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要点

2016-01-31 01:57:35陆必科黄伊颖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兽疫疫区病羊

陆必科 黄伊颖

(广西百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百色 533000)

浅析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要点

陆必科 黄伊颖

(广西百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百色 533000)

随着耗粮型畜禽生产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草食动物产品逐渐成为人们食品消费的热点,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养羊业以其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正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小反刍兽疫也随之日益成为该产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给养羊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该病的分布危害、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学等方面,综述了该病流行状况及防控技术要点,供同行参考。

小反刍兽疫 流行病学 防控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小反刍兽肺肠炎、小反刍兽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主要特征。

1 分布及危害

根据文献报道,小反刍兽疫首次发现于西非的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赤道以北的非洲国家,近年来,几乎遍及所有中东、西亚、南亚国家,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均呈地方性流行。我国2007年首次发现于西藏,2013年底又在新疆发现,专家推测,疫情均是从境外传入的。山羊和绵羊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2],临床症状更严重。岩羊、野山羊、盘羊等野生小反刍动物和亚洲水牛、骆驼等可感染发病。可引起呼吸困难、腹泻、发热,甚至引起病羊死亡。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潜伏期一般为4~6d,短在1~2d,长者10d,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最长潜伏期为21d。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规定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2 病原体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麻疹、犬瘟热、牛瘟等麻疹病毒属的成员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病毒呈多形性,通常为粗糙的球形。病毒颗粒较牛瘟病毒大,核衣壳为螺旋中空杆状并有特征性的“鲱鱼骨”状的亚单位,有囊膜。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睾丸细胞、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小反刍兽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低,50℃60min即可灭活。但是,在冷藏和冷冻组织中能存活较长时间。醇、醚和普通清洁剂可以杀灭病毒,苯酚和2%的NaOH都是有效的消毒剂。

3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在疫区,本病为零星发生,当易感动物增加时,即可发生流行。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是传染源,处于亚临诊型的病羊尤为危险。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可通过与病羊直接接触发生传播,病羊的鼻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可含有大量的病毒,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衣物、工具、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间接传播,在养殖密度较高的羊群偶尔会发生近距离的气溶胶传播。猪表现为亚临床感染,不出现临诊症状,不排毒,不能引起疾病的传播,故猪在本病的流行病学中无意义[3]。

4 临床症状

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d,最长21d。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山羊发病严重,绵羊也偶有严重病例发生。病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毛色无光泽,体温升高(40.5℃以上),呼吸困难,咳嗽,鼻腔分泌大量浓卡他样鼻液,出现结膜炎,眼睛分泌物增多且遮住眼睑,病羊严重腹泻,部分病羊有口腔溃疡,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发病率高达100%,在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

5 病理剖检

尸体剖检病变从口腔直到瘤-网胃口。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口腔黏膜出现糜烂,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病变部常出现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而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大肠呈特征性出血或斑马条纹,特别在结肠直肠结合处。肺尖肉样病变,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脾有坏死性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出现典型的支气管肺炎病变。

6 诊断

对于小反刍兽疫的诊断通常都先基于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组织学观察,然后采用实验室方法进行诊断。

(1)血清学检测方法:抗体检测可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病原学检测方法:病毒检测可采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普通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PCR产物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可进行病毒分型。

(3)疑似患病动物的病料需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进行确诊。

7 防控要点

7.1 疫情处置

(1)展追踪溯源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病羊是主要传染源,其粪尿以及口鼻分泌物会不断污染环境、传播疫病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健康羊只,引起疫病扩散。通过追溯调查,对于及时扑杀病羊,防止疫源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普查活羊是否有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同时详细填写专项流行病学调查表信息。

(2)及时采集病料逐级送检,确保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疫情蔓延扩散

无菌采集病羊眼棉试子、口棉拭子、鼻棉拭子和抗凝血,采集被扑杀或刚死亡病畜的脾、胸腺、肠系膜和支气管淋巴结、肠黏膜、肺等组织,无菌采集全血,用常规方法分离血清。样品采集后,置冰块冷藏尽快送至检测实验室确诊。

(3)及时处置突发疫情,严密封锁,扑杀患羊,隔离消毒,消除疫源

确诊疫情后,立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患病动物和同群动物,彻底消毒,严格封锁疫区,并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至少21d,疫区内没有新发病例,经风险评估后,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由该人民政府发布解除疫区封锁令。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7.2 预防

(1)建立健全防疫制度,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有关法律法规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切实指导当地养羊场(户)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场前应彻底消毒。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对外来羊只,尤其是来源于活羊交易市场的羊只调入后必须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临床诊断和血清学检测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2)严格疫情报告制度,防患于未然。当发现山羊或绵羊出现急性发热、腹泻、口炎等症状,羊群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为“早、快、严”的应急处置提供保障,及时将疫情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3)加强引种防疫监管,严防疾病蔓延传播

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严格落实检疫审批、落地报告、隔离观察、抽样检查等工作制度,做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的全程监管,严防无序引种,防止疾病传播。

(4)开展预防免疫工作,建立坚强的免疫屏障带

在疫病广泛流行的特殊情况下,单靠扑杀和封锁措施难以奏效时,实行强制免疫制度是行之有效的[4]。免疫前对防疫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统一要求活羊颈部皮下注射疫苗1头份,做到一羊一针头,稀释后的疫苗避免阳光直射,在接种过程中应用冷水浴保存,规定稀释后1h内使用完毕。免疫注射首先从受威胁区开始,最后才对疫区内羊只进行免疫接种,防止疫情传播。免疫前严格进行羊只的临床健康检查,老、弱、病、幼、孕羊暂时不进行免疫注射。小反刍兽疫苗免疫保护期长达3年,能建立起坚强地免疫屏障。

(5)加强羊等易感动物的监测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疫情隐患

小反刍兽疫明显的特征临床症状和剖解出现的肺尖肺炎的病理变化,易于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开展排查和掌握,实验室检验使用的小反刍兽疫单抗竞争ELISA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等方法特异性强,耗时少,易于操作,主要坚持持续开展监测,就能及时排除疫情隐患。

(6)加强边境地区防控,防范境外疫情传入

设立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严格开展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检查,禁止过境放牧和寄养,对易感动物及其产品实施严格查证验物、临床健康检查及消毒工作,加强边境地区的疫情监测,及时分析疫情动态,严防境外疫情传入。

[1]龙云凤,刘晓慧,周晓黎,等.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及防控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5):94-98.

[2]王志亮,包静月,吴晓东,等.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J].中国动物检疫,2007,24(8):24-25.

[3]王瑜磊,岳克祥,李华林.小反刍兽疫诊断与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9):101.

猜你喜欢
兽疫疫区病羊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34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华人时刊(2022年4期)2022-04-14 09:27:56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北广人物(2020年5期)2020-04-01 15:06:36
羊咳嗽怎么治
浅析小反刍兽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十招巧识病羊
乡村科技(2015年11期)2015-02-21 10:18:00
六看识羊病
湖南农业(2014年6期)2014-04-01 19:46:36
识别病羊三招
乡村科技(2014年19期)2014-03-03 19:32:33
浅谈小反刍兽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