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6-01-29 02:08:47田占娥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9期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哲学中职

田占娥

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如何提高“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田占娥

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

本文从中职德育课程“哲学与人生”的定义、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中职;哲学与人生;德育;有效性

一、定义

1、“哲学与人生”课程简介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把哲学和人生意义结合起来,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观,该课程通常安排在毕业前,属于德育教育范畴。中职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就面临继续读书还是就业的选择。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呢,除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思考也非常重要,这也就是中职设置“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意义所在,即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参与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2、“哲学与人生”教学特点

中职的“哲学与人生”课程,要求教师善于运用教材,但不完全依赖教材,不能做简单的知识传授。而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进而培养他们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在面对人生重大问题时,能理性判断,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哲学与人生”课程的设置对于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二、“哲学与人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意识模糊

现在,大多数中职院校都开设了“哲学与人生”教学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大多数并没有有效利用,部门院校在开课之初,都没有科学的规划,亦没有为课程指明方向。后期的实践中,校方资源投入不足,加之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的重视度也出现日渐下滑的态势,最终导致该课程没有发挥足够的指导作用。

2、实践运用不足

“哲学与人生”课程和“哲学”课程本身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注重实践运用,后者偏重理论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却混淆概念,在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仅仅传播知识,没有良好的实践支撑,不能够把正确的哲学技巧认识通过平时的练习课传授给学生,最终使得学生对哲学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发展,阻碍了学生的进步。

3、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中职学校面临的问题是:资金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在一个诺大的中职学校中,专业的哲学老师数量微弱,却承担着全校的哲学教学工作。因为教师人数不足,在一个周期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和大量的教学练习任务,这大大的消耗了教师的精力,让他们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导致哲学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提高“哲学与人生”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

“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课程,中职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面临的生活就业压力比普通学生要大许多,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做好自我的定位及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帮助学生做好过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哲学与人生”课堂有效性有如下认识:

1、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哲学的时效性

“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中明确了其教学原则是:“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这其实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教学过程中,要把抽象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能够让理论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将书中的哲学理论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在讲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时,笔者会带入发展的观念,让学生深刻的领会到时间、时空的变换,对于个人的学习,如果不前进,当你再次回到起点,一切都已然变化。而同样,对于变化的人和事也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让自己纠结在过去的辉煌或失败中,正视自己的现在。最后,会告诉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要知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同事之间的关系。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2、适时引入案例,引起学生共鸣

案例教学是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标引入一些短小有代表性的案例,对所讲解内容进行注解或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中领悟到的道理和知识能够无形中渗透到学生心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讲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时,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入案例,加强学生对精神力量的认知。引入感动中国10大人物、大学生自强之星以及逆境中求生存的知名企业等鲜活的案例强调面对挫折,积极进取,勇于创造,执着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引入大学生因忍受不了室友的嘲笑而跳楼的案例,告诉学生,不能直面压力,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3、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教学的新潮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多媒体知识。通过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动画、语音等生动的媒体文件,让抽象的哲学原理感性化、形象化、直观化,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在讲到“百善孝为先”这个命题时,以PPT的形式将课堂内容划分为“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做承诺”、“送吉祥”几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上,通过多媒体引入歌曲“爱的奉献”、学模范环节引入视频为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诵经典”环节插入图片“弟子规”等部分内容,“做承诺环节”让学生全体起立,承诺做孝顺有礼的人,最后在送吉祥环节,让学生在明信片上写出对父母的感恩及毕业前的感想,笔者将明信片统一寄出。通过多媒体的结合,笔者注意到,这节课讲解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力是特别的稳定的,全课没有一人分神,可见多媒体技术运用得当对课堂效率的提升作用。

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哲学与人生”这门学科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和支持的地位,而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学生。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要注意时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适当的组织课件讨论或辩论也是很好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手段。

四、结语

《哲学与人生》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重要思想课程,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让学生善思明辨,德育课的教师必须进行积极的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严涛.浅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以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1).

[2]周延丹.用哲学智慧照亮中职生的人生路——《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思考[J].文教资料,2012,10,(35).

[3]张钰铖.品味哲学体验人生——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三味[J].考试周刊,2013,20,(51).

猜你喜欢
哲学与人生哲学中职
菱的哲学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58
论在《哲学与人生》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案例
充分利用手机功能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效率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59:57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2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44期)2016-06-21 08:21:21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