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义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术布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临潭 747599)
羊寄生虫病防控的新策略
王忠义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术布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临潭 747599)
羊寄生虫病的存在,一则影响羊群生长发育,二则继发其他病症,加重致死率,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析此病病理过程,羊群感染寄生虫病后,严重损害自体细胞。在修复过程中,将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分泌的大量有毒物质,同样影响羊群的健康状况。针对寄生虫的防治,结合多年来的防病经验,务必做到:改善养羊环境,降低此病感染可能;驱虫要有针对性,选择合理驱虫方法;做好科普宣传,争取群防群治;重视羊群饲喂管理,改善羊群饲喂管理条件;探索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寄生虫病感染概率。文章将就要点做详细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寄生虫病 防治 健康
现在养羊业呈规模化发展,而在影响养羊效益的诸多因素中,疾病的威胁程度不容被忽视。在所有易感病害中,寄生虫病为最常见的疾病,具有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一旦感染后,将严重影响羊群生产能力,降低最终养殖效益。
2.1 寄生虫种类
羊寄生虫病是指因寄生虫引发的各种疾病,常见的种类有羊原虫病、羊疥癣病以及羊线虫病等。其中羊原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羊的健康的疾病,其致病原因就是羊体内寄生了蜱虫,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导致羊的体温不断升高,并伴有呼吸困难,出现羊的生命体征逐渐减弱的症状。羊疥癣病属于皮肤病,其发病原因是羊的皮肤里寄生了痒螨与疥螨,这种疾病的传染性极强,能够在一只羊发病后迅速传播至整个羊群,患有羊疥癣病的羊会具有情绪不稳定、行为躁动的症状,逐渐的发展为营养不良,进一步发展就会发导致羊的死亡。羊毛线虫病则分为两种,一种是肺线虫病,患病症状是羊出现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部位出现肿胀和浑浊的现象。而另一种是消化线虫病,这种线虫病会导致羊在患病后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严重影响羊的健康。
2.2 对羊群影响
寄生虫整个生命周期,分成长期、发育期和繁殖期。羊群一旦感染寄生虫病后,将严重损伤自体细胞。而在受损细胞恢复期间,将消耗自身大量的营养物质。比如:寄生成虫产卵,将吸收寄主血液中大量的营养物质。由此,感染寄生虫病病羊死亡,重要诱因在于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而随营养物质的缺失,受损细胞修复难度大,将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直到病羊致死。而且,感染的寄生虫,在羊体内分泌大量的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同样将影响羊群的健康状况。
3.1 改善养羊环境
羊寄生虫病的发生,与养羊环境关系很大。一旦养羊羊场,有寄生虫卵和幼虫寄生,将为羊群感染寄生虫病提供可能。由此,建议注意清灭生态环境中,可引起寄生虫感染的因素,切断寄生虫传播感染途径,大大降低寄生虫病感染的概率。
3.2 驱虫要有针对性
在羊寄生虫防控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前提,应对寄生虫感染的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此,建议利用诊断盒更详细了解寄生虫状况。而且能根据检测的结果,进行针对性合理高效的驱虫工作。选择有效的驱虫药物,驱虫后3~5d,采样羊群寄生虫感染情况,检测驱虫成效,避免以往驱虫的盲目性。同时,更应该注意选择合理驱虫方法。准备驱虫之前,应对每种驱虫方法做实验尝试,确保驱虫方法的安全性和实施范围的有效性。而且,充分考虑妊娠母羊用药的持久性,研究二次用药会不会形成药物残留,而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3.3 做好科普宣传
羊寄生寄生虫病的出现,大大威胁到养羊效益的提升。由此,针对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应针对一线养羊人员及兽医工作者,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一方面宣传羊寄生虫病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宣传寄生虫病科学防控的方式和方法,积极争取群防群治。总之,尽最大的可能提升兽医及养殖人员,对科学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视程度,确保一旦羊群感染寄生虫病,能得到更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3.4 重视羊群饲喂管理
改善羊群饲喂管理条件,对降低寄生虫感染概率大有裨益。
饮水安全,被污染的水源,比如:浅水、不流动水池等等,都为寄生虫卵、幼虫、中间宿主等等生长发育的重要场所,这样的水源一定不能被动物饮用。在此,尽量选用自来水、井水,或石底的水。
圈舍卫生,搭建圈舍尽量远离池塘、水塘等等,养殖圈舍务必清洁卫生,确保充足光照强度,养殖密度应适中,避免舍内羊群拥挤。及时清理粪便,集中堆积销毁,避免传播感染。
饲料卫生,饲料同样为寄生虫感染的媒介,一旦饲料被寄生虫所污染,将大大增加感染概率。由此,建议保管好饲料,避免受寄生虫污染。早期收割牧草,建议保存4~6个月后,经晾干贮藏后,方可饲喂。
3.5 探索生物防治技术
全新生物技术的应用,比如:天然拮抗物,为控制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措施。在比如,用捕食线虫性真菌,用于羊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控效果会更好些。这种真菌治疗此病的原理,在于限制寄生虫病感染程度在临床能力之下,尽量降低寄生虫带来的经济损失。
为加强羊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我们必须适当的采取防控羊寄生虫病的新策略,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疾病防治用药的合理性等,提高羊寄生虫病的防控水平,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1] 王光雷.牛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13,(12):39-42.
[2] 姜晓文,张春燕,于文会,等.复方伊维菌素乳液在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8):169-171.
[3] 王光雷,刘志强,努尔,等.我国九省(区)羊病调查报告[J].草食家畜,201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