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及控制措施

2016-01-31 01:57:3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黄痢白痢病猪

曾 进

(重庆市大足区雍溪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367)

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及控制措施

曾 进

(重庆市大足区雍溪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367)

1 发病情况

2015年11月至今年3月,我镇前后有11个养猪场的153窝仔猪,36个散养户的57窝仔猪,均从不同程度的拉稀症状。从发病日龄看,从出生数小时到10日龄,主要拉腥臭黄色稀便,内含凝乳片;10~30日龄的仔猪,主要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糨糊状腥臭粪便;从发病死亡看,规模场先是由一头开始,在传染其他仔猪,每窝10日龄内仔猪发病率30%~40%,最高可达100%,死亡率达30%~50%;10日龄以上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散养户仔猪发病死亡率稍低。从预防治疗看,规模场使用大肠杆菌K88K99疫苗进行预防效果不明显,发病后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太好。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1 仔猪黄痢

2.1.1 临床症状:潜伏期短,一般在24h左右,长的也仅有1~3d,个别病例到7日龄左右发病。窝内发生第一头病猪,一二天内同窝猪相继发病。最初为突然腹泻,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至灰黄色,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随后腹泻愈加严重,数分钟即泻1次。病猪口渴、脱水,但无呕吐现象,最后昏迷死亡。

2.1.2 病理变化:尸体脱水表现皮肤干燥、皱缩,口腔黏膜苍白。肠道膨胀,内含黄色浆状物,肠黏膜呈卡他性炎症,其中,十二指肠最严重,其次为空肠、回肠。

2.2 仔猪白痢

2.2.1 临床症状: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病猪腹泻,排出白、灰白以至黄色粥状有特殊腥臭的粪便。同时,病猪畏寒、脱水,吃奶减少或不吃,有时可见吐奶。除少数发病日龄较小的仔猪易死亡外,病猪病情较轻,易自愈,但多反复而形成僵猪。

2.2.2 病理变化:病死仔猪脱水,消瘦、皮肤苍白。胃黏膜充血、水肿,肠内容物灰白色,酸臭或混有气泡。肠壁变薄半透明,畅黏膜充血、出血易剥脱,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常有继发性肺炎病变。

3 实验室诊断

通常根据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一般可做出诊断。分别采集发病仔猪粪便(未经治疗的)和新鲜尸体的小肠前段内容物各3份送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验,进行细菌分离和血清型鉴定,初步诊断为仔猪黄痢、白痢病。

4 病因分析

仔猪黄白痢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所致,常见仔猪哺乳期不同日龄阶段。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气候突变、阴雨潮湿、圈舍污染、母猪饲料质量不良、配合不当或饲料突然改变等因素多发;仔猪自身抗病能力差也是发病因素。

(1)母猪带菌,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为肠道益生菌群,同时,含有一定比例的致病菌。致病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经污染饲草、用具、乳头等,被仔猪舔舐感染食入有害菌群,导致此病感染。

(2)仔猪生理特点,新生仔猪各系统发育有待完善,尤其胃腺不发达导致胃酸分泌能力偏差,对进入肠胃内致病细菌杀灭和抑制能力不强,致使其在肠胃内大量繁殖增生,影响机体消化机能,导致仔猪感染仔猪黄白痢。

(3)不良环境应激,仔猪发育系统有待完善,机体外界适应能力较差,非常易受外界环境不良应激的影响而发病。如:气候骤变、补料突然、饮水不卫生、突然转群等等,都可加重此病的发生率。

(4)饲养管理不当,仔猪营养补给差,母乳质量差、补料时间晚等,都将影响机体蛋白合成,影响仔猪的抗病能力。母猪的乳汁过于浓稠,乳脂含量高,而仔猪的胃肠对脂肪的消化率很差,难以消化吸收,也可导致仔猪下痢;霉变饲料的投喂可导致仔猪因消化机能紊乱下痢;此外,缺铁性贫血、低血糖、缺乏硒元素等营养代谢病,都将降低机体的抗病体质。

5 治疗

5.1 治疗黄痢

先打一针阿托品,然后可新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1~2配伍注射;腹泻严重的,可让口服“鞣酸蛋白+庆大霉素”,连续口服2~3d。

5.2 治疗白痢

安普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泻停等等1~2配伍注射;连用2~3d。

5.3 口服葡萄糖生理盐水及多维

葡萄糖生理盐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g,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

6 综合预防措施

6.1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对于没有大肠杆菌病的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如需要在外界引种时,必须做好隔离检疫工作,在确认没有该病的情况下,彻底消毒后才能混群饲养。

6.2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严格按照母猪各阶段的营养需要提供给全价配合饲料,为胎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尽可能地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产后的泌乳能力。禁止饲喂母猪发霉及糟渣类饲料,产前及产后不要喂高脂饲料。

母猪临产前应进行消毒,尤其是母猪会阴部和乳房要消毒。

6.3 有计划落实防疫措施

预防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苗,定期开展驱虫工作,平时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清扫消毒;被污染的猪舍、场地、用具进行彻底消毒,粪便及污物进行堆积发酵处理,病死猪要严格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6.4 注意防寒保温措施

以防漏雨及夜间寒冷空气直接吹入猪舍;产后母猪及仔猪的防寒防冻工作,以增加防寒能力,确保产后母猪及仔猪安全越冬。

6.5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新生仔猪要尽早吃到初乳,及时注射铁制剂,防止发生贫血。要尽早开食,及早补料,使仔猪消化系统得到锻炼,可有效避免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1]段生成.仔猪黄痢的中西医综合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1,(1):8-9.

[2]刘秀玲.中西医结合诊治猪大肠杆菌病[J].中兽医学杂志,2007,(1):26-28.

猜你喜欢
黄痢白痢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2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52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鸡白痢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6期)2016-12-01 03:43:30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哺乳仔猪黄痢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50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