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综合防治措施

2016-01-30 20:27:44李玉刚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疹块猪丹毒血型

李玉刚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漠沙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新平 653403)

猪丹毒综合防治措施

李玉刚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漠沙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新平 653403)

猪丹毒因丹毒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此病感染后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强与弱,与自身抵抗力、病毒强弱等,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可经猪丹毒分三型:败血型、疹块型、慢性型。结合多年来此病的防治经验,发现易感病例后,早期务必增加用药剂量。后期,酌情减轻或减半常用量。对未见症状的病猪,应紧急接种猪丹毒疫苗。或者,早期用抗生素治疗,病情得到稳定后,可尝试进行接种。此病康复治疗期间,重视消毒管理很重要和关键。文中将上述要点一一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做技术指导。

猪丹毒 防治 症状

1 前言

猪丹毒为养猪常见多发病,此病目前分布世界各地,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总结多年来此病的诊治病例,就诊治要点做汇总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2 猪丹毒流行病学

致病菌原为红斑丹毒丝菌,革兰氏显阳性,青霉素类药物较敏感。此菌自然界存活能力较强,对阳光、干燥、烟熏等有着很强的抵抗力。一般的消毒药剂,诸如: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溶液等等,均可将其杀灭。此菌耐酸性强,胃酸杀灭能力差,有经肠胃传播感染的可能。就流行季节而言,夏秋潮湿季多发常见,多数为地方流行或散发性。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分泌及排泄物中含大量致病菌源,污染周边养殖环境,造成传播感染。排出体外的菌源,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能继续繁殖感染。除消化道感染,破损伤口,蚊虫叮咬等等,均可机械传播此病。易感猪群当自身抗体能力降低时,将诱发内源性感染。

3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症状强与弱,与自身抵抗力、病毒强弱等,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猪丹毒有三型:

3.1 败血型

急性败血型病例,多数突然死亡,体温骤升达43℃。受此病影响,病猪食欲废绝,甚至不食,精神萎靡,排粪干燥,后期下痢,卧地不起。个别病猪发病后不久,在耳后、颈部、胸腹部等处,可见大小不等的红斑,后期逐渐暗紫色,手压褪色,后有恢复。严重感染病例,呼吸困难,脉搏增速,死亡率极高。

3.2 疹块型

典型症状:食欲废绝,精神萎靡,体温骤升,高41℃以上,便秘呕吐。周身背部、胸部、颈部等处皮肤,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疹块,又称“打火印”,病程在10~12d左右。

3.3 慢性型

典型病症:伴发关节炎、心内膜炎,抑或单独发病,抑或两者并发。此种病型多数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变而来,伴发关节炎病例,四肢关节肿胀,伴发热痛,常常卧地不起,驱赶困难。伴发心内膜炎,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心跳加快,皮毛杂乱,膘情不好,体温骤升,严重贫血,最后致死。

4 剖检变化

败血型猪丹毒主要以急性败血症全身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脾脏呈樱红色,质地松软,显著肿大,切面外翻,凸凹不平,切面白髓周围有颜色深于红髓的圆形红晕,脾髓暗红易于刮下,脾小梁和滤泡的结构模糊。肾脏体积增大,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呈弥漫性暗红色,纵切面皮质部有小红点。整个消化道都有十分明显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变化,胃底及幽门部尤其严重,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和小点出血,表面有多量黏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呈弥漫性紫红色,心脏瓣膜处具有溃疡性和花菜样增生物及四肢关节的慢性炎症。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综合诊断。猪丹毒流行时,多侵害架子猪,母猪、仔猪也会侵害。败血症的病猪体温42 ℃以上,死亡较突然,疹块型的皮肤有典型症状,剖检主要呈急性胃肠炎,尤以胃底部呈弥漫性出血,肾混浊,肿胀,呈暗红色,切面皮质部肾小球肿胀、出血,脾肿大呈樱红色,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

病料采集,①急性败血型。采集病猪高热时期的耳静脉血,死亡的病猪可采血液、心、肝、脾、淋巴结等内脏器官。②亚急性皮肤疹块型。采集病猪皮肤疹块、血液、心、肝、脾、淋巴结等。③慢性关节炎型。采集病猪的关节液、心内膜的增生物。采集病料作微生物学诊断,为确诊此病的关键依据。

6 防治体会

(1)此病首次用药治疗,用药剂量务必要大。之后的康复治疗,维持正常用量或酌情减半,能达到提升治愈率。

(2)临床用药治疗期间,对未见症状的病猪,应紧急接种猪丹毒疫苗。而发病病例的治疗,及早用抗生素治疗,病情得到稳定后,可尝试进行接种。此病流行期间,正确的做法是,紧急接种灭活苗。同时,配用合理的药物治疗。接种无合适疫苗的话,可考虑待病猪病情稳定后,接种活疫苗。

(3)此病康复治疗期间,重视消毒管理很重要和关键。期间,应对猪场用具、圈舍等等一一例行消毒,每天1次,待最后一只猪康复后,消毒方可停止。

(4)接种防疫疫苗,做好口蹄疫、伪狂犬病等的防疫接种。而对猪丹毒的预控,建议用猪丹毒活疫苗。通常情况下,接种后1周,将产生较强的免疫效力,有效保护期达半年之久。

(5)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尽量不要外购猪。确需引种时,严格检疫,隔离饲喂30d,做好防疫接种,方可混入大群饲喂。

(6)注意病死猪、粪便、垫料等的无公害化处理,调查证实:病死猪为此病传播感染的重要传染源。所有病死猪尸体,需经焚烧、深埋等无公害化处理。场地内粪便、垫料等,堆积发酵,可做有机肥二次循环利用。

[1] 张兰.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8):47.

[2] 王强,刘社会,杨立鹏.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5,(2):122.

[3] 郝红霞,左春生,龙金凤,等.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报告[J].湖北畜牧兽医,2015,36(7):25.

猜你喜欢
疹块猪丹毒血型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亚急性型猪丹毒并发皮肤感染的治疗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云南农业(2019年1期)2019-02-16 06:38:38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7期)2016-12-01 03:43:36
猪丹毒的防治
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体会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0
猪丹毒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