,痂块呈红棕色,以后变为黑褐色,非常坚硬。除去硬痂后露出凸凹不平锯齿状的肉芽组织,很容易出血,有的形成瘘管,压之有脓汁排出。病变发生在硬腭和齿龈时,容易溃烂成片,痂块往往24h后脱落,长出新的皮肤,并不留任何瘢痕。

2.3 病理变化

主要在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形成痂块,痂块呈红棕色,以后变为黑褐色,非常坚硬。除去硬痂后露出凸凹不平锯齿状的肉芽组织,形如桑葚。

3 诊断

参考流行病学,结合典型症状,根据剖检病例,初步诊断此病不是难事。而且,羊口疮常见幼龄羔羊,发病病例,口角处有丘疹、脓疱,后期结痂,或增生有痂垢。这种病变为增生性的,常形成大的增生疣状物,而无明显的体温变化。临床诊断此病,易与口蹄疫。溃疡性皮炎、羊痘病、坏死杆菌病等混淆,应注意鉴别。

3.1 口蹄疫

此症多见口腔部有水疱,溃疡、烂斑,后期有弥漫性病灶。病羊体温骤升,羔羊常致死于急性心肌炎。剖检病畜,左心室壁、中膈心肌切面等处,有俗称“虎斑心”的病变变化。

3.2 溃疡性皮炎

成年羊多见,病变集中在颜部和上唇,在唇部和鼻孔处可见病变。腿部有损伤,同样在蹄冠和趾间缝隙间,有厚厚的痂皮,但是无凸起,额下同样有坏死溃疡灶。

3.3 羊痘病

不同日龄阶段,均有易感性。羊痘痘疹遍布全身,体温升高,全身症状较重,结节有圆形凸起,界限更明显。

3.4 坏死杆菌病

此病表现为:组织坏死,无结痂、丘疹,同样无疣状增生物。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管理

避免损伤皮肤内黏膜,尤其幼畜口腔黏膜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由此,加强幼畜护理,改善饲喂条件,禁止用带刺的草料或含带刺植物的草场放牧,禁止饲喂干硬料草。适量用食盐,避免羊只啃土啃墙,避免外伤的发生。

4.2 搞好羊舍消毒

消毒管理到位,定期清扫圈舍。羊舍、用具、场地等,用火碱彻底消毒。羔羊入舍前,彻底前扫圈舍1遍,之前的表皮铲去一层,用消毒药剂彻底消毒,垫进新土。羔羊入舍前,再用克辽林消毒1遍,此病防治效果不错。

4.3 新进羊隔离

所有新进羊,一律隔离观察。条件允许的,早期第一年,不要与原羊群混养,避免一旦发病迅速波及全群。

4.4 接种防疫

羔羊初生后,口腔黏膜内,接种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防疫效果不错。此病流行地区,用本地毒株类似的弱毒疫苗株,羊只下唇部黏膜划痕接种,用量每头0.2ml。或,股下内侧皮肤接种,接种后2周,即可产生强免疫效力,有效免疫期达3个月之久。怀孕母羊接种,羔羊经哺乳同样能提升自身抗体水平,分别与产前的4周、2周接种。防疫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地方此病规模化流行,及时接种疫苗,同样难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由此,必须在流行发生前接种。

考虑到不同地区病毒抗原不同,此病流行疫区采集发病羊只痂皮,经充分研磨后用50%甘油盐水缓冲液制备成病毒液,与尾根无毛处划痕接种,1周后接种处有炎症或脓疱性病变。一般在数周后,痂皮脱落,经此种方法接种后能产生较强的免疫效力。此法适用于母羊分娩前3~4周完成,但是,此法有散毒的威胁,仅限于疫区使用。

5 治疗

临床施治期间,对症施治,配用中药全身疗法,基本上能控制此病的发生和蔓延。

病畜创面用1%高锰酸钾冲洗。待干后,痂面用碘甘油、碘酊、抗生素软膏(四环素、红霉素等等),每天2次涂抹。如果口腔痘痂溃疡,可用1%稀盐酸或3%~4%氯酸钾,口侧不注入,病羊自行活动达到洗涤的目的。之后,涂抹碘甘油或抗生素软膏。用药应把握时机,补喂精料前,禁止用消毒药剂冲洗伤口。否则易导致口腔创面黏附精料颗粒,导致疮痂面扩大,后期羊只采食困难。

中药疗法,可尝试用:①胆矾12g,大黄苏打片12g,小檗碱18g,大黄30 g,青黛45 g,混合后研细,将粉末撒布于病灶处,1~2次/d;②车前子15g,白芷15g,黄檗、黄芪、黄连、薄荷各18 g,茯苓24 g,混合后煎汁,灌服,可供20只病羔服用2d。

[1] 郭巍,陈杰,黄保续,等.应用PCR检测山羊痘病毒[J].中国兽医科技,2003,33(12):50-52.

[2] 陶钧,艾国良,王凤华,等.山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12):47-48.

[3] 施存香,蒋家贵.山羊痘的诊断及防治[J].云南畜牧兽医,2003,(4):41.

猜你喜欢
羊痘口疮脓疱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羊口疮治疗方法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6-26 00:46:36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特别健康(2017年9期)2017-03-14 03:25:43
一例群发性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19
引进小尾寒羊暴发羊痘病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3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羊痘的危害及防控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8
会泽县一起山羊口疮的诊治
羊口疮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