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贡才让
(青海省共和县黑马河乡畜牧兽医站,青海共和 813000)
牛出血性败血病的调查与防控
娘贡才让
(青海省共和县黑马河乡畜牧兽医站,青海共和 813000)
牛出血性败血病由巴氏杆菌引起,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近些年,此病一定程度上有所控制。而零星的发病病例,与日常管理不善大有相关。文章分析诱因,阐述典型症状,了解发病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出败病 防控 症状
牛出败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此病典型症状,肺炎、高热、急性肠胃炎等等。此病四季皆发,为养牛常见病应时刻做好防病准备。
分析此病诱因,总体而言,较为复杂。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气候变化大,昼夜温差大;禽畜混养,此病因多杀性巴氏杆菌诱发,基层养殖技术落后,不同禽种混养,易诱发此病的发生;病畜控制不得力,养殖牧民防病意识淡薄,发现出败病病例,未对病畜进行隔离、圈养、消毒。甚至继续放任其游走,导致临近水源、牧场、街道等等,都被感染而导致此病扩散开来;治疗不及时,一旦发现疫情,不少牧民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增加病死率。
病牛结膜充血,呼吸困难,脉搏加快,运动不协调。死亡之后,牛的肛门和鼻子、口部都会有一定量的出血。病程较长的病牛会在数个小时到 2 d内死亡。该病的潜伏期大多数为 2~5 d,病牛早期体温达到40℃~41℃,站立时垂头,皮毛粗乱。依据临床症状,该病分败血性、浮肿型及肺炎型 3 种。
(1)败血性。患牛突然发病,体温高达 41℃~42℃,呼吸加快、肌肉震颤、鼻镜干燥、脉搏加快、食欲减退,严重时还会出现腹痛、下痢,其粪便稀稠,严重时鼻孔、尿中都会有血。如果牛的体温突然下降,通常会在 12~24 h内出现虚脱,最终死亡。
(2)浮肿型。病牛头颈、胸前、全身的皮下及其结缔组织都会出现炎性水肿,诊断时碰触到牛病处的肿块会有疼痛感,最初有灼热感,后期出现冷凉,舌头出现肿大,向外延伸,牛在吞咽与呼吸时出现困难,最终因窒息而死亡,其病程最多维持 24~48 h。
(3)肺炎型。患牛表现为纤维素性肺炎,呼吸困难,肺黏膜呈蓝紫色,最初鼻液为泡沫状,后期则为脓性。胸部叩诊时可以听见浊音,也会有疼感。若听诊牛支气管部位的呼吸音,则能够听到胸膜之间的摩擦音。粪便恶臭,病程大约持续 3~6 d。
改善牛群管理,留意牛群变化,一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确诊治疗。
4.1 改善卫生条件
改善卫生条件,是防控出败病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方面,思想上应重视此项工作,每天清扫圈舍,定期组织消毒,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一旦发现疫情后,立即隔离治疗,做好受灾区的消毒工作,强化消毒效力。根据消毒要求,建议使用2~3种消毒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一旦遇到严重疫情,建议扩大消毒范围。除了消毒圈舍外,可考虑扩大到放牧草场、饮水池等,彻底清灭病毒传播感染。
4.2 计划性免疫防疫
疫苗接种防疫,是防控此病的重要手段。而且,将此病的防疫,应落实到每年春秋两季上,切实提升免疫质量。同时,注意监测抗体,随时做好补免准备,提升接种质量,切实将接种免疫落实到位。当有此病流行时,隔离病患畜的同时,疫区内的假定健康牛、易感牛群等等,应紧急接种防疫1次。可考虑用牛巴氏杆菌灭活疫苗,每头每次用4~6ml,注意做好易感牛群的防疫。同时,为防控此病进一步蔓延,疫区内的牛群,减少放牧外出时间,尽量安排舍饲,进行割草饲喂,遏制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4.3 及时有效康复治疗
发现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可尝试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续注射3d。病情更严重的,除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外,配用青霉素钾。或,用四环素配用葡萄糖注射液,治愈效果更好些。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急治疗,病情略见好转,如果不出现任何新的疫情,则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
近些年,有尝试用高免血清,紧急免疫注射,治愈效果同样不错。如果无高免血清,可考虑用疫苗免疫。同时,注意做好病牛发病的紧急抢救。在注射高免血清的同时,配合用链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等等,通过联合治疗,康复治愈效果较好。
4.4 严格病死畜的无公害化处理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发现疑似病例出现,立即上报相关兽医部门。积极隔离病患畜,视病情轻重,积极诊断治疗。病情较重的,视具体情况做无公害化处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此病的危害性,本着无公害化处理的原则,所有病死畜一律深埋或焚烧。而且,禁止病死畜流向市场,做好整个疫区的消毒管理,遏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封锁区内,直到最后一只病畜痊愈或死亡,经彻底消毒后2周,上报相关部门,经批准撤离封锁隔离。
概括而言,此病由巴氏杆菌引起,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近些年,此病一定程度上有所控制。而零星的发病病例,与禽畜混养;牧民防病意识淡薄;治疗不及时,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等等,有着极大的关系。针对疫情的发生,此病防控的关键,同样在于改善牛群管理,留意牛群变化。改善卫生条件,严格消毒管理,2~3种消毒药剂,交替轮换使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计划性防疫接种,可尝试用牛巴氏杆菌灭活疫苗,每年春秋两季接种防疫到位。发现疫情后,及早隔离诊治。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病情更严重的,配用青霉素钾。或,用四环素配用葡萄糖注射液,治愈效果更好些。
[1] 魏炳成,胡立国,齐明,等.一起牛出败的诊断与中西药治疗[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3):122-123.
[2] 马国兰.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频发的原因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16,(3):96.
[3] 安晓东.一起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J].当代畜牧,2013,(2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