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彩萍
西吉县第一小学
小学数学开启微课时代
贠彩萍
西吉县第一小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它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技能等单一任务而精心设计的,以流媒体形式展现该知识点或者技能,具有教学环节简洁、完整、针对性强等特点。微课的开展开阔了课堂教学的时空,突出了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效率;个性
微课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或某种技能等单个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具有教学目标明确、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教学时间短等特点,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此外,微课不同于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单一教学资源,它实用性更广,适用于各种教学情境,适合各阶段的学生,并且不受时空限制,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学习。
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生搬硬套的情况,学生的学习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微课的引进使得数学课具有了动态感,使学生的学习更形象直观,这样的设计也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动画片一直是小学生的最爱,因此在进行微课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flash制作一个动画,通过自制的贴合学生实际的动画小故事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人教版《0的加减法》时,我课前制作了一个“馋嘴的小猫”的动画微课——桌上放着一个漂亮的鱼缸,鱼缸里有7条小鱼,一只馋嘴的小猫趁主人不在家围着鱼缸打转转,想吃掉小鱼。小猫能够吃到几条小鱼呢?一个学生说吃到1条,动画随之一变,鱼缸里只剩下6条小鱼;吃2条剩5条……吃到最后,鱼缸里一条小鱼也没有了。小花猫正吃得滋滋有味呢,突然主人回家了,把小花猫吓跑了。这时鱼缸外躺着5条小金鱼,其中2条小金鱼已经死了,主人把仍然活着的小鱼放回了鱼缸,请问最后鱼缸里还剩几条小鱼呢?这样一个动态生动的动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我顺势引出“0的加减法”这一课,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是集动画、图像、声音为一体的新型教学形式,它充分利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它丰富多彩的图片、婉转的声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秒的认识》这一课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1分钟=60秒”这一知识。我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了一个微课视频:视频上有一个钟面,钟面上秒针和分针,同时还有60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代表一秒。为了增强学生的对时间的感受,在微课里我增加了音频效果,当秒针走1格,就发出“滴”的声音;当分针走一格,就发出“叮铛”声音。在上课时,每个学生都聚精会神地数秒针走了多少格,响了多少声“滴”,分针才会发出“叮铛”的声音,当分针发出“叮铛”声时,钟表画面变成一个笑脸,这种视觉冲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1分钟=60秒”这个教学难点自然而然得到解决。
微课的趣味性、新颖性、灵活性等特点,使得真实的数学情境走进课堂成为可能。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比较分数的大小》一课时,为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比较,我通过动画微课制作了一个动画教学情境:猪八戒过生日,唐僧师徒聚在一起分蛋糕,孙悟空分得一块,猪八戒分得一块……猪八戒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应该分得最大块的蛋糕,可是猴哥的比我的大。”这时视频里出现了一个大问号——猪八戒分得蛋糕比孙悟空的少吗?这样的动画情境学生比较喜欢,能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情境中的问题。
为实现生本愉悦、高效的课堂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将这一理念践行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改善和优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角形的高”一课时,我用动画视频演示不同种类三角形的高,使得学生对三角形的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适时提问:“你能画出直角三角形的高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最后,我利用微课公布答案,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微课为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复习提供了方便,便于学生自主消化重难点。对学生来说,假如上课过程中有没听懂或者课后遗忘的知识,课后可以重新观看微课视频,再现教师教学过程。这样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即可强化知识又能查漏补缺,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流行为微课提供的发挥的平台,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传到网络上,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学习、及时强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总复习时,学生基础不同,并且复习时间少、内容多、综合性强,微课的加入使得每位学生在短时间内都有提高有了可能。教师可以事先录制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讲解的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复习进度自由分配时间观看视频。这样提高复习的效率,也巩固了知识。
总之,微课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无形中减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但微课不能代替教学,应该为了教学而微课,不能为用微课而微课需要教师根据情况自主使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总结微课的设计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乐园,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也能轻舞飞扬。
[1]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
[2]郑小军.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