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音乐的本能

2016-01-27 06:37:02刘娉娉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低段本能

刘娉娉

摘 要:音乐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悦,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基于以上,利用体态律动唤起音乐的本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已成为现阶段一个紧迫且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音乐;本能;体态律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心愿。在当前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策略,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一、现阶段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特性,然而这种特性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只能采取“强制措施”,要求他们“不许讲话”,以此来使其注意力集中,而这样的要求往往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还使得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第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降低了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有效激发,教学实效性难以保障。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

1.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

将教学内容中的音乐节奏与体态律动相结合,促使音乐知识这种较为理性的认知变成与学生生活更贴近的感性认知,让他们爱上音乐,进而愿意主动学习,相信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旋律

音乐具备一定的节奏、组织、旋律,利用体态律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调式”“节拍”的“思维模式”,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旋律。

3.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结构

音乐结构是比较难且比较乏味的一部分知识点,将体态律动应用进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更清晰地表现曲式结构,让知识点深入浅出,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更为轻松。综上所述,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嗓子和耳朵,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因此,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将之应用进教育教学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帮助学生爱上音乐,相信会极大程度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王佳楣.体态律动对于农村小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作用:体态律动在白石小学的行动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4.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小学低段本能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少儿美术(2021年2期)2021-04-26 14:10:14
逆本能
文苑(2020年9期)2020-09-22 02:33:24
吉米问答秀
天天爱科学(2019年8期)2019-09-10 07:22:44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 12:08:59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8:49:09
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态律动在幼儿舞蹈创编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0:28:49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17:36
敢“问”路在何方
巧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11:33