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锋
多媒体视频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一直以来就是教育技术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对于如何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中各级专家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学习的微型化、交互式趋势的发展,如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降低认知负荷、提高视频学习的交互性日益成为教育工作们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微视频
什么是微视频?整个网络视频行业乃至整个学术界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对微视频定义大多采用优酷网总裁古永锵的表述:“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机、DV等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至互联网进而播放和共享的30秒至20分钟左右的,涵盖小电影、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灯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精、快、用户参与、操作便捷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那么什么是微视频教学资源呢?我认为:微视频教学资源就是将课程教学资源划分成一个个小的教学知识单元,以3~5分钟的时间呈现,依据教学规律而制作的视频片段资源。
二、微视频助推着数学课堂
1.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要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找规律》一课时,通过录制微视频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学生为主,在课前自学与本课有关的视频,学生在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下自己在家学习了本应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如果遇到不懂的,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仔细揣摩直到理解。这相当于把教师带回了家——与视频相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有所有要预习知识的要点和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建议。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有目的地开展预习活动,这样的预习也更有深度、更有成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第二天的数学课就能在基于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
2.小组合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前一天预习作业的情况进行有意识的分组,预习作业较好的学生和有一定错误的学生分别进行重新分组。在整节课上,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组长的组织下,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他们先是自主地对预习作业的反馈纠正并分析错误原因。而在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学生依旧是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地研究着,在研究中争辩着,在争辩中提升着。这样的分组,让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共享;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有所得。
3.课堂教学时间得到重新分配
用好微视频能够减少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微视频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拍摄或选用微视频时,不要只注重影像表现形式,更要注重教化效果
微视频的影像效果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教化作用,不仅要让人感动,更要让人的灵魂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改变。微视频应达到两方面的效果:既要使演职人员内心有感悟和体验,又要使观众有感悟和体验;既要看到问题的存在,还要有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更要关注学生内在发展和成长的作用。
2.拍摄或选用微视频时,不要过分注重问题表现,而要突出解决问题策略引导
利用微视频进行相关教育时,要求微视频既要反映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又要要求微视频的重点落到解决问题上进行引导,否则就达不到使人受到启发、学会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只能宣泄不满情绪,寻求理解和同情,不能发挥微视频的教化能量。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微视频教育的作用,在创作和拍摄中,不要只考虑问题表现,而引导观众寻找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同时要注重方式的具体性、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性。
3.拍摄或选用微视频时,不要过于关注个别性问题,更应重视普遍性问题
目前,我们的班级制教育单位,既有共性的问题存在,也有个性的问题表现,而个别性问题的严重程度更会引起人们关注,如果利用微视频资源关注个别问题,它将以较大的资源付出得到较小的收获,因而拍摄或选用微视频时,需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的成长需要,要让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受益。
4.拍摄或选用微视频时,不要只为了解决问题,还应考虑发展性问题的引导
在微视频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整合中,我们不能只想到问题、看到问题,只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事实上,微视频与数学课堂相互结合应该突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更应是一种发展性问题的引导。
运用好微视频,对学生来说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缩短了教师新授课的时间,所新授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了,但是在我国中小学开展这种实验,必然要考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实验需要教师教学基本功好,通晓网络,善于运用教育技术。实验要求学生要在家自主解决重点、难度和热点问题,逐步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助推小学数学课堂。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