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学明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葛动物防疫站,河北唐山 063314)
生猪疫病的防控措施
姚学明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葛动物防疫站,河北唐山 063314)
随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使养猪业疫病发生的风险增加,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疾病流行呈现新的变化,比如:传染病威胁大、疾病非典型化、多种病原感染、细菌性疾病控制难度大、系统性病变综合征渐多等等。做好各类疾病的监测,注意做好各类病害的接种防疫;注意加强仔猪养护,提升断奶后仔猪的窝重和成活率;注意传染病防治,合理规划养殖密度,注意改善养猪环境等等,确保提升生猪养殖综合经济效益。
生猪 养殖 效益
养猪产业正逐渐成为增收的支柱产业。而随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生猪疾病的发生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报道证实,导致生猪养殖致死率高的诱因,因患病致死的病例占到80%以上。这其中,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占有比例居高,达到70%以上。由此,在养殖常见病的防治中,此类病害应作为重点防病对象。
1.1 传染病威胁大
现阶段,生猪养殖各疾病类别中,以传染病的威胁最大。而且,每年传染病都在以递增的趋势发展。几年来,过去不常见的传染病,渐肆虐开来。比如: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增生性肠炎、猪圆环病毒型感染等等。
1.2 疾病非典型化
如原来在我国较多猪场出现的猪肺疫、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及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猪瘟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免疫预防用生物制品的大范围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对疫病的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公司的不断增多,养猪的单位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大,畜禽及产品流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加速,重复免疫或盲目免疫及抗体监测手段和监测方法与群体规模不相适应的矛盾凸显出来,加上动物保健药品中大量复方制剂的普及使用等等,结果导致猪群中原有临床典型症状逐渐消失,不具有典型症状,为此给诊断带来了困难。
1.3 多种病原感染
这些年,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感染病例单一病原感染症状渐少,多数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而且,渐成普遍的趋势。
1.4 细菌性疾病控制难度大
生猪养殖各阶段中,为防治流行病大规模发生,减少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少养殖户主尝试用大剂量的抗生素类药物,旨在达到用药有效预防控制的目的。但是,抗生素的滥用,往往是适得其反,被猪体食用后,很多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而一旦这种耐药性形成,再选择此类药物治疗,往往起不到预想的效果。由此,生产实践中,随此类情况的严重化,抗生素药物的治疗将越发不明显,用药成本渐高,而治愈率却很低,大大降低生猪养殖的综合效益。
1.5 系统性病变综合征渐多
这些年,单一病变病例症状渐少,而诱发的系统性病变综合征尤多。如猪的饲养从乳仔猪的消化系统的腹泻性疾病综合征,到生长猪的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生长育肥猪的高热性疾病综合征及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征等等。系统性病变综合征的出现,往往体现了养殖场地的外界大环境、圈舍内的小气候、人为的免疫干扰、动物营养等与多病原的共同致病性的综合性结果。
2.1 疾病监测
注意做好各类疾病的监测,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防控早治疗。
监测的范围,应囊括养猪场、养猪户、交易市场、屠宰场、跨省调运生猪等等。对近期发现疫情,有疫情频发的猪场,应作为重点检测对象。常用的检测方法,配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原学监测等等,确保确诊诊断的准确性。
注意做好各类病害的接种防疫,对所有生猪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用法用量: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因地因场制宜.对未发生过猪瘟的猪场。随着母源抗体的减少,乳猪长到35日龄左右时.母源抗体的水平已达不到保护乳猪抗猪瘟的程度,据此。乳猪应在35日龄第一次免疫注射猪瘟脾淋苗,65日龄时再进行第二次免疫。
2.2 加强仔猪养护
生猪养殖各阶段中,衡量猪场养殖效益的重要指标,就是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由此,在断奶后的窝重和成活率,对养殖效益的提升很关键。由此,建议加强仔猪养护管理,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及时补食初乳,确保吃够吃足,以便获得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能很好防控诸如腹泻、猪瘟等疾病的发生。提早诱食仔猪,改善仔猪养殖阶段的饲喂管理条件,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2.3 注意传染病防治
传染病的防治是关键,根据猪场规模,合理规划养殖密度。秋冬季节来临,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将成为重点防病对象。根据此病发生情况,此病流行前1周,用支原净,100ppm/次;金霉素,400ppm/次;或,多西环素,150~200ppm/次,连续用1周,对类似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痢疾、结肠炎、回肠炎等传染病的防控效果更好些。注意加强饲料管理,避免饲料霉变变质,适量用霉菌素吸附剂,用3kg/次,能确保改善饲料品质。对于散养养殖户主,注意勤扫,勤换垫土,舍内污物集中堆积发酵,及时喷施消毒药剂,确保养殖环境的整洁卫生。
[1] 乔睿.生猪养殖业中生猪疾病的防治[J].当代畜牧,2014,(23):25-26.
[2] 马瑞卿.生猪养殖中的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4):130.
[3] 王劲松.大中农场2009年生猪养殖业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