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2016-01-29 10:07:20栾小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
关键词:石术探查胆总管

栾小丹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栾小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术后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传统治疗方式主要是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随着腹腔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胆总管结石疾病中的应用也逐渐展开[2]。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以期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66±5.82)岁;观察组中男32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24±5.3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首先在患者的右肋缘下作一斜切口,将胆囊常规切除后再行胆总管探查手术,随即将胆总管的前壁切开并取出石头放置于T管内,在腹壁放置引流管,手术后2周予以造影检查正常后将引流管拔除。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首先对胆囊进行常规切除,然后在胆总管的前壁作一约1cm的纵行切口,同时由腹壁将纤维胆管镜鞘插穿刺到胆总管,并通过取石篮套将结石取出,结石取出后拉出穿刺鞘。结石取出干净后进行常规探查,观察是否有结石的残留。对于体积较大、数量较多的结石,先经切口将取石钳置入胆总管,并沿胆总管的走行方向进行探查,将结石取出后再进行探查,并用取石网篮将残留的结石去除干净。在胆总管内放置留置T管,在患者的右上腹部或者剑突下戳孔引出,手术后4周予以造影检查正常后将引流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结石复发率及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胃肠道生存质量(GIQLI)量表进行,该量表36项,每项评分分值为0~4分,总分144分,121.50~125.80分为正常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7.53±9.34)ml、手术时间(152.55±27.37)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31±3.43)h、治疗费用(8091.63±242.56)元、住院时间(11.25±2.91)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64±17.53)ml、(29.35±6.19)h、(9106.78±574.32)元、(214.63±38.62)min、(16.43±4.8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术后生存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2例)、结石复发率2.22%(1例)与对照组的8.51%(4例)、6.38%(3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GIQLI得分(124.13±4.7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1.12±4.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治疗以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为主,随着腹腔镜的发展,临床上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越来越广泛[3]。本研究中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开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纱布很容易牵拉患者肠管的脏器,造成患者浆膜的水肿,不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②腹腔镜手术对胃肠的干扰小,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较快,因此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③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切口创面小,能有效减少手术对于病患产生的刺激及创伤,有利于病患术后的恢复以及减轻病患疼痛的程度。④腹腔镜手术能影响患者血清中的胃泌素、胃动素的分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4]。

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应注意:①术者须具有丰富胆道外科手术经验、腔镜下打结技术及腹腔镜操作技术。②使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应严格按照手术的禁忌证选择患者的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凝血机制障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管癌、胆囊癌、合并肝内外胆道明显狭窄、腹腔内粘连严重的患者。临床医生在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时应注意把握手术的禁忌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祝平,詹银楚.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85例疗效分析.肝胆胰外科杂志,2013(1):59-61.

[2]叶小勇,吕会增,张帆.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256-258.

[3]李新刚,容杰,翁秋健.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中国医学工程,2015(6):184-185.

[4]贺艳平,徐钧.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74例临床疗效分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1):62-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60

2015-10-08]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石术探查胆总管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河北地质(2021年1期)2021-07-21 08:16:06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加强护理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出血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橡胶树miRNA 探查
贵州科学(2016年5期)2016-11-29 01:25:31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14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