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碧琼
(重庆市江津区石蟆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95)
规模养鸡场呼吸道病的防治措施
高碧琼
(重庆市江津区石蟆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95)
规模养鸡场呼吸道病的发病率较高,用药治疗,给后期的食品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鸡呼吸道疾病分为病毒性感染和其他感染。
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日龄一般为40~55日龄、80~110日龄、160~200日龄三个时间段。发病初期,鸡只精神状态和采食均正常,白天几乎看不到呼吸道症状,当夜深人静、鸡舍关灯后,仔细听才能听到个别鸡只出现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3~5d即可波及全群,此时鸡群采食量稍有下降(10%~20%),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翅尾下垂、不食,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剖检变化:主要病变发生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病鸡气管浑浊,有多量黏液,肺充血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十二指肠、蛋黄蒂下端及回肠出现枣核样出血、溃疡、坏死;腺胃乳头出血、肌胃出血。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特征症状为病鸡发生咳嗽和喘气,鼻孔有分泌物双眼流出泡沫样眼泪;病鸡在每次吸气时,头颈部高高举起和伸出,张口呼吸,呈现典型呼吸困难,同时咳出带血的黏液。
剖检变化:主要发生在呼吸道,病鸡鼻孔、咽喉、气管中含有多量黏液性渗出物,形成凝块,喉部黏膜发炎肿胀,喉头和气管粘膜有针状小出血点。
鸡慢呼成年鸡多呈散发。幼鸡群往往大批流行,主要发生于4~8周龄的幼鸡,病鸡先流稀薄或黏稠鼻液,打喷嚏,鼻孔周围与颈部羽毛常被沾污,随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气管鸣音等症状。病鸡食欲不振,生长停顿,逐渐消瘦。
剖检变化:主要是鼻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中含有黏性渗出物,气管黏膜增厚,胸、腹部气囊表面有增生的结节病灶,外观呈念珠状,随后气囊膜增厚,有大量干酪样渗出物。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鸡呼吸道疾病,为防止此病的传播性感染,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管理,对于病鸡要进行隔离治疗。有效的结合合理的方式进行此病的预防和治疗。
4.1 科学养殖,加强管理
规模化的养殖场对于鸡的养殖应达到科学的养殖。这就需要养鸡场环境、卫生、消毒等都要做到标准化、一体化。为防止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首先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就要做到常通风,勤打扫,以此来改善现有的条件,与此同时鸡场的养殖密度也会对鸡呼吸道疾病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严格控制养殖场的养殖密度。防止此病的传染。其次,养鸡场应做到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切断外来品种携带病菌传染的可能。因此,应加强养殖场的科学管理,有效地防止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2 适时接种
对于鸡场养殖的鸡来说,有效的预防接种是关键。在养殖鸡的时候免疫接种要结合当地的防疫部门进行正规的免疫接种。只有进行科学的疫苗接种才能有效地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其次就是对于养殖场自己购买的疫苗,其运输和储存方式一定要合理。对于疫苗的储存方式一定要有专门的冷藏柜,对于接种的设备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避免在接种时出现接种传播。针对疫苗接种,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接种手法,对于用过的一次性注射针要进行集中回收,不能进行多次的循环使用。剩余的疫苗也要根据标准进行冷冻或者丢弃。只有在过程中有效的按规范进行才能保证鸡场鸡群的安全健康。
4.3 完善养殖制度
对于规模化的养鸡场来说,管理是关键。因为养殖场的规模大,要想从根本上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为其不但要保证鸡苗进场的安全,还要保证成熟后的鸡安全健康的销售到各个加工渠道。从各个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全方位的养殖制度就很难进行全面的管理。因此,针对规模化的养殖场在安全卫生方面必须取得当地畜牧局颁发的有效养殖许可证。针对养殖场来说,外来人员应进行进入消毒登记。进入鸡场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全面的消毒,每天对于鸡舍要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打扫。根据鸡苗的成长情况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适时预防接种。出笼的成鸡要保证其健康。最后,鸡场养殖要严格遵守养殖场的制度进行全面科学的养殖,从而减少鸡场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4 药物治疗
规模化的养鸡场当有鸡感染呼吸道疾病时,应及时的进行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当鸡出现用食量少,并且出现食欲不振发热时就可以用APC拌料,这样可连续喂食三天左右。要是鸡群由于流行性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疾病时就需要接种有效的疫苗进行杀菌。24h后用抗生素(泰乐菌素、多西环素等)治疗3~5d。由败血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病用支原净治疗3~5d。
规模养殖场的鸡呼吸道疾病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疾病,要适时用药治疗并进行病鸡隔离,防止鸡群之间感染。鸡场养殖需要科学的养殖防治,高效可靠的养殖制度。因此,培养专业的养殖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的养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鸡场鸡群的安全健康,促进规模化养鸡的有效经济效益。
[1] 李增光.现代大型家禽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管理[J].兽医导刊,2011,(5):24-26.
[2] 丁伯良.猪场综合防控的新理念——生物安全[J].兽医导刊,2011,(2):13-14.
[3] 张巧根,高根土,费林根,等.浅谈鸡场的消毒技术[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5):84-85.
[4] 徐京生,姜学士.警惕!霉菌病又将进入流行期[J].兽药市场指南,2011,(6):47.
[5] 秦宏宇,许英民.规模化猪场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控[J].兽医导刊,2011,(2):15-17.
[6] 王群义,王鹏飞,田连合,等.当前养禽业需要关注的三大疫病[J].兽医导刊,200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