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良
(白沙畜牧兽医站,重庆 402289)
规模养殖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对策
何浩良
(白沙畜牧兽医站,重庆402289)
近几年来,随着畜禽规模养殖场的迅速发展和现代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药的应用品种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作为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各种新闻媒体争先报道的一个热点问题.兽药残留不仅直接对人体产生急性、慢性及毒性作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而且还通过环境和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直接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畜禽产品的出口创汇.因此,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有力措施,减少和控制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发生,而如何控制兽药(饲料添加剂)的残留?结合当前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的实际,浅谈一下笔者对控制药残的几点体会。
规模养殖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控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肉、禽、蛋、乳等动物性食品在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为了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畜牧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兽药;为了提高畜禽动物的生产效率,在养殖中广泛使用饲料添加剂.但是违规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会造成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动物体内蓄积,人们食用兽药残留量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保障人民的健康食品安全,必须对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规范和控制。
动物对药物的代谢过程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数药物通过动物机体吸收后,主要以肝脏代谢进行分解,药物经胆汁由粪便排出体外.有些也会通过泌乳和产蛋过程残留在乳和蛋等畜禽产品中.部分性质稳定的药物被排斥到环境后仍能稳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从而造成环境中药物残留.这些残留的药物通过畜禽产品和环境慢慢蓄积于人体和其他植物中.人如果长期食用这些动物和植物产品,就会最终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耐药菌的增加,失去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或因大量蓄积而对畜体产生毒害作用,甚至对人造成"三致"(致残、致癌、致突变)的严重后果。
2.1环境控制
禽场是家禽全过程生长发育的场所,其环境质量的好与差,会直接影响到禽产品的卫生质量.因此,作为生产畜禽产品的"工厂",畜禽饲养场首先必须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各种要求,其选址、设计、规划布局应选择在无工业污染、环境相对较为安静的地方,以防止工业"三废"(即废渣、废气、废水)和噪音对畜禽的影响,其空气、水质、土壤均应经过专门机构定期和不定期监测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卫生标准.其建设要按照标准化进行设计和施工,做到地面硬化、粪便易除、光照适宜、通风良好、能防暑防寒,又要避免因设计布局不合理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卫生监管
2.2.1圈舍卫生圈舍卫生的好与差对畜禽的生长和有效防控疫病极为重要,搞好圈舍卫生,保持圈舍温度、湿度,保证畜禽清洁健康的生存环境是养殖场发展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所以,要想养殖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搞好圈舍卫生,及时清除和处理粪便、更换垫草、清洁圈舍、定期消毒、保持畜体卫生。
2.2.2坚持消毒为有效预防畜禽疫病,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消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和防控措施.在设计建设养殖场时,必须要同时设计建设相应的消毒设施,并配置相应的设备.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消毒目的而定,通常应选高效、低毒、低廉、使用方便,对人和畜禽安全、无残留和毒性,并且在畜禽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消毒剂。
2.2.3淘汰患畜在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一旦有畜禽发病,就要及早隔离病畜禽.必要时可添加作用强、代谢快、毒副作用小、残留低的非人用药品和添加剂,或以生物学制剂作为治病的药品,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发生传染病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对患病畜禽进行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施行紧急免疫等等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2.2.4防治疾病防治畜禽疾病,应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严格执行兽医法规,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用药、消毒和病畜禽处理程序,搞好圈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可有效杀灭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定期驱虫(防止寄生虫的毒害作用)等工作.防止畜禽发生疫病,避免动物发病,从而减少用药,确保畜禽及其产品健康安全、无残留。
2.3加强管理
畜禽的饲养管理是无公害畜禽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采取以下主要措施,提高畜禽及产品质量,保障人们食肉安全和身体健康。
2.3.1选好品种为保证畜禽产品的质量,首先必须选用优良、高产、优质的畜禽品种,并饲养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消费者喜爱的杂交商品畜禽,通过不断引进和更新品种,从而提高畜禽产品品质。
2.3.2自繁自养搞好畜禽品种繁育,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到外地引种,尽可能地避免疫病传入,以减少因引种带来的疫情风险.同时,要坚持推广先进的改良技术及人工授精技术,以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健康安全、优质的生活需求。
2.3.3健康养殖以围绕无公害饲料正确使用为核心的技术,采取限量的采食方式,视具体情况每日饲喂3~4次,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增加饲养成本,以及畜禽过分采食引起下痢.每天都要给畜禽充足的卫生饮水,无公害饲料的保存要做到防潮、防霉、防鼠、防污染。
2.3.4阶段饲喂采用阶段饲喂法,掌握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根据不同畜禽的不同生长阶段,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的机体抵抗能力,防止畜禽发生疾病,减少用药机会。
2.3.5环境控制目前人们对养殖业中的动物粪尿污水处理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要以粪便无害化处理为中心的环境控制技术.饲养户每天必须清理环境卫生,每户必须建适合饲养规模防渗的贮粪池,每公斤粪、尿大约用2~5g漂白粉消毒后,贮于地中待腐熟后送到田里。
2.4饲料使用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量不断增多,残留"三致"及耐药性等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对此,要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必须首先提高饲料的质量.一定要做好原料检测、脱毒、保鲜等工作,尤其是饲料添加剂、配合饲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异嗅,且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同时,禁用某些危及人民健康和安全的饲料,以保障人类食用畜产品的安全.对此,挖掘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研制中药饲料添加剂使之在现代畜牧业中发扬光大,的确是非常有意义的。
2.5兽药使用
2.5.1科学用药要做到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对症下药、适度用药,只能使用通过认证的兽药和饲料厂生产的产品,避免产生药物残留和中毒等不良反应,尽量使用高效、低毒、无公害、无残留的"绿色兽药",要在兽医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得私自用药.饲养过程的用药必须有详细的记录。
2.5.2记录用药规模场(户)要规范对免疫情况、用药情况及饲养管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必须按照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休药期等规定严格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遵守用药规定,及时停药、停喂饲料添加剂。
2.5.3严格休药要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根据药物及其停药期的不同,在畜禽出栏或屠宰前,或其产品上市前及时停药,养殖场主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动物屠宰前休药期和用药后禁止上市期限的规定,以保证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不超过限量,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以避免残留药物污染畜禽及其产品,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2.5.4不用禁药饲养畜禽过程中要严格用药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饲料、兽药管理的规定,严禁在饲养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未被批准的、国际卫生组织禁止使用的所有药物,不得将人畜共用的抗菌药物或可能具有"三致"作用和过敏反应的药物,尤其禁止将它作饲料添加剂使用,对允许使用的药物要按要求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的规定,宰前按规定必须停药。
2.6定期药测
在饲养畜禽的整个过程中,要定期对水样、饲料、畜禽粪便、血样及有关样品进行药物残留监测,及时掌握用药情况,以便正确采取措施,控制药物残留。
[1]刘明生,邱水平,姜文娟,等.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危害及其监控措施[J].饲料博览,2001,(12):28-30.
[2]陶平.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原因及控制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