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法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文物管理所
浅析生态文化视野中的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发展
杜永法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文物管理所
生态文化的主要核心思想是尊重生命、爱护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地区的生态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指与自然相适应的物质以及对生命的认知,对大自然的认识以及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这一领域当中,本文根据生态文化视野中的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发展进行分析。
生态文化;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
黑龙江沿岸是在我国西北地区,其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黑龙江得名。虽然处在我国的北方位置,但是早在古代时候就有人类文明活动的影子,自古以来都是很多个民族共同占领地区,从而过着群体的生活[1]。黑龙江地区物产比较多,资源充足,养育了这个地区所生活的人们,其中很多部落的人民都创造了自己的政权,打造了具备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使整个黑龙江生态文化逐渐在上升,并且还具备古代文化发展的姿态。
我国黑龙江沿岸在历史发展当中在一步一步的前进,自公元13世纪,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最高点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屹立在两座明珠夺目的古城中,即牡丹江上游和河谷平原。直到今日,这两座现代古城还是屹立在这里,代表着我国历史。并且还在这古城中还可以清晰的看见历史成长的记录,为现代人们想象了解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根据。让现代热门可以在近千年后的今天仍然铭记这段历史存在[2]。生态文化视野中的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自10世纪到13世纪,是我国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一历史当中,黑龙江地区的西北民族建立了政权政策,并且在同一时间内统治了王朝,然后正式册封,成为了属于唐王朝的地区民族。该民族一共存在了近240年,这是当时东北地区最为强大的一支政权队伍。很多人们在该黑龙江地区安居乐业,过着经济稳定并且逐渐上升的生活,在盛唐封建文化的熏陶下,接受了汉唐以往的文化和与管理制度,然而也是这时候儒教和佛教在黑龙江沿岸进行传播发展,封建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成为了目标和准则,最后,民族的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文化相结合为一体,其中还保存了大量的文化古迹,这些不仅加深了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文化,同时还为我国的中华民族古代艺术带来了一些色彩[3]。继13世纪后,我国黑龙江沿岸地带又迎来了第二个鼎盛的时期,待勇敢的女真族人们带领下,一举打败了北宋和辽过两大朝,并且组建了自己的政权。这段历史是我国发展前进的一个转折点,并且还标记着我国西北人们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与之前的部落队伍相对比,现如今的政权发展要比之前多十几倍,更为主要的是不仅打破了长城南北隔绝的情况,还发展了很多我国历史的古代文化传播,使黑龙江沿岸变成一个充满古代文化的城市。
在这两个鼎盛的时期,有一个共同点,其历史背景和古代文化都一样。西北地区的人民是在经历过了北方民族的斗争统治之后,先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们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熏陶表现的形式,是西北地区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古代文化形式的改变。因此,都是黑龙江沿岸养育出来的相同精神和传统文化。与居住在南方的温热潮湿的环境人不同,西北的天气是四季分明,温暖的时间比较少,由于人们长时间的生活在寒冷的气候下,因此,这里的人们的性格都是勤劳朴树、勇敢善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北地区的人们才会努力拼搏改善自己所生活的状态和自然环境,实现并且打造属于自己更好的未来。相对于中原统治的人们呢,奢侈并且软弱,与西北地区的人们刚好相反,这也是我国黑龙江沿岸地区的人们世代传递的优良品德,也可以作为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的一种表现。
所谓的生态文化实际就是传统理论中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基本的原理是,人与人和大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人类是需要依靠大自然才能够赖以生存,而自然环境的好坏是需要我们去维护,人的道德原则以及关怀不能够仅限于人与人之间,需要向外扩展到大自然当中,大自然中的生命甚至无生命群体成为了人类道德底线的根本。其中尊重生命就是将核心都集中在对生命的认知,对自然的环境认知以及和谐相处,其中主要敬畏生命、尊重大自然。我国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也是我国应该维护的一种,可以作为无生命的一种生态文化,是需要我们共同去关系以及相处,并且古代文化也是作为生态文化保护的道德衡量标准。由于我国黑龙江是处于西北寒冷时间比较长的地区,因此,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有坚韧、勇敢的性格,其都是心地善良,对我国的生态文化尽可能的去维护,不去刻意将其破坏,所以,我们要继续维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对我国古代文化以及生态文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我国人们生命的基础特征。黑龙江沿岸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中主要体现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基本知识,也是在对生命认知后的自然关系等。用生态文化的视野去分析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发展,可以很多的将我国古代发展理论延伸到现代的生活的当中,不仅可以实现自然环境保护的人人有责,还可以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画面,对我国、对地球以及对我们在自然环境生存的每一位人们都好处,并且也都存在责任。处理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其实并不难,人们都是需要依靠自然环境的生长,与自然是分不开的整体,虽然这些理论我们都能够明白,但是实现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通过生态文化视野中去观察我国黑龙江沿岸古代文化发展的情况,值得我们现如今的人们学习。
黑龙江沿岸地区虽然是处于我国西北地区,但是这里的民族如同一条长江一样走过了我国历史发展的道路,这些民族文化除去物质还有一些发明以外,最重要的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这在精神文明也有创造,从而形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发展。
[1]方子玉.对古代文化的研究与反思--葛志毅教授《谭史斋论稿续编》介绍[J].管子学刊,2014,18(22)∶2895-2896.
[2]鲁志美,韩殿栋,刘永文等.近代上海地区企业的文化构建及其对小说传播的促进[J].江汉论坛,2015,43(37)∶4191-4194.
[3]苏春梅.高校古代汉语课的文化呈现——论"古代衣食住行"在教学中的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5(11)∶1156-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