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灿华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镇碧云奶牛改良站,云南洱源 671200)
奶牛生产瘫痪的诊疗建议
杨灿华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茈碧湖镇碧云奶牛改良站,云南洱源 671200)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病”、“低钙血症”,此病常见分娩前后,典型症状:丧失知觉、肌肉无力、四肢瘫痪、低血糖症。临床上将此病可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典型性病例,发病急;非典型性病例,病程慢,症状不明显。对此此病的治疗,静脉注射钙剂,乳房注射疗法,乳房送风疗法,皆有不错的疗效,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机体血钙水平,维持体内血钙水平平衡,为有效治疗此病的得力措施。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日常此病的预防,应注意:调整日粮配方,搭配钙磷比例;精心饲喂奶牛,控制奶牛膘情;加强产后护理,首次挤奶量不宜多;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镁,降低此病的感染概率。文章将详细做阐述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奶牛 生产瘫痪 治疗
奶牛生产瘫痪,为奶牛养殖期间常见多发病。此病的发生,与年龄、胎次、品系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此病治疗不及时,将导致病牛急性死亡,给养牛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临床上,将此病分典型性和非典型性。
典型性病例,发病急,顺产头3d,较为多见。
非典型性病例,病程慢,症状不明显,分娩后很久才发现。
2.1 典型性病例
典型的生产瘫痪常在分娩后12~72h内突然发生。病初奶牛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及排粪、排尿停止,泌乳量减少;随后出现惊慌不安,站立不稳,后躯摇晃,肌肉震颤,目光凝视等兴奋和敏感症状。
初期症状发生后数小时(多数在1~2h),病牛即瘫痪卧地,四肢屈于胸腹之下,头颈失去平衡弯向胸侧,即使将头拉直,松开后仍恢复原状;不久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症状,病牛眼睑反射微弱或消失,瞳孔散大,对光线照射和疼痛刺激无反应;后期病牛昏睡,体表及四肢发凉,呼吸深而缓慢,心音减弱速度增快,体温下降至35℃~36℃;有的病牛还会发生喉头和舌麻痹,舌伸出口外不能自行缩回以及吞咽障碍、肛门松弛等现象。病牛死前大多处于昏迷状态,少数病例死前会出现痉挛性挣扎。
2.2 非典型性病例
临床上呈现非典型性生产瘫痪的病例较多,多在分娩前及分娩后很久才发生,瘫痪症状不明显。主要特征是奶牛的头颈姿势不自然,伏卧时头颈部呈“S”状弯曲;病牛体温正常或稍低,食欲废绝,精神极度沉郁,但不嗜睡,各种反射减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但站立不稳,且行动不便,步态摇摆。
临床诊疗实践证实:静脉注射钙剂,乳房注射疗法,乳房送风疗法,都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机体血钙水平,维持体内血钙水平平衡,为有效治疗此病的得力措施。
3.1 静脉注射钙制剂
常用钙制剂——20%~30%硼葡萄酸钙溶液,注射用量每次300~500ml。考虑到此药剂对机体组织刺激性小,用法上可皮下注射1/2,剩余用作静脉注射。抑或,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此药剂静脉注射用药要大,每次500ml左右。抑或,10%氧化钙注射液,取100~200ml,兑10%~25%葡萄糖溶液,每次1000~2000 ml,充分溶解后,静脉注射。
药物注射期间,宜缓慢用药,留意心脏变化情况。如用药后症状不见好转,6h后,重复注射1次。但是,重复用药,不能超过3次。3次后症状不缓解,可证明此法治疗此病无效。
3.2 乳房送风疗法
乳房送风疗法,为此病治疗最便捷最有效的措施。尤其钙制剂用药治疗不佳的病例,适用此法效果更好些。经送风乳房进入空气,刺激乳房神经末梢,能提升机体兴奋性。二则,空气进入乳房内压加大,抑制机体泌乳和血流量,增加机体血容量,减少体内血钙的流失。
此法用于此病治疗,需乳房送风器1个。彻底消毒送风器金属筒,内放置足量的消毒棉花,有效滤过空气和水分。准备手术时,奶牛取侧卧位,挤掉多余乳汁,消毒乳头。取青霉素,每次10万单位;链霉素,每次0.25g,充分溶解20~40ml生理盐水,经乳导管向乳房内注入。之后,乳房内鼓入气体,乳房皮肤紧张、基部清楚变厚、敲击有鼓响音,即可。鼓入气体应适量,过多破裂腺泡,易诱发皮下水肿。过少治疗效果不显著,气体鼓入后,用宽纱布扎紧,以防气体溢出。病牛站立后1h,可将纱布解除。
3.3 乳房注射疗法
此法临床治疗,与乳房送风效果近似。方法:取健康的鲜牛奶,经注射器导乳管,注射乳区。前乳区用量200ml,后乳区用量250ml。见乳头管口,有鲜奶溢出,即可。
3.4 积极防治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对病牛要加强护理。如病情危重,可注射强心剂;瘤胃臌气要穿刺排气;直肠蓄粪可进行灌肠。但应注意不要经口投药,因咽部麻痹,易引起异物性肺炎。
调整日粮配方,搭配钙磷比例。通常情况下,钙磷比例,控制在2;1的范围,能大大降低此病的发生。
精心饲喂奶牛,干乳期减少精料的用量,增加优质干草的用量。妊娠后期,增加矿物质、维生素等的用量,避免母牛过肥,影响生产效益。
加强产后护理,首次挤奶量不宜多,建议少量多次,之后逐渐增加,避免血钙随泌乳增加而降低。奶牛分娩后,用双氢速变固醇,肌肉注射,每次10mg,效果不错。
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镁,奶牛生产前4周,到生产后1周,这段时间每天增喂镁30g,能避免因血钙降低而诱发的抽搐症状。奶牛产前1周到生产,每天用维生素D,注射1次,同样能降低此病的发生概率。
[1] 薛忠儒,孙学全.奶牛生产瘫痪防治技术[J].畜禽业,2011,(6):84-85.
[2] 李淑琴,李洋.奶牛生产瘫痪的治疗方法[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1,(5):42-43.
[3] 胡连喜.奶牛生产瘫痪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