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琪
一、巧背圆周率
从前有座山,山顶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这两个和尚是师徒俩,都很爱喝酒,可是酒必须要到山下去打,来得非常不容易。一天,老和尚拿出一壶酒,想一人独享,可又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就对小和尚说:“祖冲之算出了圆周率,你如果能把他算出的圆周率背出来,我就和你共享这壶酒,不然就罚你到山下打酒。怎么样?”
哪知老和尚这一招并没有难住小和尚,小和尚说:“我不但能背出祖冲之的圆周率,而且我背的比他的小数数位还多呢!”
老和尚冷笑着说:“别吹牛了,赶快背!”
“如果我能背出的话,那师父您就下山打酒,好不好?”师父不相信自己的徒弟能背出来,就答应了。可是他哪里知道,小和尚还真的做到了,背到了小数点后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
老和尚大吃一惊,问小和尚背圆周率的窍门。小和尚笑着说:“很简单,我是按我们寺庙所处的位置和喝酒这件事来记忆的。
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苦煞吾(26535),
把酒吃,酒杀尔(897932),
杀不死,乐尔乐(384626)。”
二、智创圆周率
老和尚听小和尚如此一说,不免奇怪,问:“你这背的是祖冲之的圆周率吗?怎么有‘山‘寺‘酒啊的,哪有这么巧呢?”
“就是这么巧。说是他算出来的也对,但也不全对,因为他只算到小数点后面第7位,往后的数字是后人计算出来的。”小和尚说。
“这就奇怪了,这祖冲之为什么不算得精确些呢?怎么还让别人来接班?”
小和尚不同意这种说法:“祖冲之算出圆周率可是公元5世纪的事,那时没有先进的计算方法和工具,算到小数点后面第7位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倒也是。那祖冲之是怎么算出来的?你给介绍介绍呗!”
“其实我也是听人说的。”小和尚侃侃而谈,“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基本步骤是这样的:1.先画一个圆,在圆内画一个顶点都在圆上的正方形;2.在圆内画一个顶点都在圆上的正八边形,接着一直画下去,十六边形、三十边形……画的边数越多,这个多边形的周长越接近圆的周长;3.用算筹(一种小木棒)计算。那时算盘还没有出现呢!他一直算到正两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的周长,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真有耐心!”老和尚说,“我说话算数,去打酒了。”
三、计算酒壶体积
老和尚正准备出发,小和尚拦住了他:“师父,我跟您说着玩呢,哪能让您老下山打酒呢?还是我去吧!”说完他就夺过酒壶下山去了。
来到山下酒店,小和尚把酒壶递给酒保,让酒保把酒灌满。酒保拿起竹筒做的酒勺,在酒坛里舀了2勺酒倒进酒壶,壶就满了。
酒保说:“5文钱1勺,你就付10文钱吧!”
小和尚说:“酒钱待会儿付,我先来算算,这酒壶的容积有多大。”
酒保大笑道:“小师傅,这酒壶是葫芦形状的,你怎么算得出来呢?”
“难道就不兴我算你的竹筒酒勺吗?它不是圆柱体的吗?这就好算了。”酒保不说话了,看小和尚怎样算。
小和尚用尺量了量竹筒酒勺,内径为10厘米,内高为12厘米,接着就算了起来。先算底面积——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圆周率≈3.14,(10÷2)2×3.14=78.5(平方厘米);再算竹筒容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78.5×12=942(立方厘米);装满酒壶需要2勺酒,那么酒壶的容积就为942×2=1884(立方厘米)。
酒保称赞道:“你这小和尚还真有两把刷子,这么快就把酒壶的容积算出来了。”
“我还能把酒的重量算出来呢!酒比水轻,1立方厘米的酒大约是0.9克,那么1884立方厘米的酒就有1884×0.9=1695.6(克),这壶酒将近1.7千克嘛!”
说完,小和尚付给酒保10文钱,提着酒壶上山去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