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元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4045)
猪腹泻的鉴别珍断及防控原则
何华元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4045)
猪腹泻影响猪的正常发育,造成经济损失,且带来公共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猪腹泻的各种发病原因,指出了鉴别诊断方法,探讨了有效防控措施,为以后的工作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猪腹泻鉴别诊断防控
猪腹泻作为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猪的正常发育,影响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同时,经培育猪只最终影响肉品品质,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带来公共安全隐患.认识猪腹泻的发病因,做好鉴别诊断,了解基本的防控原则,对于今后科学防病,提升养殖效益是大有裨益,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腹泻,又称拉稀,为常见多发病.不同日龄阶段猪,均有易感性.但尤以哺乳和保育阶段的仔猪多发.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比正常情况下增多,粪便稀薄呈稀粥样或水样,并带有黏液甚至血液.健康猪进食后,饲料经过胃肠道的消化至饲料残渣自肛门排出,一般需要18~36 h.在腹泻时,由于胃肠蠕动加快,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大大缩短。
导致猪腹泻的病因中,由病毒、细菌感染所致所占的比例要大些,比如:传染性肠胃炎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疱疹病毒、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等,一经感染可诱发腹泻病例出现.再比如:副伤寒、魏氏梭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等,经侵染猪体后同样可导致腹泻症状.此外,寄生虫感染.诸如:球虫病、蛔虫病、鞭虫病等等,导致腹泻的病例也有增多的趋向.除此之外,营养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如低血糖(饥饿性腹泻)、日粮抗原过敏性腹泻(大豆过敏)、非病原性腹泻(缺铁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性腹泻).营养缺乏、饲料霉变或误食有毒物质以及酸、碱、砷等化学药物,都可以诱发或直接造成猪腹泻的发生.环境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如气温突变、寒冷刺激、阴雨连绵、湿度过大以及环境突然改变造成机体应激性反应,都可以诱发或直接造成猪腹泻的发生。
由于致病因子的剧烈刺激,肠蠕动加速,分泌增多,引起剧烈的腹泻,病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一系列全身症状.可引起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由于长期或剧烈腹泻,导致大量肠液、胰液、钾和钠丢失以及重吸收减少而引起脱水、电解质损失和酸碱平衡紊乱。
可引起肠管的屏障机能障碍和自体中毒急性肠炎,特别是十二指肠出现炎症时,黏膜肿胀,胆管口被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道,细菌得以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加之黏膜受损,可将毒素吸收入血液循环,引起自体中毒。
4.1年龄判断
不同日龄阶段,感染腹泻类别差异显著.通常情况下,1~2日龄仔猪,以大肠杆菌、梭菌等感染为主;7日龄上猪只,以痢疾、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感染为主;10日龄以上猪只,以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传染性肠胃炎等感染为主;时间趋向不明显,腹泻症状不严重,多数为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感染为主.如果一窝猪中只有少数猪发生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大和最健壮的猪发生腹泻,大多为梭菌性肠炎引起;一窝猪中只有少数猪发生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小和最弱的猪发生腹泻,大多为低血糖引起。
4.2腹泻程度判断
根据腹泻程度,可判断发病类型.如呈爆发性、迅速感染,可判断为病毒性腹泻;如呈隐性、缓慢经过,随时有加重,可判断为细菌性腹泻。
4.3粪便是否带血
如粪便鲜红,多数为血痢、鞭毛虫诱发;如为黑便,多为胃溃疡所致,病因与饲料过细相关,应多加注意。
4.4粪便酸碱度和性状
病毒性腹泻的粪便多为酸性,其他腹泻的粪便多为碱性;水样呈喷射状的腹泻大多由病毒引起;黏液状或糊状,带有泡沫状的粪便大多由细菌引起;糊状、黄灰色、恶臭的粪便大多为球虫性腹泻;腹泻伴随口流泡沫、呕吐以及神经症状,大多为伪狂犬病病毒引起。
猪腹泻诊治难度大,预防到位是关键.原则上,应落实好如下几点;
(1)隔离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完善生物安全机制,严格消毒管理,及时清扫圈舍,做好圈舍保温工作.经确诊为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应及时隔离病畜,将其安置于温暖、干燥、经消毒的隔离圈舍,遏制病情蔓延扩散.同时,安排专人看护,加强病猪管理,避免相互间感染.同时,健康猪群转移到安全地带饲养.被病猪污染的用具、车辆、地面等,用安全高效的消毒药剂,彻底消毒一遍.而且,最好将常规消毒药剂,涂抹于母猪的腹部、乳房等处,做好预防感染的准备。
(2)预防接种,经传染性疾病诱发的腹泻,诸如:黄白痢、病毒性肠炎、猪瘟等,经预防接种可达到科学防病的目的一般接种与母猪,通过被动免疫仔猪,确保仔猪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达到防病的目的.也可主动接种仔猪,获得主动免疫能力,但是要注意接种应激的控制。
(3)抗菌杀毒,防控腹泻类疾病的各类措施中,使用抗菌杀毒类药物最常见.目前,抗菌杀毒药为防控细菌性腹泻的主要措施,对于病毒性腹泻而言,使用抗菌杀毒药在抑制病毒滋生的同时,还能达到预控细菌继发感染的目的,防控效果较理想。
(4)对症疗法,康复治疗期间,留意病情变化,观察猪体质状况,及时对症治疗.落实强心、补液、收敛、纠正酸中毒等等.腹泻病例中,多数脱水比较严重,做好补液准备,至关重要.此外,腹泻的同时,猪体流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盐分的损失.由此,补液应多加留意。
[1]兰新财,赵丽丽,叶志惠,等.复方中药口服液抗腹泻作用机理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4(6):19-21.
[2]李严,贺薪.猪腹泻病防控经验谈[J].农民致富之友,2014, (20):267.
[3]杜乐妍,刘文青,赵宝华.我国主要猪病毒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2):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