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波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红松洼牧场,河北承德 068450)
禽畜养殖污染的形成及无公害化处理
于艳波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红松洼牧场,河北承德 068450)
分析禽畜养殖污染形成的原因,与农田吸纳农家肥率低、养殖场规划布局不合理、饲喂养殖规模不适度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做好禽畜养殖污染的无公害化处理,应注意:严格履行职责,增强养殖环保意识;照顾行业特殊性,给予环保扶持粪污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掌握无公害化处理的方式等等,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禽畜 污染 防控
禽畜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给居民创收增收的同时,同样带来环境污染的“恶果”,严重威胁到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公共卫生安全。今后,加强禽畜养殖环境治理工作尤为重要和关键,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几年来,禽畜规模化发展,大大促进其产业化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禽畜粪便和污水量超标,大大超出自然承载能力,而加重环境污染的问题频出。分析导致此问题出现原因,与如下因素相关:
2.1 农田吸纳农家肥率低
很长一段时间,禽畜粪肥是农田有机肥的主要来源。根本上来讲,养殖业和种植业相辅相成,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料草,养殖业为种植业同样有机肥源,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但是,这些年来,化学肥料的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有机肥的使用量,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良性循环被打破,大量的粪污被残留,而形成污染环境的重要来源。
2.2 养殖场规划布局不合理
禽畜养殖生产中,环境保护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养殖业的发展中,人们普遍忽视环境污染的治理。部分养殖场选址不科学,场地内布局不合理,没有配套的治污处理设施。导致生产与污染物治理的不同步,场地内积蓄大量的粪便、污水等等,长时间得不到处理,聚集成灾,将加重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2.3 饲喂养殖规模不适度
禽畜养殖场、养殖小区最终养殖规模的确定,应根据地方自然经济情况,结合农牧、种养,最终以地定畜的管理原则。换句话说,就是规划用地应考虑环境容量,确保土地环境能安全的吸纳禽畜粪污,最终确定饲喂数量,确保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有足够的土地消纳,减少污染,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农牧业的良性循环。而一些地区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中强调做大产业,追求规模,导致相对狭窄的土壤无法消纳大量的粪便,造成环境污染。
3.1 严格履行职责,增强养殖环保意识
对规范禽畜养殖业的发展,国家已经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动物防疫法》《禽畜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等,为养殖污染物的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由此,有关部门应履行职责,依法治污。根据当地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动物种类、养殖规模,制定禁养区、限养区,建立产、排污监测机制,对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工艺和运行做出环保评估,加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选址、场区布局、污水排放、粪便处理的监督管理,把具有与畜禽养殖规模相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列为建立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审批的必备条件加以审核,环保评估不过关的养殖场不许使用;对原有的养殖场、养殖小区要进行改造,限期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业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3.2 照顾行业特殊性,给予环保扶持
目前,禽畜产品市场波动大,供需平衡掌握难度大。而且,存在不小的养殖风险,导致基层养殖户主,没有很多的资金用于排污的综合治理。由此,鉴于产业的特殊性,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在环保设施建设、工作运行上,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适当倾斜与支持,鼓励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开展粪污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环保、生态养殖。
3.3 粪污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掌握无公害化处理的方式
对于场区内粪污的无公害化处理,必须要掌握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而且,能根据实际养殖情况,酌情选择无公害化处理的方式。可供选择的模式有:(1)场区建造粪污处理设施。早期养殖场地规划,务必综合考虑周边粪污承载能力。场地内配套设施的建设,符合基本的粪污减排要求,固态废物和液态废物,分类存储处理。结合清粪工艺、粪尿干湿分离等技术,综合利用菜地、果园、林地等消纳粪污的能力,确保种养区立体化发展,确保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储粪池的搭建,应考虑到废渣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控制粪污的污染面。(2)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粪污的无公害化处理,经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同样为不错的选择。在解决粪污污染方面,沼气配套模式意义重大。此项技术应用到位,一则能清洁能源,二则有利于物质循环生态模式的形成。将沼渣还田、沼液养鱼,实现粪污的循环利用。(3)有机肥加工。禽畜规模化养殖场内,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利用微生物技术和生物工艺技术,将场地内粪污发酵腐熟后,形成复合有机肥,同样为不错的选择。经调查证实:经此种方法每收集处理禽畜粪污4万吨,就能生产有机肥达1万吨。而且,生产的有机肥,安全、绿色、无公害,是污物循环利用的最佳选择。(4)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当前,生态保护的呼声渐盛。响应生态畜牧的发展要求,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垫料用锯末、秸秆等做原料,适量添加生态制剂,制作为发酵床。发酵床上养猪,排泄的粪污经微生态有益菌酵解后,能起到粪污无公害化处理的效果。采用此项技术,基本上实现了,免冲洗、免清粪,减少猪场污染源的形成,养殖场无异味,污物的零排放,起到生态、环保、清洁的最终目的。
[1] 陆文聪,马永喜,HolgerBergmann.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方式的优化研究——以北京顺义区某村生猪养殖为例[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6):48-51.
[2] 张磊,田义文.治理农村禽畜粪便污染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52-1454.
[3] 姚丽贤,李国良,党志.集约化养殖禽畜粪中主要化学物质调查[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0):1989-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