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可
一村33位进士中国唯一由皇帝命名“廉”字的村庄
可 可
走进廉村,时常会有一种穿梭在时光隧道里的感觉,整齐典雅的旧官道,古朴端庄的古民居,安宁祥和的老祠堂。萦绕在古老气息氛围里的,是那些被漫长岁月冲散的旧事。
廉村被誉为“开闽进士第一村”。唐中宗神龙二年,薛令之成为福建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50年后,为了嘉许薛令之清正廉洁,唐肃宗敕封他的家乡为“廉村”,并敕村前溪水为“廉水”,村后山岭为“廉岭”。廉村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赐名“廉”字的村庄。
千百年来,薛令之影响了世代学子,从唐代到清代,廉村共有50多人先后获取各种功名。光是宋代一百多年间,廉村就有23人取得进士。其中,陈氏家族还出现了一门五进士、父子兄弟三代俱登高第的奇迹。
廉村的荣耀显赫,就连宋代儒学家朱熹和他的父亲朱松,都曾慕名到这里讲学过。据说在宋代这段鼎盛时期,廉村的官道两边竟屹立着16座气势轩昂的进士府第。
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一个故事。由鹅卵石和条石拼成的古道,东西足有500米之长,是明代建造的官道样板。古道的两边,是20多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4座祠庙建于清代,这些古建筑之中不乏保存完好、精雕细刻的大型屏风和家具。
明代,廉村人为了抵抗频频骚扰的倭寇入侵,在村中四周建了一条1000多米长的城堡墙体。如今,这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历经岁月沧桑,只遗留下一些低矮的墙体,原来的8个“城门”,保留下来6个。
廉村处在赛江第三大支流穆阳溪边,昔日这里的码头曾经是“海舟鱼货并集,远通建宁府诸县,近通县城及各村”。据说廉村码头,繁华时候可与赛岐港一较高下,现在只余一处10多米宽的石阶。
陈氏支祠内悬挂有“吉水流芳”牌匾。宋代廉村人陈昇在江西吉水县当县令,受秦桧迫害回到廉村,由于陈昇为官清廉,吉水百姓为他制作了此匾,翻山越岭从吉水县送到廉村。
每年廉村从冬至那一天开始,村里就会连续演三天戏,戏曲内容都与廉政相关。农历五月初三,是薛令之神像巡游全村的日子,村中男女老少聚集明月祠,跟随神像走遍村里大小街道。
这一天,远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也都前来拜祭,以求家中学子有朝一日,能够像廉村人那样金榜题名。
唐肃宗为了嘉奖清廉为官的薛令之,特别下旨此封他的家乡为“廉村”,福安廉村也因此成为中国唯一由皇帝赐“廉”字的村。
廉村村内主要文物古迹有:明清时期的城墙、陈氏宗祠、陈氏支祠、后湖宫、妈祖庙、“一门五进士”古宅、“聪明泉”、薛令之故居、薛令之读书处(灵谷草堂)、古码头等。传统产业主要是田草织席等(摄影/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