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叶珊
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对比评估及观察
朱叶珊
目的对比分析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肝硬化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疗效
酒精性肝硬化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几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该疾病病发时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乏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若患者未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导致病情的持续恶化,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2]。临床上常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为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比分析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就诊治疗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临床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在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5岁,平均年龄(54.32±5.21)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4.16±2.02)年。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54.61±5.10)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4.11±1.9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静脉滴注,465mg/次,1次/d。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静脉滴注腺苷蛋氨酸,1000mg/次,1次/d。治疗周期为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TBA。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肝功能指标下>50%,同时在正常上限值的2倍以下)、无效(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有效的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18例,占46.15%,有效19例,占48.72%,无效2例,占5.13%,总有效率为94.87% (37/39);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占30.77%,有效18例,占46.15%,无效9例,占23.08%,总有效率为76.92%(30/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TBA分别为(227.65±61.02)U/L、(321.20±52.02) U/L、(40.21±6.58)μmol/L、(34.23±3.55)μmol/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34.12±59.54)U/L、(322.41±53.11)U/L、(40.12±6.25) μmol/L、(33.24±3.56)μ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TBA分别为(40.35±20.31)U/L、(38.64±22.41)U/L、(19.64±3.20)μmol/L、(10.92±2.25)μmol/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7.54±11.41)U/L、(63.98±15.34)U/L、(26.43±3.33)μmol/L、(21.30±3.45)μmol/L。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种门脉性肝硬化,男性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女性人群[3],产生该病主要是因为长期大量的饮酒,导致患者体内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的现象,最终形成了酒精性肝硬化[4]。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的原因有多种,例如饮酒方式、性别因素、遗传因素等[5]。临床上常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物质,可以与肝细胞中的生物膜结合,从而对肝细胞膜进行修补,对肝组织中沉积的脂肪进行清除,同时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6]。腺苷蛋氨酸是人体组织及体液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该种药物可以通过转甲基作用,参与到人体内的甲基化反应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细胞膜的流动性及Na+-K+-ATP酶的生物活性,同时该种药物对患者的胆红素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可以阻止肝细胞的损伤及坏死,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肝功能的作用,缓解患者的病情。
在本次研究中,将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与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TBA等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肝硬化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陈予.腺苷蛋氨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疗效比较.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8):927-929.
[2]刘华,万荣,周莹群,等.腺苷蛋氨酸在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2):45-47.
[3]白冰,何清,唐尉,等.S-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系统评价.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2,4(2):1-9.
[4]何艳.酒精性肝硬化(AC)治疗中腺苷蛋氨酸的临床效果观察.医学信息,2015,28(6):109.
[5]于铭.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216-1217.
[6]王一歌,邹士辉,胡晔,等.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合并抑郁症45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150-1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110
2015-08-28]
471002 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