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力
(辽宁省法库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法库 110400)
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王志力
(辽宁省法库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法库 110400)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所有的温血动物均可感染发病,主要通过咬伤及伤口传播感染。死亡率高达100%。
1.1 病原学
狂犬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中的成员,核酸是单股不分节负链RNA,基因组长约12kb,从3′到5′端依次为编码N、M1、M2、G、L蛋白的5个基因,各个基因还含非编码的间隔序列五种蛋白都具有抗原性,狂犬病病毒仅一种血清型,但因毒力可发生变异,其对环境抵抗力不强,不耐温热,在冰冻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1.2 传染源及易感动物
在自然界中,患病的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和病毒的宿主,而病犬是人和家畜的主要传染源,外表健康感染的动物亦可作为传染源。全球有87个国家和地区有狂犬病发生。但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其中98%在亚洲,中国人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自1997年起,我国部分省份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多。
1.3 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播方式为链锁状,一个接一个地传染,主要通过动物咬伤、带毒动物舔舐及在宰杀患病动物过程中使病毒进入伤口而感染,也可能通过含有狂犬病病毒的气溶胶微粒经呼吸道而感染。当人误食患本病动物的肉或动物互相残食时,还可经消化道而感染。在中国狂犬病的传染源中,犬的危害最大,占85%~95%,猫占4%左右。
(1)犬的饲养量急剧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镇和农村养犬的人数越来越多,犬的密度增大,就极容易造成犬之间的传染病流行,对人类形成威胁,加大了人患狂犬病的可能性。
(2)当地政府有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如流浪犬屡禁不止,采取限制养犬措施执行不到位,犬的数量不断增加,规定养犬户登记注册,必须注射兽用狂犬疫苗,但主动给犬注射疫苗的人却很少。据不完全统计,给犬注射疫苗的不足50%,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多数饲养者认为狂犬病只有那些野犬、流浪犬才会有;其次,有很多饲养者认为疫苗打过一次就可终身免疫,而不知狂犬病疫苗对犬类的免疫期只有一年;此外,还有一些市民因贪图便宜,带宠物到未经授权的社会宠物医院或私人诊所打预防针,疫苗的质量达不到要求,这样使犬患狂犬病的机会就增多了。
①免疫:鉴于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应加强预防措施以控制疫病的蔓延。必须对易感动物实行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严格执行犬的管理,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所有犬实行强制免疫,对幼犬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要求及时进行初免,以后所有的犬每年用弱毒疫苗加强免疫一次。其他动物的免疫可根据当地疫情情况根据需要进行免疫。所有的免疫犬和其他免疫动物要按规定佩带免疫标识并发放统一的免疫证明,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建立免疫档案。
②疫情监测:每年对重点区域的犬进行1~2次监测。采集犬的新鲜唾液,用RT-PCR方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再采样送指定实验室进行复核确诊,对狂犬病抗体不足的动物应及时补免。
③加强检疫:在运输或出售犬、猫前畜主应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动监人员按检疫规程实施检疫,对检疫合格的犬、猫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在运输或出售犬时,犬应具有狂犬病的免疫标识,畜主必须持有检疫合格证明。犬、猫从非疫区引进,引入后应至少隔离观察30天,期间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④日常防疫:养犬场要建立定期免疫、消毒、隔离等防疫制度,养犬、猫户要注意圈舍的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按规定及时进行狂犬病免疫。
此外,还应向广大群众集中宣传狂犬病的危害,由动物卫生、公安、社区等有关部门通过向养犬户发放告知书等形式,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做好犬只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工作。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狂犬病的危害、狂犬病防控的基本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对犬类狂犬病免疫工作的认识,切实规范犬类的饲养、免疫,杜绝犬类狂犬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