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平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畜牧兽医站,江苏响水 224600)
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浅议
张 平
(江苏省响水县老舍畜牧兽医站,江苏响水 224600)
畜禽养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畜禽养殖中,养鸡业占半壁江山,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规模化养殖比重不断升高,鸡群的疫病防治是大规模养鸡成败的关键,鸡群免疫工作成为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很多养殖户在鸡群免疫工作中出现了失败,导致疫病发生,自身经济利益严重受损,更可能造成疫病扩散。笔者将在本文对鸡群免疫工作失败的原因进行浅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鸡群 免疫 失败 原因 解决措施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特别是针对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不一定都能全部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就会引发鸡群疫病发生,甚至导致鸡群大批量死亡。因此,必须对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失败原因选择科学的解决措施。
1.1 疫苗原因
1.1.1 疫苗的管理
疫苗自身存在一定的有效使用期限,若是超出该期限,就无法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疫病的目的。此外,疫苗的储存、运输、使用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比如,有一些接种人员未重视疫苗的使用期限,在鸡群免疫中应用了过期疫苗,导致鸡群难以产生较强的免疫力。还有一些疫苗由于封存不当导致失去真空性,相关成分无法达到使用标准,这也会造成鸡群免疫出现失败。还有就是将疫苗置于4℃以上或其他超出温度要求的环境中存放和运输,或是将疫苗置于阳光之下,都会导致疫苗失去自身功效,都是引起免疫失败的原因。
1.1.2 疫苗的选择
鸡群的免疫工作需要针对日龄差异、母源抗体差异、个体差异、毒株类型、血清类型等选择合理的疫苗,即使对同一种疫病进行免疫处理,不同日龄就需要选择相应毒力的疫苗进行免疫,若是疫苗的选择不够科学,不仅无法达到免疫效果,更会导致疫病发生和流行。在疫病流行的重点区域单纯选择安全性较高的疫苗,没有重视疫苗的免疫力,就会导致鸡群出现了明显的免疫麻痹现象。同一鸡群不同日龄适合使用的疫苗也是不同的,此外,针对一些血清型疫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疾病等,若是未能选择与疫病毒株相一致的疫苗,也会导致免疫失败。
1.2 动物机体自身因素
1.2.1 遗传
对于鸡体而言,其对于接种抗原是否会出现免疫应答反应,是与其自身的遗传因素相关的。鸡的品种不同,对于免疫抗原的反应也会不同,即便是一个品种的鸡,对于一种疫苗的反应也会出现明显的强弱反应。此外,一些鸡存在先天免疫缺陷症状,这也会导致免疫工作失败。
1.2.2 营养因素影响
鸡体若是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E等各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时候,也会影响鸡对于免疫抗原的应答反应,甚至严重抑制免疫反应。在鸡群的养殖中,饲料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以及鸡自身体内的氨基酸、蛋白质等的代谢情况都会给鸡的抗体产生相关影响。若是鸡体内出现营养不良或是营养过剩,其免疫功能的发育都会受到严重影响,鸡体的免疫力就会严重下降,进而导致免疫工作失败。
1.2.3 病原体变异
鸡群疾病的病原体会出现变异情况,但是,疫苗的研究和生产有时无法跟上病原体的变异速度。在实际工作中,鸡群接受疫苗免疫之后,有时难以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病原微生物在不断代谢和繁殖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变异。这样一来,针对原有病原体的疫苗就无法有效杀死已经变异的病原体,这就会导致鸡群的免疫出现失败。
1.2.4 母源抗体因素
鸡群的个体免疫应答功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反应,且不同批次的鸡雏也未必来自于相同的鸡群,这就会造成鸡雏的母源抗体出现明显差异。若是对所有的鸡雏进行相同日龄的免疫接种,其中一些母源抗体很高的鸡雏就会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抑制,不会出现应有的免疫应答反应,导致鸡雏首次免疫出现失败。此外,即便鸡雏来自同一鸡群,不同鸡雏的母源抗体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对于免疫效果也会带来严重影响。
1.3 接种因素
1.3.1 接种途径不正确
在疫苗的使用过程中,应当根据疫苗的各自特性,严格按照操作要点,规范操作,不同的疫苗使用方式不同,有些注射用疫苗不能口服或者滴鼻,同一种疫苗不同的所有方式,所取得的免疫效果不同,应根据要求选择最佳使用方式,同一种疫病不同日龄所使用的疫苗也是不同的,使用不当均可导致免疫失败或者效果不佳。此外,如果不按照科学的途径进行接种,免疫工作就会失败。若是选择滴眼或滴鼻免疫,而疫苗又未能进入鸡体的眼部和鼻腔内,就会出现免疫失败。若是需要进行肌肉注射免疫,但是却出现了“飞针”现象,没有将疫苗药物注射进鸡体内或注入的药物出现反流,也会导致免疫失败。
1.3.2 未做好消毒
一些接种人员在对鸡群进行免疫时,不按照相关的要求对注射器等进行消毒,就会导致免疫工作成为带毒传播,不仅无法实现免疫,更可能造成疫病的扩散。此外,若是未能对鸡群的鸡舍、水槽等进行科学消毒,疫苗也会受到污染,自身的纯度会明显下降,进而导致鸡群免疫失败。
1.3.3 剂量不准确
在对疫苗进行稀释处理时,若是计算失误或是未能进行均匀稀释,会造成疫苗浓度不均匀,使用剂量不准确。这样一来,若是剂量过大,就会导致鸡群出现免疫耐过或麻痹反应。剂量过小,抗体滴度达不到要求,而若是在疫病严重流行时仍然选择小剂量接种,也会造成免疫失败。
2.1 重视饲养管理
养殖场及相关养殖人员不能单纯重视鸡群养殖的硬件设施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完善。养殖场与养殖人员需要对鸡群疫病的传染源进行严格的控制,有效避免疫病入侵,加强源头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做到饲料营养均衡。此外,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鸡群养殖的卫生情况,保证鸡群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并且需要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采用全进全出制,以免在出现疫病的情况下出现大面积传播。
2.2 选择正规疫苗
疫苗接种人员在选择疫苗的时候,需要选择正规渠道销售的疫苗,不得选择一些“三无”疫苗。相关人员需要在购买疫苗时反复核实疫苗的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不能购买过期疫苗,更不能选择无明确生产厂家的疫苗。此外,接种人员还需要根据疫病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疫苗,严格进行筛选,这样才能加强鸡群免疫的针对性。
2.3 建立健全防疫制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通过提高操作技能,二是通过规范操作规程。免疫接种时间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和鸡群的实际抗体水平来确定。根据鸡群健康状况,确定接种时间,接种疫苗前应对鸡群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如鸡群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或在疾病转归期,应及时调整方案停止接种。鸡群发生疫病需紧急接种,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一般按照先健康后亚健康再发病鸡的顺序进行。鸡体对抗原的敏感程度呈24h周期性变化,不同时间内免疫效果稍有差异。清晨鸡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较其他时间少,对抗原的刺激也最敏感,此时疫苗接种效果最好,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在产蛋期间进行加免某些强制免疫疫苗尤其是灭活疫苗,此时应注意避免鸡群两个时期,一是开产处于产蛋上升期,二是处于当日产蛋期。根据笔者临床中总结,此类接种应多选择在下午四点钟以后,这样减轻了因免疫接种而引发的产蛋率下降。
2.4 加强消毒工作
接种人员一定要在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时做好消毒工作,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免疫器械的不同、疫苗的种类、相关材料等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对于可以利用蒸煮法消毒的免疫器具尽量选择蒸煮法进行处理。此外,对于已经进行消毒处理后的免疫器械,相关人员不得让其与任何种类的消毒剂接触,以免产生相应的反应,进而影响鸡群免疫效果。
鸡群免疫工作是大规模养鸡中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鸡群的健康生长,更与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存在密切联系。但是,即便养殖场或养殖户十分重视鸡群免疫,在疫苗、动物机体自身因素、免疫接种等的影响下,鸡群免疫工作仍会出现失败。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较强、更具实用性的解决措施,确保鸡群免疫得以顺利进行,进而杜绝疫病传播。
[1] 潘明伟.鸡群免疫失败原因的浅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2,(5):63.
[2] 冯晓雪.规模化养殖场鸡群免疫关键点[J].中国畜牧杂志,2012,(24):65-66.
[3] 刘红光,王伟.鸡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