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
(太湖县晋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太湖 246410)
安庆六白猪的保种与利用
张海英
(太湖县晋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太湖 246410)
安庆六白猪俗名六花猪,原产于安庆,因其毛色特征为全身黑色,额部、尾端和四肢下部为白色,故得名安庆六白猪。安庆六白猪是在以青粗饲料为主的舍饲条件下,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精心选育形成的耐青粗饲料,肉质优良的地方品种。近几年来,太湖县畜牧兽医局、太湖县安庆六白猪保种场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通力合作,有计划地实施以安庆六白猪为母本的杂交选育,以开发利用促进保种。
安庆六白猪 保种 利用 生产性能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养殖业已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人们已从以往单纯对猪肉量上的需求逐渐过渡到了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人们对肉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迫使畜禽培育工作者和生产者不得不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选育出肉质好的品种,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肉产品的需求。
安庆六白猪是由华北型黑猪同华中型花猪在皖西南沿江丘陵畈区长期混交而成的肉脂兼用型地方品种,具有皮薄毛稀,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三元杂交猪第一母本的首选和优质猪培育的重要原种之一。安庆六白猪于2001年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列入第一批“安徽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中,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现主要分布于太湖、望江、宿松、怀宁等地。
1.1体型外貌
安庆六白猪体型中等偏小,头轻,嘴筒宽中等长,鼻面微凹,耳大下垂至嘴角,皮薄,毛稀。全身被毛黑色,毛短稀,额部、尾端和四肢下部均白色为其毛色特征。腹小微下垂,四肢结实,背腰平直,体形修长,后躯丰满,有效乳头七对以上。
1.2繁殖性能
安庆六白猪小公猪3~3.5月龄,小母猪3~4月龄开始性成熟。母猪发情周期为18~21d,发情持续期为3~4d,公猪7~8月龄体重达40~50kg,母猪5月龄体重达30~35kg时,开始配种利用。母猪一般一年繁殖两窝,有的达2.5窝。
初产母猪平均产活仔数7.73头,平均初生重0.65kg,双月断奶平均仔数7头,平均窝重63kg,平均个体重9kg。经产母猪每窝产活仔9~13头,仔猪初生重0.8kg,60日龄断奶窝重95kg左右。哺育率98.17%。
1.3胴体品质和肉质
安庆六白猪的屠宰测定表明:80~90kg体重阶段的屠宰率平均为73.2%。活重在90kg以上的屠宰率平均为75.7%,背膘厚为3.22cm,眼肌面积为17.6cm2,分割瘦肉率可达34.5%~36.2%,分割脂肪率为30%,瘦肉与肥肉比为1:0.87。肉质鲜美,大理石纹清晰,肉色鲜红,有光泽。
安庆六白猪与国外优质猪种相比,有着生长慢、瘦肉率相对较低、饲料利用率不高等劣势。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因饲养安庆六白猪经济效益较差,农户饲养积极性不高,导致安庆六白猪数量下降严重。为了保护安庆六白猪的种质基因库,最有效的措施是对本品种优质基因充分利用,即在品种开发和利用中加以保护。
2.1是保护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需要
安庆六白猪具有体质健壮、耐粗饲、抗逆性强、繁殖率高等优良特性,被专家们一致公认为生产优质肉猪的理想杂交母本,与外来良种猪杂交均表现很强的杂交优势,具有繁殖性能强,肉质好,适应性强,能充分利用农家饲料。
2.2是有效形成地方生猪品牌体系建设的需要
杜长大商品猪虽然目前农户饲养经济效益好,瘦肉率较高,但肉色偏淡,适口性差。其产品销售在一定区域内受到限制。而安庆六白猪肉质鲜美,是理想的第一杂交母本,生产的商品猪肉质好于杜长大商品猪,适合在一定的区域内销售。但目前安庆六白猪种猪供应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二元杂交母猪,社会私自引种、留种混杂,品质根本无法保证,生产出的商品猪标准化、规格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为从根本上突破这一瓶颈制约,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种猪品质,促进优质杂交猪技术的推广,必需建立品种资源保护场,有效保存地方良种,完善二元杂交母本的供应体系,并有效形成地方生猪品牌。
2.3是改良猪肉品质的需要
加入WTO后,根据国际猪肉市场质量指标的走势变化,具有系水力好、肉色深、纤维细嫩、肌间脂肪含量高及繁殖力强等优点的安庆六白猪将逐渐发挥其优势,在将来的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是不可短缺的宝贵猪种基因库资源,对改善杂交商品猪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4是生猪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太湖县是安庆六白猪主产区,是国家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瘦肉型猪生产系列标准试点县,培育开发利用安庆六白猪新品系。有利于我地生猪品质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和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地方品牌。可以更进一步带动皖西南地区及全省乃至全国的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形成配套齐全、结构合理的全省良种繁育体系,以尽快提高良种化程度,促进养猪业向“高产、低耗、优质”的方向持续稳定地发展。
2002年太湖县畜牧局建立了观音种猪场,承担安庆六白猪的保种工作,分场内饲养和经济补贴农户饲养,所产仔猪按制定的保种技术方案选留后备母猪。
为了有效保存和开发利用安庆六白猪这一优良地方品种,更好地发挥其遗传优势,太湖县畜牧兽医局2006年扩大规模,建立了安庆六白猪保种场,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重点学科的技术支撑,利用安庆六白猪品种资源,与外来良种猪开展杂交选育,结合现代分子育种手段培育优质高繁殖力母系,在保证高繁殖性能,优质胴体,优良肉质和相对高速生长的前提下,培育安庆六白猪新品系,最终利用巴克夏、长白和大约克的不同纯系对其杂交配套组装,生产优质瘦肉型商品猪,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饲养技术集成研究和猪肉成品的加工与研发,建立示范基地。
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大大促进了本地优质猪生产和良种的换代升级,提高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保护了地方资源,打造地方自主特色品牌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