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敏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
张素敏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公路是城乡交通的纽带,通过区域之间的连接,构成了社会中物流、信息流、能量流的多重沟通,对于城市的经济建设与文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越发冲突,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将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做出有效权衡,是衡量未来公路建设的重要指标,针对于此,本文将从公路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展开讨论,进而揭示生态公路建设的有效措施。
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建设
生态是自然原有的形态,而公路就是嫁接人类与自然原有形态的桥梁,在公路建设中,人类没有必要在施工中高填深挖,最好的景观就是自然,然而从我国传统的公路建设分析,所有的公路建设模式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因此在未来的公路设计中,只有从生态角度出发,用一种柔性思维去设计公路,才能促进生态景观与公路建设的和谐发展。
1.1引起水土流失
在公路建设中,伴随大量的动土施工,例如开挖路基、土方填埋、隧道施工、爆破和土石开采等,这些都破坏了线上原有的生态地貌,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原地区、地面来说,本就属于稀疏结构,且地表坡度较陡,当出现机械碾压等建设施工时,就会对地面的植被保护造成破坏,致使土体抗腐蚀能力下降,从而加剧土壤侵蚀。而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则更为严重,在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开凿隧洞或者岩土爆破,在取土、弃土过程中,加重山体水体破坏,当遭遇降雨或季风气候时,就会加重土壤的渗透强度,致使出现地表径流与弃土流失等情况,为居民生存构成威胁。
1.2对动植物影响
公路建设的区域性划分很强,这就会将野生动物原有的生活区域被划分为无数个小区域,这种道路分割效应将动植物的生活圈变小,从而改变动物原有的栖息方式与生活习惯,这种骤然突变不同于物种进化,在刚开始阶段,动植物往往很难适应,就会对植物的子种传播与动物的生殖繁衍构成一定干扰,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植物的濒危概率[1]。并且随着公路建设的线路不断增多,被行驶车辆撞死的动物也不占少数,而道路中的树木往往也有相同的命运,因此可以说区域内的蹄类动物与鸟巢搭建都难逃厄运,这就对动植物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影响。
1.3对景观设计影响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生态学空间的连续性是大自然的天然创造,可谓是最美的景观之一,而道路则是一种廊道,其最主要的线性结构特点就是将生态系统进行分割,从而将生态景观变为线状景观或者是孤立的板块,因此可以说道路是一个最典型的人工走廊,其连通度可以达到1.0,是最有代表性的完全连接,所以公路可以完全深入到景观途径之中,使固有的景观格局发生强烈的改变,将生态系统空间变为非连续性,而这也是公路建设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当一条道路横跨一片生态板块时,一定会打破原有生态系统的连贯性,降低景观的美感程度[2]。
2.1保护大气,净化污水
生态公路建设首先就应该以保护大气为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洒水降尘,不采用开敞式或者半封闭式的沥青加热施工,同时为减少居民有害气体的吸入,施工搅拌站应该设置在远离居民生活区的范围内,至少应该相距300米左右,而最重要的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特性,在公路两旁植种乔木、灌木这种尾气吸收性强的植物,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污染,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景观。其次是对于污水的净化,这首先就要求施工团队在进行公路建设过程时,能够整合周围环境,从整体因素出发进行排水设计,并且要立足于环保根本,将污水的处理净化与循环利用作为基点,建设出具有综合效益的生态公路排水系统,实现整体生态系统的协调性。
2.2降低噪音,防治光污染
传统公路建设噪音、反光严重,因此生态公路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的就是降低噪音与光污染。针对于此我们可以进行以下防护措施,首先合理划分选线避开居民区,当施工路段与居民区较近时,就要规范施工时间,确保居民的正常工作休息。其次是注重机械的保养,进而降低机械噪音,改变部分路段的使用材料,注重材料的色调与光学性[3]。最后是在施工过程中,修建高围墙、不透明的隔音屏障等,防止施工中的噪音与光污染,同时在公路修建后也可以从抗滑、光反射以及美学因素考虑,在道路中设置行车导向与警示标志,不但可以形成光学保护也可以警示司机鸣笛,体现出生态公路的安全性与人文性。
2.3绿色材料,降低成本
在以往的公路建设中,石灰、水泥都是传统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不但成本较高,对生态环境破坏也十分突出,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公路建设中,应用绿色材料,可谓是生态公路建设的一大标志,不但有利于生态环保,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实现产业经济与绿色生态的双重结合。如纳米材料、太阳能材料,都是近几年很火热的施工材料,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将废旧材料循环利用也是一种绿色技术,如废石料加工、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都符合可循环绿色理念。而将这种绿色文化融入到生态公路建设中,也正符合当今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
综上可知,公路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只有建设生态公路,将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实现自然环境的最大恢复性,才能解决生态效应与交通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公路建设的最大利益化。
[1]罗磊.生态公路施工建设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12)
[2]李太安,张勃.天宝生态公路对沿线生态景观格局可能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15(01)
[3]王思成,兰剑,王宁.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